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河洛古国”掀起盖头,黄帝时代的都邑找到了?

“河洛古国”掀起盖头,黄帝时代的都邑找到了?

王丁 桂娟 双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流域的河洛地区,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向来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使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的存在得到证实,近年新发现的5000多年前“河洛古…

丁桂娟双瑞

“河作画,罗作书,圣人作书。”地处黄河、洛河交汇处的河洛地区,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心脏,古有“天下第一”之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证实了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存在,而近年来新发现的5000多年前的河洛古国,又把人们的目光带到了更遥远的过去。

5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郑州公布了双槐古杜毅遗址的重要考古成果。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伟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并发表评论。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证明了5300年前后河洛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和地区的关键材料,也表明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中晚期仰韶文明确实是黄河文化的根源。”王伟说。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伊洛河在黄河南岸汇入黄河的地方。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多年考古发掘,确认为距今53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专家一致认为,该遗址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迄今发现的最高标准的具有城市性质的中心聚落,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初始阶段。它的社会发展模式、思想观念和许多彰显礼仪文明的现象都被后人继承和发扬光大。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就是依靠这个主根延续和繁荣的。

中华文明的主根延续了五千多年。

尽管多次实地考察,83岁的李仍不愿错过任何近距离了解河洛古国的机会。春夏之交,炎热的感觉已经非常明显了。老人似乎很难在崎岖的废墟中来回奔跑。

“我已经来过六七次了,今天看到它还是很兴奋。真的很重要。”他很热情,同行的其他学者也很热情,经常交换意见。作为德高望重的权威专家,他们走遍了全国,见识了无数的文明历史遗迹。但他们之所以对河洛古国情有独钟,是因为它填了一个重要的空白。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工程历时15年,在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地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高等级杜毅遗址,显示出加速文明进程的趋势,而在中原地区没有发现。我觉得很可惜。”作为中华文明探秘项目的主持人,王伟坦言,大家都知道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但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一直缺乏优秀的考古资料。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不间断延续至今的文明。它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备受关注。同时,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说法,长期以来并没有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2001年,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国家支持的研究中国历史和古文化的又一重大科研项目启动。这就是中华文明探索工程,旨在揭示5000多年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2018年,中华文明探索工程发表研究成果。红山、凌家滩、世茂等古文明令人眼花缭乱,而地处中原的河南现阶段却没有任何重大发现,给人的印象是五千多年前中原社会发展“相对沉寂”,甚至出现了“中原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

“我们不认为这种现象是实际情况。黄帝的活动区域应该以河南为中心,所以鼓励一些机构开展相关研究。谢天谢地,双槐树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和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伟说。

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南岸南2公里、罗易河以东4公里处,位于河洛文化中心。站在遗址的高处,可以将黄河两岸的景色尽收眼底。场地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仰韶文化中晚期有三处大型环形壕沟、一处封闭排式布局的大型中央住宅、一大片用板筑法夯筑的夯土遗址、三处规划严密的大型公共墓地、三处夯土祭祀坛遗址等。出土了大量仰韶文化时期的丰富文物。

“古河洛国的地理位置和年代太重要了。罗易河和罗罗河在这里汇合后,流入黄河。遗址的场景和内涵符合《易经》所说的‘河示图,罗罗出书,圣人示录’。李认为,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城,或者至少是中国早期的酝酿阶段。

如果将该遗址与某一历史时期进行比较还为时过早,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该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时代都凸显了其在中华文明中的中心地位,应该是仰韶文化中晚期或者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的核心。

“这是一个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城遗址。洛阳周边的清泰、王沟、苏阳、土门等遗址,特别是大河村的西山、点军台、仰韶文化城遗址组成的城址群,形成了双槐树都城的拱门。”王伟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河洛国宏大的建筑规模,严谨有序的布局,所承载的社会发展模式和思想观念,展现了古代都城的大气。北斗九大行星与“天下第一”等彰显礼仪文明的现象被后来的夏商周继承,中华文明的主要根源更加清晰。

