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新社交时代,教育如何应对?

新社交时代,教育如何应对?

刘洁新时代,青少年社交呈现出新的特点。设圈、娃圈、Cosplay圈、盲盒圈、网游圈、饭圈……一些表征亚文化的圈子,成为当今青少年交友的重要场域。与此同时,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显著地体现在青少年的社交生活中,网络热词、缩写、互联网黑话等成为青少…

新社交时代,教育如何应对?

刘洁

新时期,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呈现出新的特点。集圈,宝贝圈,Cosplay圈,盲盒圈,网游圈,饭圈...一些代表亚文化的圈子,如今已经成为青少年交友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青少年的社交生活中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明显,网络上的热词、缩略语、俚语等成为青少年的社交“暗语”。

与老师和家长完全不同的青少年社会文化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挑战?教育者应该如何应对?针对这一现象,本报记者采访了不同领域的专家。

记者:如何看待当今青年群体的“圈子级”社交?对青少年成长是好是坏?

罗小明:每一代青少年都会形成自己的亚文化,这是他们相互交流、形成群体的重要媒介。无论是保罗·威利斯在《学会工作》中提到的工人子弟亚文化,还是嬉皮士亚文化、迪克·赫比迪的警句中提到的“垮掉的一代”,都属于这一类。换句话说,亚文化现象本身并不新鲜。

青少年亚文化往往有其阶级特征和社会背景,并受到现有文化生产和分配制度的制约。它是现代社会组织在代际交替和新陈代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所以亚文化的内容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对青少年亚文化的重视,与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的重视密切相关。这是我们今天看待和理解青年群体亚文化和圈子社交的背景。

特别是就中国社会而言,90年代中期以来,青年群体亚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是消费主义盛行,文化往往首先以商品的形式融入青年生活。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加入,赚快钱的逻辑深入骨髓,推陈出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使得文化产品转化为具有自身生长肌理和内在脉络的亚文化的时间和空被极度压缩。但其实亚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才能真正摆脱最初的商品格局,形成自己的逻辑和语境。但在当今中国社会,时间和空的稀缺,或者说商业逻辑的极端自私,造成了青少年在形成亚文化方面的先天不足。

所以圈子里的亚文化和社交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给青少年成长带来问题的,是没有给亚文化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完全按照经济利益和消费主义逻辑来对待。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如果今天的青少年,在消费逻辑的挤压下,无法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也无法相应地产生相应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那么,我们恐怕很难指望他们长大后参与社会文化的独立生产。

马:“圈子分层”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有小圈子,二是圈子有组织,三是圈子融入、浸透到成员线上线下的日常生活中。“小圈子”一直是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在前互联网时代,圈子是基于地理、血缘、同学等现实生活关系建立起来的。在互联网时代,不受时间空和真实身份限制的“兴趣”成为建立新关系的重要因素。“息差”粘性很高。形成圈子后,成员间的互动进一步促进关系的聚合和扩散,圈子逐渐成为学习工作后休闲娱乐、放松身心、情感寄托的“飞地”。“小圈子”也是小江湖,有自己简单或复杂的组织结构。其中Cosplay圈子比较简单,优秀的Coser在圈子里被尊称为“大拿”,有自己的粉丝;圈子更复杂,有詹姐、粉头、大大等核心粉丝,也有数据组、控评组、投票组、反黑组等粉丝组织。

“圈子分层”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单纯用优劣来讨论。通常规模小、资本化程度低、商业入侵不明显的圈子,属于内部利益主导的青年亚文化圈子。圈子里权力扁平化,成员之间平等相处,交往友好,“抱团取暖”。这是年轻人在家庭亲属关系和学校同伴关系之外,发展更广泛的社会交往的新场所。相反,以平台+资本为主导的青年圈子,难免受到外部逐利势力的驱使,忘记了“初心”;被平台算法逻辑“绑架”,成为生产流程的工具人;被商业逻辑所控制,成为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消费文化产品和商品的“附魔者”。换句话说,只要受到平台和资本的青睐,基于青少年兴趣的亚文化小圈子几乎会滑向资本和商业逻辑构建的“圈子”,个人在其中是沧海一粟,无力抗争。所以,亚文化圈被平台和资本侵入越深,对青少年的伤害就越深远;相反,离平台和资本越远,亚文化圈对人、对自己、对社会的威胁越小。

杨雄:“网络化”是社会学视角下的必然趋势,是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自然现象。在网络上,志趣相投的人很容易聚在一起,形成各种圈子。这一代青少年,尤其是“00后”、“10后”,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最先接触新技术,也最容易拥抱新技术。所以“圈子”社交在青少年中最为明显。在这一点上,他们肯定会走在成年人的前面。

另外,“圈子分层”也是青少年表达自己存在的一种方式。年轻人是无产者,没有权力,没有地位,没有金钱,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他们只能用物理或技术符号来表达自己的存在,以引起他人的注意。过去玩摇滚和现在玩Cosplay是一个道理。

个人认为“圈子分层”是一个中性现象。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只是新技术带来的社交方式的改变。我们不必害怕这种社会文化。只要不是破坏性的,就应该允许存在,坦然接受,总应该留给青少年释放自己空的空间。当然,对于一些不太好的现象,也要进行一些监管,比如饭圈的一些过度疯狂的行为。

记者:“圈子化”社交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交流和表达的小众化,“圈内人”和“圈外人”很难相互理解。这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挑战?

