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亲子 “双减”之后,家长如何避免教育内卷的惯性

“双减”之后,家长如何避免教育内卷的惯性

阳阳“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家长、老师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当时间的自主权回到学生手中,家长会变得尤其敏感:孩子的作业量减了,但考试还是不可避免,于是看到孩子放松后又开始纠结——诚心关心孩子,而不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2020年夏天,张琳曾…

杨洋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家长、老师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当时间的自主权回归到学生身上,家长会变得特别敏感:孩子作业减少了,但考试还是免不了,于是看到孩子放松后又开始纠结——

真心关爱孩子,而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2020年夏天,张林带着儿子毛毛从老家来到省人民医院,带着儿子在精神科门诊做了一套试题。测试结果显示,毛毛患有“儿童注意力缺陷障碍”。那是张林第一次听说这种病。在此之前,她一直把儿子上课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归结于“不听话”。但在和医生深入交谈后,医生告诉她,儿子问题的症结在她。这让张林既惊讶又自责。

“我心里一直有个执念,对儿子的学习成绩有很高的期望。儿子好动,我就想通过做题让他坐下来,专心学习,有时候用学习成绩激励和约束他。”张林说,“有一次他作业没写好,我就很难受,亲子关系一度紧张。后来,纠结变成了生理问题:心里解决不了,开始失眠,有时候觉得喘不过气来。”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毛毛的家庭作业都是由张林亲自指导的。在《鸡宝宝》之前,张琳不得不“自鸡”:“低年级的算术也可以用实物辅助。四年级以后,数学的难度明显加大,也需要学习技巧和个人理解能力。”毛毛上辅导班的时候,等在墙外的张琳也拿着手机学习:“我刷全国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找名师教学视频,花时间琢磨解题思路,自己消化再教给孩子。”

除了学习,张林还经常向老师打听儿子的学校动态。这种实时的关注,在她农村老家的父母中,并不多见。

医生诊断后,张林自责不已,决定自我调整:“那次会诊后,我决定放过自己,心理上开始改变,算是妥协吧!”如果孩子以后考不上本科,只能上职高。我也接受。毕竟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

一年后,“双降”政策出台。没有了沉重的作业负担,张琳觉得很轻松:“我的压力少了,孩子的排斥少了,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变得融洽了。”

每周,除了周二的英语课和周五的作文课,毛毛放学后有更多的时间可供自己支配。“他会打球,跳绳,看一会儿电视。他喜欢看《国家宝藏》这样的节目。”

然而,几个月后,毛毛作业本上的红叉开始增多,张琳又紧张起来:“学校放松了,但家长不能放松。小学期间,孩子的自律能力有限,我花了很多时间给儿子养成验算的习惯。‘双减’后,我工作太忙没时间抓,只放松了一个月,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我该怎么办?

张琳心里有过挣扎,但相比之前的坚持,她更懂得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的重要性。她认为70%的知识点已经在课堂上讲授过了。“双减”后作业量少了,剩下的时间要用来拓展课外知识,多看课外书,多了解时事新闻。

在采访的最后,作者请张琳描述一下她的儿子。她用了两个词:主动和简单。六年级的毛毛头脑非常简单。“只要我用笑脸回应他,他就很开心。童年特别短暂,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希望我的经历能对其他家长有所启发。我们应该真诚地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除了学习,帮孩子找兴趣爱好。

马修的儿子雷宇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读过小学六年级,没上过课外辅导班,做作业效率高,成绩一直很优秀。

提到他的儿子,马修说,“我觉得他在‘双降’后放松了。因为他比较自觉,在学校能写完书面作业,晚上回来就吃晚饭,然后预习第二天的课程,或者看看课外书,八点半准时睡觉。”另外,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儿子也经常和她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母子关系更加亲密。

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马修——他的儿子即将上初中,他说他想去城里的一所中学。如果他想在这个城市学习,他必须用他的考试成绩说话。但雷宇轻松的状态让马修焦虑,因为她不知道儿子的学习成绩是否能比城里的孩子更好。所以虽然雷宇是农村学校的优秀学生,但她一直强调,“我们是农村学校,如果他和城里的孩子比,他就不知道成绩会怎么样。”因此,她希望雷宇多刷一些题来提高成绩。“虽然做了‘双降’,但考试仍在进行,成绩仍是筛选学生的标准。”

过去,马修从不担心儿子的学习。“双减”后,她反而变得忧心忡忡:“他现在是小学毕业班。看到他这么放松,我很着急,怕他偷懒。中学毕业班的孩子要刷题,要好好学习,要熬夜,而我儿子没有。我也给他买过课外练习,但是他不愿意做。另外,儿子性格内向,特别听老师的话。他会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他不把我布置的练习当回事。我怕他太贪玩。”

当我问她雷宇玩得怎么样时,马修又开始担心了:“我不会让他碰他的手机。周末只允许他看一到两个小时的电视,其余时间自己安排。除了学习,他只限于跳绳和打篮球。有一次我问他想学什么?他说要练字画,学了几天就没兴趣了,放弃了。你说他除了学习,其他方面都很浮躁,静不下心来。这可不好。如果他将来进了大学没有自己的爱好,怎么和别人交往?”言语迷茫焦虑。

可以看出,“双减”政策让马修在儿子身上发现了一个一直被忽视的问题:除了学习,你还喜欢什么?一直让她担心的儿子这次让她摸不着头脑了。她问作者,“毕业班,这样放松有关系吗?还有,我不明白我儿子的爱好是什么。”

“作业量减少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能提高吗?”