过去,国内学者虽然大多肯定中原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但认为中原的中心地位仅始于夏朝,并不认同其在更早的时候也有中心地位。河洛古国的发现将改变这一认知。

“双槐树遗址的发掘意义在于论证了5300年前后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当时河洛地区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王维说,在这个阶段,文化中国已经初具规模,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中晚期仰韶文明确实是黄河文化的根脉,堪称“中国早期文明的胚胎”。

北斗九大行星背后的奥秘

关于古河洛国,顾万发最感兴趣的是一件用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九大行星的天文遗迹。这个遗址的发现也是他的杰作。几个了解详情的同事经常赞赏地说,“要是在别人手里,很可能就错过了”。

今年49岁的顾万发是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三次担任双槐树遗址的发掘负责人。在发掘过程中,他注重对天文、祭祀、宗教、礼制等“形而上”遗迹的研究,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认为,精神文明考古长期被忽视,但实际上是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特色的方面。

在双槐遗址的中央居住区,记者看到了一个北斗七星形状的天文遗迹,上面有九个陶罐。罐子被埋在土里,只有一小部分露在外面,考古学家给它们标上了数字。如果没有顾万发简单有趣的讲解,很难想象这看似平淡的场景中蕴含的无限玄机。

“北斗九大行星遗址具有政治礼仪的功能。主人把自己神化了,把自己表现成一个与天庭中心遥相呼应的地下君王。也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天文计时’概念,用来观察节气,指导农业。”顾万发就是这么笼统,但背后丰富的细节比这种严谨的概括有趣多了。

首先需要了解北斗九大行星天文遗迹的特殊位置。遗址中央居住区可以简单理解为贵族居住的区域。在居民区的南面,两堵长370多米的墙与北面的内沟围成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尤其是墙东端的造型非常特别,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的瓮城的雏形。

翁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通常为半圆形或方形城镇,城门外或内建有门卫。河洛古国的中央住宅区具有典型的翁城建筑结构,可见居民的不凡。这里有4排大房子,中间有巷子。最大的房子占地220平方米,即使在今天也属于豪宅。在这所房子前面的门廊上发现了九个北斗七星形状的陶罐。

在北斗九大行星遗迹的顶端,靠近北极——古人认为北极是天空的中心,有一具完整的麋鹿骨架,头朝南,面向门口。麋鹿在古人眼中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古代有皇帝在冬至祭天的传统。大多数鹿在夏天掉角,只有麋鹿在冬至掉角。因此,统治者将麋鹿掉角视为吉祥的象征,并将麋鹿与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冬至联系在一起。此外,道教有“三桥”之说,指的是龙虎鹿三兽,是帮助神仙和巫婆上天的桥梁。顾万发认为,麋鹿应该也有鹿网的意思。

想象一个5000多年前的画面:地下埋着9个陶罐和麋鹿。房子建造的时候,房子的主人在日常活动中骑在麋鹿身上,向部落和氏族表达自己的是与天心遥相呼应的地下之王。专家推测,这应该是一个古代国家的领导人,他有职位,熟悉巫术和天文学。这样设计自己的卧室,其实是在神化自己。

九大行星北斗天文遗迹的发现表明,五千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现在看不到的恒星之一,专家推测可能是景星,也就是超新星。《河图》记载:“黄帝治,北斗寻景星。”也就是说,金星出现在北斗附近的时候,是黄帝统治天下的盛世。这9个陶罐可能记录了一次超新星爆发,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如果情况属实,这将是世界天文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

顾万发和他的团队之所以能够成功确认北斗九大行星遗址,是因为他主持发掘的另一个遗址——清泰遗址,在那里还发现了一个用陶罐做成的“北斗九大行星”图案。清泰遗址位于河南荥阳,是一处类似古代河洛国的文物。发现的“北斗九大行星”标记大小与天体实际亮度基本一致,用现代天文软件演示时位置非常准确。同时还有“北斗九大行星”祭祀区,尤其是天坛的土堆状遗址,极为罕见。

