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毛泽东有一个口头禅

毛泽东有一个口头禅

葛长银口头禅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挂在嘴边的常用语言,形成原因既跟传统语言文化氛围有关,也取决于个人的重要经历。毛泽东口头禅之“账”,作为他独特的行为表现之一,既是他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也是他数字思维的日常表现。这个口头禅在文献记载中最早见于井…

银鸽

口头禅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它的形成不仅与传统的语言和文化氛围有关,还取决于一个人的重要经历。毛泽东的口头禅“记账”,作为他独特的行为之一,既是他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也是他数字化思维的日常表达。这句口头禅最早出现在井冈山斗争初期的文献记载中,最迟在1976年他去世之前。可谓是终身伴侣。革命战争的口头禅——“交代”

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红军前身)攻克宁冈县新城,俘虏白军官兵400余人。当时优待敌俘的政策刚刚实施,很多人想不通。毛泽东说:“红军不就是为了解放劳动群众吗?有的同志脑子一热就忘了。凡事都要有耐心。白军战士越是不认识我们,越是要放回去,让他们回去给我们宣传。一次做不到,可以做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也不行。总有一天,他们会醒来。”说出真相后,毛泽东说出了咒语:“如果你放回一个,你可以赢得十个。这账不是很好算吗?”毛泽东一番话后,“放一个回去,可以得十个”给大家算账。得失一目了然。“每个人都会平静而明亮”。

这一铁的纪律在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揭竿而起或争取过来的国民党官兵比“十大”多几万倍。中国革命走的是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最高境界,就是从“以退一胜十”的记述中策划出来的。

为响应国民党第四次“剿总”,1928年6月20日,毛泽东在古城康宁召开红军连队以上干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在分析敌情、拟定作战计划的过程中,不仅用口头禅表达了出来,也是毛泽东最早的对敌方法之一——知己知彼,通过“算账”来指挥战斗。在敌强我弱的现实条件下,“赚钱不做亏本不做”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战略战术。

在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把这句口头禅写进了他的命令。《毛泽东年谱》记载,1930年3月,毛泽东发布红四方面军命令:“要求各部队官兵爱护公物,私人购买服装服饰,不接受公家。”这个“账”远比“报销”通俗易懂,既体现了毛泽东语言的通俗化,也是毛泽东口头禅的自然运用。

延安时期,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逐渐增多,后来很多人还写了回忆录,其中如实记录了毛泽东的口头禅。

1941年1月初,皖南事变震惊中外。毛泽东很快通过电报得知了这个消息。据叶子龙回忆,“他看了电报,深思了一会儿,然后交给我,说:‘让大家看一看,记住这笔账!“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九千多名战士遭到伏击,大部分壮烈牺牲。当时,毛泽东用“记住这笔账”而不是“记住这笔血债”来表达,说明在毛泽东的语言系统中,“账”是一个首选词,可以像“血债”一样表达愤怒的情绪,因此具有口头禅的“优先性”。

据张耀祠《忆毛泽东》记载,离开延安时,毛泽东在给大家做思想工作时也用了这句口头禅:“蒋介石争地盘,占领延安,所以开大会庆祝。我们会给他地盘。我们战斗是为了俘获他的士兵,夺取他的装备,摧毁他的有生力量来壮大自己。就这样,他打他,我打我的。等蒋介石把这笔账算了,悔之晚矣。“这里的‘帐’指的是战争较量的结果,也是一种得失。其实很复杂。但毛泽东用“交代”二字表达得清晰而简洁,也体现了口头禅的巧妙作用。

七大前后的文献中多次提到毛泽东的咒语。例如,在评价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一些历史问题的决议时,毛泽东说:“一切好事都记在我的账上,我想就此发表一些意见。作为代表写吧,没事。我一个人的话,就不是当事人了。”在谈到遵义会议的贡献时,毛泽东说,“现在,大家都把这笔账挂在我身上。我要说清楚,没有这些同志和其他许多同志——所有反对“左”倾路线的同志,包括一些犯了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的非常重要的同志,没有他们的赞助,遵义会议是不可能开成的。”他在七大关于选举的讲话中还说:“如果没有罗孚、王稼祥两位同志脱离第三条‘左’倾路线,遵义会议是开不好的。同志们把好账记在我的名下,但我们绝不能忘记。”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对任何事情的认真态度,特别是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他的理性和谦逊。

