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永乐大典》中的山西人薛景石

《永乐大典》中的山西人薛景石

张舒《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类书,是明朝永乐年间奉明成祖朱棣命而编著。全书22870卷,11095册,3亿7千万字。惜当时书编成并未付印,只有二抄本分别为正本、副本,各自保存在文渊阁和皇史宬。清代,《永乐大典》正本藏乾清宫,副本入…

漂亮的女孩

《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书,由明朝皇帝朱迪在明朝永乐年间编纂而成。全书22870卷,11095卷,3.7亿字。当时,这本珍贵的书已经编纂完毕,并没有付印,但只有两个副本是原件和副本,分别保存在文远馆和黄石基。清代,《永乐大典》原藏于干青宫,复本存翰林院。不幸的是,原版在干青宫被烧毁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副本被焚毁,洗劫一空。《永乐大典》现今国内外仅存400本,其中有山西人薛主编的《自仁遗制》。虽然全书已不可见,但我们仍可从《永乐大典》残卷中看出《子人支一》的一些内容。

子仁,据李周考公基说,有七个木匠,其中一个是子仁。梓树,植物名称,是一种落叶乔木。东北南部和长江流域有很多。其树为木,质轻,质软,耐腐朽,古木多用,故加工工匠称为梓人或梓匠。

薛,山西万全(万荣)人,本名淑菊,生卒年不详。从1261年出版的《子仁遗书》来看,薛应生于晋末元初。

《紫人支一》是一部古代民间木工专著,是山西人在科技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在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子人支一》共八卷,图文并茂,保存了大量金元时期的技术史料。由于永乐版本的《子人支一》并非原作的全貌,现存的内容只能从残本的《永乐大典》(卷18244)中辑得。从《永乐大典》残缺版看,有车制、纺机、小木作三个部分,9000多字,约30幅图。图纸部分包括总装配图和零件图,并标明零件名称。现在的车系只有“环辇”、“靠背辇”、“屏风辇”、“亭辇”四种。他们的名字和金朝历史上的名字颇为相似,可能是金朝的遗风。在纺织部分,只有三个工具,分别是提花织机、立式织机、立式织机、木织机、铺布机、织麻棉布的平型织机、盘床、经牌和落纱,从以上内容来看,它包括纺织机械制造、面板门和隔断门制造两个部分。是一部介于宋代建筑方法和清代工部工程实践之间,兼具两者特点的民间木工书。

薛,其家族可能是宋元时期的万全名门。景自幼学木工,作工不输古法,还自创作品。《子仁遗书》可以说是他长期实践经验的记录。从加泰罗尼亚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薛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机械设计师、发明家和制造家。他对中国古代汽车制造技术和纺织设施的影响不容忽视。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富有创造力的古代工程师,更是一位具有优秀中华文化底蕴和创新思维的文化先驱。

薛的著作《加泰罗尼亚人的遗产》出版于元代,与车制、织布机等有关。参与其中都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因此,“子人支一”的出现与当时陕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晋代汾河两岸的平阳路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元人郝静说“金元之(晋朝)亦以平阳为天下之冠”。不仅当地用汾水灌溉,还在地里打井打水,农业生产更有保障。到元代中期,山西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从山西的农业生产工具来看,晋代的种类和分工比上一代更加多样和复杂,有了播种农具的“战车”。与战车配合使用时,种子与土壤结合更紧密,保墒效果大。农业生产的耕作技术上,河东是小麦主产区,也积极推广水稻、苎麻,实行精耕细作、稻麦轮作的耕作制度,提高了产量。在粮食生产显著发展的基础上,经济作物也有了很大发展。元代传入棉花种植后,汾河流域和浐河流域是著名的棉花产区。养蚕集中在泽州、汾州等地。

金元时期,山西的手工业主要是煤炭业、冶炼业、制瓷业、纺织业等。其进步主要体现在工场规模的扩大、分工的更加细化、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产品质量、数量和品种的大幅度提高。晋代,山西是北方重要的产铁省份。晋代“大同贡铁,云内府产青铁艺”(《晋史·地理》)。冶铁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坩埚炼铁法自宋代始于山西,金元以来更趋成熟。坩埚炼铁法成本低,其耐火土就地取材,筑炉装炉劳力为四至六人,是一种低投入高收益的生产方法。元代山西冶铁产量大大超过前代。煤已广泛用于冶炼和铸造铁,从而缩短了冶炼和铸造时间。

山西的刻书业历史悠久。晋代的平阳(临汾)是全国的印刷中心,以“平水雕版”闻名,与中都、南京、宁晋并称为四大出版雕版中心。平阳有官刻、坊刻、私刻。官刻主要是儒家经典、佛道经典的刻制,广场上的商业刻制,私人的个人刻制。平阳刻本,精雕细刻,赵成集,中国现存唯一的金代佛经,是金代最高水平的刻本杰作。元代,平阳的刊刻仍然繁荣。可见,金元时期的平阳雕版印刷业在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河东盐池是山西的特产,北宋灭亡后河东盐池归金朝所有。晋宋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盐利的控制。金代集货目的有十种,“盐为第一名”,盐类在金代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元朝为了保证王朝的盐利收入,制定了严厉的法律来缉拿私盐。山西的私盐贩运规模虽然很大,但仍处于元朝的严密控制之下。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山西的商业在金元时期基本处于上升状态。金代商业禁令范围广,有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金朝在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设立了“城市秩序部”。当时有中都、东京、南京、太原等地设置了这一官职,可见太原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商业地位。到了金代,城镇的商业由北宋的“走”组织,如油面走、布铺等。金朝开通西北铁路并加以禁止后,山西铁路成为大宗贸易商品。元朝空统一后,为全国各地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元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山西的商业活动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时期。意大利人凯尔波罗说,“我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大城市,叫平阳府。城里也有很多商人和工匠,生丝丰富。.......离开金泰(冀州)要塞,步行32公里到黄河。河的深度和河的宽度并不能真正在河上建造一座坚固的桥。这条河的水向东流,注入大海。河的两岸有许多城市和城堡,大量的商人居住在那里,从事广泛的贸易活动。(《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123和125页)

明初,山西遭受的战争破坏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人口繁荣。为了巩固新政权,明朝决定从山西移民开荒。这样,从洪武到永乐,山西的大移民有17次,前后超过100万人,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明代陆丝素有“南松江,北六安,服天下”之称。它的产生最初与朱元璋的第21个儿子王诜有关,他隶属于鲁。沈到泸州后,征集千户“留宿”,开始织布,故名陆丝。后来,陆的丝绸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高峰时有13000台织布机,数千人登机。从业人员近10万人,丝绸年产量超过10万件。但是,鲁丝绸生产的发展不能说与薛的织布机技术无关。

从以上金元明初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薛的《子人支一》是当时金元明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也是当时山西经济、文化的前卫体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8607.html
上一篇从晋国服饰看晋文化的影响
下一篇 寻找太原碉堡(连载)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