再过一年,陈云将同时面临两个选择,都是关于教育的:女儿中考,儿子升初中。

在这个关键时期,“双降”政策来了。到底什么是“双降”?陈云只知道一个大概。

陈云从事销售工作,孩子的假期,比如周末、节假日,是她最忙的时候。如果她晚上要加班,她就得让女儿照顾儿子。老公常年跑长途运输,基本指望不上。陈云担心他孩子的教育。

“这个政策可以减轻孩子的负担,但是没有意识的孩子怎么办?”陈云特别头疼他的儿子。“没有书面作业,他课后自动跳过背诵和阅读。如果我问他,他会说“是”。直到我真正去调查,才发现他什么都没做好。”

每天晚饭后,儿子会学习30分钟英语,然后花半个小时批改作业。晚自习结束,陈云又要出去接女儿。“这段时间我儿子一个人在家,我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双减”前,儿子的教育还是由学校老师管理。现在学校“减压”,陈云心里很慌,害怕儿子在心里彻底放松了学习。

“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能力和精力辅导孩子。我想教书,但有时候怕自己的数学解题思路和老师不匹配,英语发音不标准。”陈云给儿子买了几套课外练习题,儿子很少碰,这让陈云很担心:“有些练习题是必须的,比如数学口算。如果你不练习它们,你怎么能又快又正确地做呢?”但她希望儿子做的事,总是和他真正想做的事格格不入。

儿子喜欢篮球,愿意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去学校参加训练。但是,陈云不支持:“我儿子很瘦。他早上上课前打篮球,上课会犯困。”她和儿子沟通了篮球训练取消的事情,最后因为儿子不同意不了了之。“我不想早起送他去学校,因为他喜欢,他宁愿走路去学校参加培训。”

说起儿子,陈云连连叹气。她第一次感到教育儿子的无奈。聊天结束,她转而问学校,希望“作业量减少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能提高吗?”课堂教学质量是有保证的,我们家长也会尽力的。"

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比责怪他“你怎么能学会呢?”

很多事情,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家庭辅导也是如此:只要你的孩子不在一年级,即使你已经在照顾宝宝了,你也感受不到那些把作业本揉皱的家长的感受,忍不住会问孩子“为什么你不会做这道题?”

“双减”催生了两个新现象:一是以前很少帮孩子做作业的家长,现在新人进场,每天和血压打架;另一种是老牌父母,他们收紧盔甲,想出一个更让孩子害怕的魔鬼计划,用“你不能减别人的减”加上“只有爸爸妈妈才是真正为你好”来结束孩子争论的欲望。

采访中康先生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笔者:“作为一个幼儿园中产阶级孩子的父亲,我有一半的话语权,另一半在我妻子手里。从幼儿园小班到现在,老婆坚持补习英语、数学、识字三门课。按照五五开家务的原则,我被分了两门课:架子鼓和绘本阅读。文化课的时候,我目睹了老婆的所有状态,所以特别理解那些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妈妈。每个母亲在咨询开始前都告诉自己要有耐心,但孩子总有办法碾压自己的修养。”

康先生说,每次他吼孩子,他睡了,他老婆都忍不住跟他叹气:“其实他(指孩子)不理解很正常。我就是不喜欢他不认真,总给自己找理由的样子。”

“我当然明白,因为辅导架子鼓的时候我喊得比她还大声。”康先生说,“时至今日,我们俩都觉得家庭咨询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认为,我们不是给孩子增加负担,而是为了让他进入小学后过得更轻松。文化课我没有发言权,就说我执教架子鼓的经历吧!让儿子学架子鼓是我的决定,但是我带他去老师那里玩了很多次才学会。他打了几次后,我问他喜不喜欢打鼓。他说很喜欢,我就决定让他学。到今年一月,他将学完一年的鼓。这一年里,他因为打球受挫而发脾气,但他从没说过不想学。他有兴趣,也有一定的天赋。鼓老师和我所起的作用就是引导他找到正确的方法,让他在音乐中享受更多的乐趣。

“但说白了,他在训练时演奏的曲目,无论是摇滚、蓝调还是嘻哈,都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不可能理解和体会到快乐的。他更喜欢唱儿歌,因为他知道儿歌在唱什么。但这些风格迥异的经典歌曲,为他超越认知奠定了基础。他说不上喜欢什么,但是弹得很流畅,表现出对节奏的理解。

“让我彻底明白怎么教他打鼓是一件小事。他踩鼓点的时候,弹了半个曲子之后,鼓点架子经常是歪斜的。我告诉他不要踩得太重,但他还是做不到,因为当音乐兴奋时,他会本能地跟着音乐走。最后,我突然想到按住他的脚,告诉他,你要做的就是朝着你的脚中间向下踩,并在它的正下方用力。他突然明白了。”

康先生总结道:“告诉孩子如何努力,比告诉他‘你看我多努力’或责备孩子‘你怎么就不学呢?’看着我老婆在他的文化课上做家教,我也跟他说,用同样的规律解决看似不同的问题,也要用同样的方法。家庭辅导,家长的目的是减轻孩子的负担。只要你能让孩子明白‘往中间踩’这一招,就能在不浪费更多精力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技巧,然后更轻松地踩下去。"

[责任编辑: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15477.html
上一篇冬天,吃什么能御寒?
下一篇 揭一揭“短视频”的“短”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