专家认为,双槐树遗址与清泰遗址中的“北斗九大行星”遗址、天坛及相关建筑一起,不仅是科学天文遗址,而且显然具有特殊的人文意义。这些高层次人文与天文遗迹融合的现象,说明聚落布局中的礼仪思维和“天地一体”的宇宙观已经形成,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传承天命特征的早期代表。

桑树文明史的最早代表

一件国宝级文物——中国最早的骨蚕雕刻艺术也在洛古国被发现。再加上青台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最早的丝织品,证明5300年左右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已经在养蚕缫丝了。

这件艺术品长6.4厘米,宽不到1厘米,厚0.1厘米。上面雕刻着野猪的獠牙,是一个蚕吐丝的形象。它的做工非常精致,腹足、胸足、头部结合清晰,与现代的蚕非常相似。同时,它的背部隆起,头部抬起,尾部上翘,与蚕吐丝或即将吐丝时的形状高度一致。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养蚕和仰韶时期丝绸起源有关的直观材料,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牙雕蚕的发现对顾万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双槐树遗址的发掘初衷是为了寻找丝绸的来源。

“丝绸和玉器都是中华文明的高端代表。关于玉的研究和发现很多,但很少有人关注丝绸。丝绸这种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必须有相应的社会观念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背后必须有更高端的文明。如果找到了,所谓“中原文明萧条”的问题就解决了。顾万发说,他不相信5000多年前的中原什么都没有,从气候、环境、资源、传说来看都不合理。

在这一思路的驱动下,并从考古研究的角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起,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了“寻找中国丝绸源头——郑州仰韶中晚期考古文化面貌及文明起源研究”考古发掘项目,对郑州周边相关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

随着王沟遗址、河南荥阳清泰遗址、郑州西南郊黄岗庙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等一系列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一个具有早期城市群性质的大型聚落群逐渐清晰,形成了黄帝时期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核心区。

不久前,研究人员在瓮棺内的头骨附着物和王沟遗址出土的瓮底土样中,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桑蚕丝遗迹。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丝绸,令学术界大为兴奋。

这些丝绸被用来包裹死去的孩子进行埋葬。事实上,郑州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几件包裹儿童并放在骨灰盒和棺材中的丝绸。为什么死后要包蚕?因为那时候的人都想像蚕破茧飞一样起死回生。儿童的骨灰盒、棺木多为小口尖底的瓶子,形似蚕蛹,反映了先民对蚕神的崇拜。

“每个人死后都想长生不老。中华文明古老而朴素的修行思想,此时已经相对成熟。先人有重生的精神追求,并努力去实现。”顾万发推测,也许是因为原始崇拜,先民驯养野蚕,使用蚕丝。牙雕蚕表明它们非常熟悉蚕的生长习性。

甚至可以说,当时的丝绸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王沟遗址出土的残片中,有一块“绫罗缎”的罗织物,已经染色。为了防止掉色,先人将这一片染好的蚕丝脱胶,生丝脱胶后称为熟丝。这块丝绸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熟丝织物。

其实在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中国很多地方就开始重视蚕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记在陕西尹喜村遗址发掘出半个蚕茧;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遗址出土陶瓷蚕蛹;在陕西宝鸡的一个遗址中也发现了绘有蚕的陶器。中原地区不仅重视蚕,也重视丝绸。

“中华文明的典型特征是种桑文明和丝绸文明。新石器时代中国各地代表性文化的农业都比较发达,但在5300年前后,除了以双槐为首的聚落外,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确切的与蚕纺织业相关的发现。”李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部聚落群,是中国农耕和桑文明史上最早的代表。

墓葬揭示的文明发展模式

在河洛古国也发现了很多后人传承的文化传统或社会观念,证明了中华文明5000年来没有中断过。

遗址共发现三个墓葬区,仰韶文化墓葬1700余座,均呈行列分布。坟墓是东西向的,坟墓的主人直立着,头朝西。墓葬区早期主体之一由外沟、中沟和一条围沟围合而成,这应该是我国早期帝王墓葬预兆体系的雏形。