1948年5月,毛泽东来到西柏坡。当时他只有一条毛巾用来擦脸和脚。李银桥建议他买一条新毛巾,这条新毛巾应该和擦脚的毛巾分开。他想了一下,说:“不要分了。现在,整天行军打仗,脚比脸硬。不等于分开,脚会有意见。”李银桥劝说道:“那就用新毛巾擦脚,用旧毛巾擦脸。”毛泽东仍然摇头:“账不能这么算。用一条毛巾可能花不了我多少钱,但如果全军人人都省一条毛巾,我想省下来的钱足够打沙家店战役了。”这里的“账”,既是成长的经济账,也是成长的战争账。节俭也是毛泽东勤奋的精髓。他一直到老都没有改变农民儿子的单纯形象。共和国成立后的口头禅就是“交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些历史文献中也发现了毛泽东的咒语。比如1953年8月的全国财经会议上,毛泽东做了自我批评,说:“我说我也要负责,各有各的账。”这里的“账户”是指责任账户。在1953年8月的全国财经会议上,毛泽东自我批评说:“我的错误在于:(1)抓得太少,抓得太晚...(2)我也卷入了系统的死亡...(3)预算中的16万亿是个虚数,我现在才知道...我也不耐烦了。”经济建设对于刚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共产党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贫困化”的基础上,如何让中国人民尽快“吃饱”,是毛泽东最大的忧虑之一。所以在经济建设领域,有一种操之过急的感觉。毛泽东发现后,在大会上主动承担责任,试图纠正。这是真正的毛泽东。

1960年8月,苏联撤走在华所有专家,并嘲讽“中国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毛泽东是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得知这个消息的,他对在场的人说:“不要怕,没什么!我们还是要下决心搞前沿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这很优秀。如果是这样,这笔账很难算。”当时,中苏关系还没有完全破裂,毛泽东用他的口头禅清楚地表达了两国的关系。“张”是跟过一辈子的。

1936年在延安,毛泽东亲口告诉斯诺:“我刚认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他让我学珠算。既然父亲坚持,我晚上就想起了这笔账。他是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到我闲着;没有账要记,就找我干农活。”这个记账“作业”也是国学算术的民间实践活动。毛泽东9岁开始上学,一直“练习”到17岁离开韶山。这八年“边做边学”的实践历程,无疑使毛泽东学到了账本知识的精髓,并运用到他后来的革命活动中。

革命初期,在韶山动员农民时,“毛泽东还用会计的方法,说明地主、士绅、贪官吸农民的血汗,装进口袋,填满肥肠。”走上武装斗争道路后,毛泽东在三湾整编时,创造性地在连队上建了账本(粮尾账)。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配套措施,他开始实践小钱有用的经济思想。延安时期,受限于自然条件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生活异常艰难,毛泽东更注重精打细算。为了从战略上管理中央政府的重要资金,1941年9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时,决定成立中央书记处特别会计科,任命赖祖烈负责特别会计科的筹建和领导工作。中央政府的一些专项资金(如第二战场的活动)此后一直由专门的会计科管理。

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在经费严重不足的常态下,用“小米加步枪”奠定了新中国。除了坚定的政治信仰,还有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小钱大用的经济思想。要把小钱用大,就要把账本管好。

毛泽东还将账本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管理中。从延安开始,他就让炊事员记录每天的账目,管理每月3元的伙食费。共和国成立后,设立了家庭生活账户和报酬账户,在他死后都有记录。

(摘自《文史春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851.html
上一篇严济慈:科学之光
下一篇 美伊能否打破“第一步僵局” 重返伊核协议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