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创新建设

创新建设

徐宏亮作为一所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完全中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以下简称“龚路中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开发,21世纪初就已在航模制作、串珠、剪纸等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初有建树。20…

创新建设

徐红亮

作为一所具有70多年历史的公办学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鲁公中学(以下简称“鲁公中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和开展校本课程开发。21世纪初,在航模制作、珠饰、剪纸等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2005年9月,学校成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学校。在高校的支持下,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学校先后建成了环境素养创新实验室、就业指导教室、数字化学习中心、智能飞行器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人与城市规划馆等创新实验室,以及视听室、录播教室、心理活动室等专业教室。已经开发和实施了一系列校本课程。

但是,如何将零散的课程由点连成线,再扩展到面,最终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才会体现出办学特色?如何让课程体系更加符合新时代对高素质未来公民培养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成长?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能力,支撑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龚中学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和文化传统,提出了“思尊道”、突出“工程科技创新”特色的课程建设途径。

深耕“思、释、尊道”课程的文化内涵

学校将在设置好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前提下,统一现有课程,构建“思尊道”的课程体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成长。通过梳理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文化传统、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明确“思、释、尊道”课程的文化内涵。“思尊道”的课程理念深深植根于学校的“思尊”文化中。“思静”是学校的曾用名,“思思”是指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尊重”是指以尊重为主,强调尊重学习、教育、研究和创新。“思尊”文化就是“学而思之,行而道之”。这与学校“求真返朴,齐贤工作”的办学理念高度一致。“解释”就是“源源不断”,“思维解释”就是思维的不断发散和更新,也就是创新。尊道就是以敬为根本,随道而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尊重道的最好方式。因此,学校将“思尊道”的课程理念解读为“创新+实践”。基于此,学校构建了“思尊道”的课程体系,并设定了具体的课程培养目标。

在学生层面,致力于培养能够自主学习、懂得提问、具有创新思维、人际和谐、规划未来的学生。在教师层面,培养一批能够开发和实施科技课程的骨干教师,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教学工匠向新时代教师转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驾护航。在学校层面,依托高校资源优势,以“创新+实践”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打造鲁公中学教育品牌。

学校“思、释、尊道”课程按照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的区分进行了整合重构,体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夯实基础到个性化成长的高级过程,逐步实现“全面+创新”的教育目标。其中,“基础课程”和“学科发展课程”侧重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综合素养课程”则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现有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竞争力。

鼓励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思、释、尊道”课程建设的研究,注重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和个人专长,使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既能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又有助于学生全面而个性的成长,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以“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提出实施国家智能教育工程,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普及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者和创新者胜。”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人工智能时代赋予学校的新使命、新任务。学校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积极搭建创新素养教育平台,做到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实践、学科与学科相结合。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参与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理念、团队意识和批判精神,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全面提高。

纵观学校发展历史,“工程科技创新”特色早已萌芽,学校科技节活动已持续十余年。从早期的航天模型课程、串珠课程、剪纸课程到现在的人工智能课程,学校一直在探索和实践。2013年,学校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合作开发“环境素养”课程;2014年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合作开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017年成功申报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批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以“无人机”特色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路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的“工程科技创新”特色日益突出。

在具体实践中,“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属于“综合素养”课程,以社团活动形式开展,实行轮班制,每周2 ~ 4课时。针对“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的复杂性,学校采取循序渐进、纵向螺旋的方式开展教学。结合青少年好奇心强、耐挫性差、坚持性差的心理特点,课程体系实行循循善诱的策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启蒙班-基础班-高级班逐步落实相关知识的学习。此外,学校每学年结合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以项目式学习的形式实施跨学科学习,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更好的知识链接和体系。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相互合作、整合知识的能力,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督促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以“无人机”课程为例。启蒙班的学生主要通过参观、模型演示和理论学习来了解无人机。学校借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资源优势,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飞机,聆听飞机专业老师的理论讲座,让学生对无人机和飞机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经过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和参观体验,让学生有初步的知识储备。通过现场知识竞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入基础班进行更具体的学习。再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无人机的飞行、组装、调试、航拍等复杂的理论和技能。至此,学员可以进入高级班,开始尝试控制各类无人机,包括娱乐无人机、自组织无人机、专业航拍无人机,独立完成各种复杂模式的无人机控制,如常规任务飞行、越障飞行、轨迹航拍任务飞行等。将学生的无人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校园生活中,比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运动会、升旗仪式等活动进行航拍,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对所学知识的最好检验。

“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的实施策略

跨学科整合。“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作为一门综合素养课程,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其知识往往跨越多个学科。因此,非常适合项目式学习,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问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垂直螺旋上升。“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的跨学科性质和知识复杂性决定了此类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在实践过程中,宜采用循序渐进、纵向螺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启蒙班、基础班、高级班循序渐进地实施相关知识的学习。

多元评价促进发展。学生不缺乏表现力和创造力;他们缺少的是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在每周的社团活动中,学生提前学习知识,并以小组讨论、知识竞赛、PPT演示等形式向同学展示所学知识。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他们会认真听取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取长补短。学校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拓展展示平台。比如利用学校的宣传窗口定期展示作品,积极申请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广阔舞台。同时,学校还完善了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以加分的形式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引导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做实保障,引领课程体系高质量建设。

学校在实施“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地稳步推进,逐步实现课程建设目标。学校坚持多部门联动的原则,以“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工作组为核心,课程教学部、学生发展部、教师发展部等相关部门配合协助。外部科技专家组和学校导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保证课程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学校坚持“办出特色,发展特色”的办学宗旨。科技外聘专家组和我校导师要定期研究课程建设目标和辅导方案,围绕目标精心构建活动内容,打造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活动方式,深入开展相关工作,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坚持“创造条件,确保安全”的原则,切实保障经费,为课程开发创造物质条件。同时,注重学生安全纪律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的专家团队主要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如“无人机”科技特色课程。学校聘请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大飞机制造专业负责人及其团队作为专家组导师。以“仿人智能机器人”为载体的“人工智能”科技特色课程,聘请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担任专家组导师。此外,学校还安排了几名老师跟随进去,一方面了解“无人机”和“人形智能机器人”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保证教学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当然,笔者也知道,完全依靠外聘教师绝非长久之计,学校科技特色课程的长远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擅长课程开发、能够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骨干教师。不仅科技类课程如此,其他社区类课程也是如此。因此,学校邀请了19名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组成综合素养教研组,开展集中培训,帮助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学校还报名参加“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教师专业培训,熟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运行原理以及课程设计要点,夯实课程建设的师资基础。

学校还搭建了多元化的展示和评价平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组织文化建设方面,除了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条件外,学校还营造了无限可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构建了与“综合素养”课程相契合和支撑的组织文化。

随着学校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工程科技创新”特色课程成为办学特色,吸引了一批热爱科技创新的学生。在国家、市、区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150余项。学校还开发了《青少年航拍课程》、《人工智能机器人读本》等多种校本课程读本。2019年,学校成功申报为“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行动研究”项目实验学校,以仿人智能机器人为载体,设计开发了“人工智能”特色课程,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接下来,学校将紧紧围绕“实践+创新”的课程理念,深入挖掘“工程科技创新”的特色,更加鲜明地体现初高中的层次性,使课程建设更加立体,培养学生的价值认同感。

编辑:黄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0375.html
上一篇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
下一篇 建设工程师学院,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