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在历史中寻找中国:一个方法论的对话与思考

在历史中寻找中国:一个方法论的对话与思考

常利兵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在海内外史学界精彩纷呈,引人注目。其中,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为主体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华南学派”,即是国内几大学术重镇的佼佼者和引领者。就其研究的理念和路径而言,在学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进村找庙…

常李冰

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在国内外史学界可谓辉煌夺目。其中,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组建的学术共同体——华南学派,是国内几大学术城的领导者和领军人物。就其研究的思路和路径而言,学术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进村找庙,进庙找碑”,这甚至成了人们用来形容南华派的专属名词。

当然,作为一个具有持久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团队,必须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科学方法论和研究框架贯穿其中。换句话说,如何在经验事实和概念体系之间建构和书写历史,是有章可循的,也是合理的。由刘芷微、孙歌合著的《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历史研究认识论的对话》(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版)一书,首次对华南学派的学术宗旨、研究理念、学术路径、总体定位等方面作出详细深入的解读和呈现。一经发表,便备受学界关注和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刘芷微是著名的华南学派历史学家,而孙歌是著名的文学和思想史学家。两位作者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讨论和交流相关话题,形式上看似自由散漫,但每个话题的内容都相当有重点和突出。虽然这种思想史与社会史互动存在的方法论在中国极为罕见,但其对于如何研究区域社会史的方法论意义却是一个典型的论证。

比如,在历史观上,人们习惯于认为政治史和思想史研究的重点是精英的历史;社会史研究者则是俯视,关注人的历史。对此,刘芷微在书中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认为基于整体观的历史观,所谓上层阶级的历史与下层阶级的历史、精英的历史还是人民的历史、朝廷的历史还是人民的历史之间的视角划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这种区分实际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历史的框架内,把社会成员分为精英和人民,这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的讨论框架。因此,笔者主张以“人民”为历史的主体,以人民的行为作为历史解释的逻辑起点,从而找到与传统史学以王朝和国家为历史主体的根本区别,进而实现从“国史”到“人民史”的转变。

显然,这种以人为本的历史观不仅有助于研究者避免纠缠于精英与人民历史的简单二元划分,而且从人们的行为和交往过程中探索国家制度、公民社会、精英、众生等历史活动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社会关系,可以促进对历史中的中国的寻找和理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8779.html
上一篇跟随周总理访大寨
下一篇 “爱煞人”的徐沟背铁棍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