发掘单位与北京大学等12家权威学术机构合作,研究起源、疾病、迁徙、食谱、人地关系、古DNA等问题。专家认为,对位于文明起源关键阶段的黄河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代表性聚落群的人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将为中华民族核心氏族的起源提供最丰富的单项资料。

目前初步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生活在这里的男性基本不从事体力劳动,因为他们的上肢极度不发达。同时,男性的基因是稳定一致的,而女性的基因来源是非常广泛和复杂的,做一些大胆的联想并不难。

“更确切地说,双槐树遗址墓葬中的随葬品很少。即使墓葬规模大,档次高,里面的东西也不多,这在全国都是特例。”顾万发说,这可能与中原地区的丧葬思想有关。首领有军务权和祭祀权,但不信教,不主张死后把生前的东西带到人间。这也是他们继续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满天星”、“互动圈”、“双花皆开”、“文明起源模式”等。文明起源论的提出者李认为,河洛古国的一系列考古成果,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模式”提供了可能。

关注民生,发展农桑,重视家族的延续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其把创造的社会财富过度贡献给神灵,不如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去。这种模式被后世主流政治社会继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性和引领性的主流发展模式和思想,也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华文明的根和魂都在这里,其他地方文化都断了,没有延续下去。”为了有助于理解,李略带调侃地解释说,很多地方推崇神权,整天拜鬼神影响工作,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放在坟墓里或供奉神灵,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此外,古老的河洛国体现了包容的文化传统,这表明中华文明从初始阶段就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

该遗址出土的器物中包含了许多外来文化因素:如折腹鼎、背壶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大量双腹器皿,如双腹壶、双腹豆、双腹碗、薄腹彩陶杯等,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还可以看到双墩文化靴、薛家岗文化折肚杯、崧泽文化折肩折肚壶、大溪文化杯等文化元素。

这些文物充分证明河洛地区在5000年前后是联通的交通要道。王伟认为,中原地区在中部有地理优势,有利于文化的汇聚和辐射。当时中原人民对外来文化采取积极吸收而不是排斥的态度,这是中华文明的背景,也是文明延续的重要因素。

有待揭示的未知元素

河洛古国吸引着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参观,可见其中有很多值得探究和深思的现象。一些不知道确切答案的人,因为未知的可能性,增加了一些神秘感和魅力。

《竹书纪年》是一部古老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黄帝时代的“百年,地裂,帝谶”。唐代天文著作《开元詹静》记载“黄帝将死,地裂”,表明黄帝部落在一次地震后迁走。无独有偶,双槐树遗址也发现了许多地震造成的裂缝。

在遗址内沟和中沟东南侧的解剖沟中发现地裂缝遗迹,呈东西向条纹状,交错无序,缝隙中有淤泥质黄土,地层错动明显。北京大学相关专家现场确认,可能是地震造成的裂缝,震级在6.0级以上。

该网站的三重护城河也很有意义。从空俯瞰,双槐树遗址由内沟、中沟、外沟三条宽阔的环形壕沟围成,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且均有对外通道。今天的普通人很难想到,这些壕沟除了防御外敌入侵的功能之外,还可能具有仪式性。

“‘三’这个数字可以和古代的昆仑联系在一起。因为所有的神仙都住在昆仑山上,所以帝制往往是三重的,属于高端的礼制建筑。”顾万发说,这三条环壕不是同时修建的,因为建设周期太长,而是在聚落繁盛时期并存的。这种规定也是判断场地高档性的重要证据。

还有一种特殊的遗物,专家还很难确定。场地位于某大型居住中心基址前,现有排,100多米。它采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土木技术方法——版筑法,类似于现代的地砖。而且使用跨度很大,可能是公共场所。这个布局挺像“前屋后寝”的。

天地宇宙观,天命统治的礼仪思维,领先的文明发展模式,大量的建筑基地等。双槐树遗址所表达的这些内涵,以及后世王朝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种种现象,足以说明5000年中华文明的主要根源都可以在这里追溯。相信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河洛古国更加丰富的内涵将会逐渐展现出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80.html
上一篇《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
下一篇 微观中的诗情画意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