首页资讯教育 创新领导力是校长的必答题

创新领导力是校长的必答题

任富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教育,要通过育人融合创新追求一流育人质量,需要把握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的原…

任富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教育,为了通过教育的融合创新追求一流的教育质量,需要把握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学科融合的创新意识,营造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环境。所有教育改革的要求和行动,校长是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

今天,创新型领导是一个必问的问题。校长的创新领导,从过去的务虚,变成了现在的务实。新理论、新概念层出不穷。校长要与时俱进,在新的理论中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修正理论,而不是跟着感觉走。这也是一个教育家型校长的基本素质。

在提高校长创新领导力的过程中,会遇到几个问题。比如,随着国家加大对学校硬件的投入,大部分地区开始建设标准化学校,学校之间的竞争就是管理制度、课程建设、学生个性发展、校风等软实力的竞争。校长应该如何行动?再比如,校规校纪汇编完成。为什么还会有问题?再比如学校作业多。出发点对吗?学校的工作有明显改善吗?在改革加速的背景下,教育的本源是什么?如何进行学校的顶层设计……这些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案体现了校长的创新领导水平。创新型领导是一种能力,需要具备专业素质和全局宽广的视野,创造新的领导方法和方式,塑造新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从而达到新的利益水平。领导创新包括领导观念的创新、领导关系的创新、领导方式的创新等。

在具体实践中,一所学校校长的创新领导力表现在教育质量、办学特色、课程建设、团队建设、文化建设和教育评价六个要素上。即使这些元素的微小创新也会使学校之间产生显著的差异。比如教育质量,体现的是校长的育人理念。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的质量不应该局限于学习成绩,而必须要有教育者的思想,思考如何让学生从现在走向未来。

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心灵成长,最好的管理是学生的自主管理。校长不缺好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好的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这些转变需要校长的思维力、凝练的办学思想、自身的人格魅力、知人善用的能力、执行力所赋予的新内涵。

校长创新领导的三个着力点

教育改革呼唤校长的创新领导。某种程度上,校长的高度决定了学校的高度。校长创新领导力有三个着力点:团队建设+平台、特色办学+个性与课程建设+整合。

“团队建设+平台”。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素是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除了行政性的教研组、年级组、少先队之外,还有一些具有“民间”功能的非行政性少数群体,应该纳入管理的视线。它的指导价值是关键。在团队建设上,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制度建设。我赞同的是,学校制度在设计上要“以人为本”,但在管理上必须是物本。

现代学校制度“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十六字很好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内涵。但是为什么系统的有效性如此不同呢?应该反思:一是制度太多,单位成员解释不清楚;二是制度脱离实际,相互矛盾;第三,制度形成过程中没有广泛的民主参与。要让规章制度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让单位不同层级的成员代表参与进来,认可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让制度深入人心。该制度经过“解决问题——起草——民意修改——试行——再修改——颁布”的过程而产生。只有通过流程的检验,制度才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才能达到制度化管理的有效性。制度形成的过程关注人的需求,凝聚人的智慧,发挥人的潜能,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建立了平等、互助、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营造了团结、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校长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在组织中做出突出成绩?校长的激励能力体现在建章立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和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等方面。新内涵新举措有新突破。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数字时代和大数据时代,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张数字画像。学习和教育的过程就是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和利用的过程。这个数字画像会伴随一个人的成长。信息技术参与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大突破,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可视化。

“办学特色+个性”。特色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办学特色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呼唤校长的创新领导力,这体现在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变革上,更多的取决于校长的顶层设计。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实施“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课程目标的1.0版本。后期的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2.0版本。现在的“核心素养”是3.0版本。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必然导致以教育模式重构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发生深刻变革,即教育将从教育走向教育,从培养考生走向培养学生。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开启了个性化教学,催生了教育4.0时代。教育4.0是指在信息智能文明时代,以满足学习者心智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以互联网为信息载体和传播方式,以教学权威和自主学习共同体相结合为组织形式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其教育目标的转变——从传授知识和技术到发展学习者的心智能力,即心智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校特色发展的定位要求校长学习教育改革的前沿理论,做选择题。

依据一:根据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满足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管理+与他人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创造能力;职业:专业素养+动手能力。

依据:地方教育改革新政策。考试能力会转化为“真命题”!靠“刷题”拿高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学校如何准备,校长要着眼于“新政”的“新”变点。例如,初中生综合素质包括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参加社会调查、探究学习、专业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依据:国家对学校自主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创新实验室、安全体验室、英语口语教室等。

依据:课程、课时、教师后续购买教育服务的投入等。

基础:学校现有的文化基础,人文基础,软硬件基础,学校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

把这五个基础结合起来,根据你学校的实际情况完成选择题。一旦做出决定,是一个相当稳定和长期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才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课程建设+整合”。钱学森的问题不能停留在问的层面。今天,我们必须回答实践层面的问题。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人才,第一个原因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问题。学生过于局限于专业知识,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的知识,这往往是创造性人才的特点。

中国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明确了未来学校的四大基本特征,其中课程形态是指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界限,建立特色鲜明、多元全面的课程体系,实施steam教育、艺术、体育课程的多元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形式是指互动课堂,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合作、混合、深入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社会化的学习,构建互动高效的现代化课堂。

课堂要重视和培养孩子的五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再被牵着鼻子走,多主动学习;实践能力,这个时代最值钱的就是“创新”;数据分析能力,从数据中看出“门道”,所有行业都需要自我认知能力,知道自己特点的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情绪处理能力,一种“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能力。

面向未来的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形成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最好的未来在当下。面对这些新变化,学校应该主动出击。校长的创新课程领导力决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这里没有太多的行政命令,更没有“等、靠、要”,这取决于校长的前瞻性思维和自觉行为。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实施“重建课堂教学”计划,从“三个关注”出发,即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动态课堂教学;注重对“教材、教师、学生”课堂三要素丰富学生体验的研究。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让有差异的学生用好一本没有差异的教材;

教师,从教学到合作,改变了“胸中有教材,眼中无学生”的做法;

同学们,关注每个同学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效。在课堂上,我们创造了“听-对话”的课堂教学。学生预习单,教师使用活页纸进行二次备课,把预习作为作业的一部分,把学生预习中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问题来自学生,让上课发言成为一种习惯。

构建课内外六种体验教育。提供“学问”思维的课堂体验;开设课程,让学生有探究的体验;重构课堂教学,让学生享受创造性体验;为学生提供艺术化的生活体验;为学生提供快乐校园生活的体验;为学生进入社区,融入社会创造一种体验。这些经历丰富了学生科研的内涵,夯实了学生创新的基础。

校长创新领导是校长领导能力的核心。今天的校长以办好每一所“家里的好学校”为己任,为教育公平做出贡献。校长的创新领导力并不局限于以上三个焦点,而是存在于所有空学校中。校长通过把握创新型领导、创新型领导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把握了其专业成长和领导能力的核心。校长保持了他的创新领导力,从而保持了他职业生涯的活力和专业发展的动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9180.html
上一篇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的变革
下一篇 校长之道,当仰君子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