罗小明:“圈内人”和“圈外人”无法相互理解,这在现代复杂的社会中非常普遍。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辨析青少年“圈子”社会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首先要了解这种社会文化给家长、教育者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哪些焦虑。

在我看来,首先要分清哪些问题需要家长和孩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理解甚至是基本共识,哪些问题是双方都可以保留的。目前,人们对哪些问题需要理解和同意缺乏透彻的考虑和持续的讨论,这是焦虑和挑战的真正原因。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检讨今天的教育在教导家长和学生的过程中,是否给予了足够的讨论和辨别的训练。为了相互理解,不仅是成年人的责任,也是青少年的责任,如果他们真的热爱他们的亚文化圈,并把它视为一种文化而不是逃避现实的障碍。教育他们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是现代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最后,在以上两步的基础上,现代教育要敢于“留白”,真正把可能性留给青少年,而不是把一切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马:“圈内人”和“圈外人”很难相互理解。它们既是代际差异,也是代内差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语言层面的沟通障碍。大部分亚文化圈都有自己的语言体系。比如美国迷圈里有几十个“攻接受”发展出来的词汇,饭圈也是。不投入这样的圈子,很难突破语言障碍。亚文化圈子自创语言的目的很明确——既能防止外人窥视和干涉,又能强化圈子内成员的社群意识,还能形成独特的圈子文化和风格。更重要的是,语言的创造和使用是文化力量的表现。

它是语言思想和思维方式的表达。圈子语言关系到青少年的情感、审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未来观。语言沟通的障碍,实际上会带来更深层次的代际与代内沟通、圈子与圈子间沟通、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间沟通的困难,最终阻碍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同时,“圈子”的语言和思维会对教育提出直接的挑战:一是父母(老师)的文化和经验不再具有压倒性,父母和长辈很难理解孩子的世界,两代人很难有深入的交流;二是学校教育的现有模式受到挑战,各种圈子成员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相互分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在青少年接受的教育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三,虚拟世界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很大。各种亚文化圈子,便捷、易连接、虚拟、匿名,挤压现实生活中的同伴关系、阶级关系,进而影响线下传播。

杨雄:我研究过圈子文化。圈子轰轰烈烈,圈外一无所知,这很正常。内部人为了便于交流,会对语言进行符号化、简单化、隐喻化的使用,会不断创造新的词汇,从而导致年轻和年老的代沟,即代际差异。同时,年轻人之间也有“代沟”,因为圈子很专业。比如有些音乐爱好者的学习量不亚于专业音乐工作者。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圈子的人很难互相交流。这就是网络时代的网络代沟现象,圈子内外自然会形成网络代际差异。

这无疑会给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年轻人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于他们的父母或老师。老师不宣讲他们讨论的问题,不宣讲他们使用的语言,不宣讲他们掌握的知识,他们可能听不懂。老师用一本书教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教育者不能靠长辈卖长辈。教育孩子,首先要比孩子做得更好。成年人的权威来源于比年轻人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都不具备,年轻人凭什么听你的?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与年轻人保持联系。

记者:面对青少年新的社会文化,教育者应该如何应对和引导?

罗小明:首先要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商品在当前新的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属性,了解社会生活被商品高度卷入和渗透的状态,找出商品与文化的区别,培养他们对文化作为一种抽象而非具体的经验和思想对象的认识和热爱。

其次,引导他们辨析商品和文化在社会进程中的功能差异。在以文化商品为媒介经常进行的社会过程中,所谓的“社会性”定位在哪里?它和商品、文化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在这个过程中,人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承担着什么样的职能,有着什么样的愿望和要求,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全部实现、部分实现还是无限期推迟?尤其需要和青少年讨论“友谊”的意义。据我观察,这大概是中国当代青少年最缺乏教育和讨论的问题。把“友谊”看得太自然,不加思考,本身就是一种粗糙的没教养的状态。

最后,通过上述问题,促进青少年对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评价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商品是什么关系?是完全被商品控制,被商品驱动和操纵,还是对商品的使用,在其中产生了脱离具体物品的精神感受?这种精神上的感觉催生了怎样的个人和文化关系?这种个体与文化的形成关系是有利于更好文化的生成,还是对现有文化的复制、拼贴和消费?对此,教育者需要解决的不是社会交往的问题,而是青少年所焦虑的社会问题,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把握社会文化,真正形成独立的判断、分析和理解。

马:世界在变,青少年在变,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在变,变化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很难给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正在加速变化的教育生态环境开出有效的“药方”。那么,保持现状可能是上策。这里的“不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的初心不变。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身心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人或扭曲的灵魂或病态的肉体。因此,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和引导,在完成知识传递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并组织起来,促进线下和线上兴趣小组的交流和互动。

二是促进青少年应对外界的能力不变。在一个深度媒体化的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对当今青少年的媒体和新兴技术素质教育。面对互联网媒体、平台资本主义、商业消费逻辑的混合生态,青少年往往没有很强的辨识力和自制力,容易出现沉迷、狂热、非理性消费、言语暴力等问题,这些也是他们所危害的。通过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增强他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和对圈子行为的识别能力,势在必行。

第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不变。家长和老师要放弃先入为主的偏见,对圈子文化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主动去了解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和沟通方式,找准利弊,再对症下药。否则,不懂装懂,大惊小怪,效果只会让“次生壁”更深。

杨雄:首先,教育工作者应该放低身段,与年轻人平等交流,虚心向年轻人学习。这样可以缩小代沟,消除误解,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应该共存,而不是互相破坏或压制。

其次,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既然代表权威,就应该表现出自己的权威,在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知识等方面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需要教育者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树立自己在手势语言、行为习惯、教育引导等方面的权威。

最后,应该允许年轻人犯错误。西方有句谚语:“当年轻人犯错误时,上帝会原谅他们。”我们应该给年轻人试错的机会,经验应该通过试错获得。社会化也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完成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0423.html
上一篇破圈:青少年社会化成长必由之路
下一篇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