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学 上海历史标志性建筑

上海历史标志性建筑

薛求理上海和香港,一直是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先锋城市。两地虽隔千里,却在历史上互为影响,人员互动交流。细数两地近百年来在建筑上的影响,是十分有意思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本土的专业建筑师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设计事务所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

上海和香港一直是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先锋城市。两地虽相隔万里,但历史上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细数两地近百年来的建筑影响,很有意思。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

中国本土职业建筑师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其设计事务所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天津和广州。从1927年到1937年的“黄金十年”,中国建筑师在上述城市贡献了许多高质量的设计,包括倾向于“装饰艺术”的重要建筑。此时,香港只是英国舰队在远东的一个立足点。虽然开埠80年,但港岛“四环九约”的市政建设重点是整治拥挤的平民区和管理街道卫生。到了30年代,香港岛沿线,尤其是中环到半山,出现了一些南亚殖民或装饰艺术风格的豪宅和商业建筑,但总量还不如武汉和天津,更不如上海。

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帕尔默与特纳(Palmer and Turner)成立于1868年。20世纪初,巴马德纳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上海,在那里被称为“共和洋行”。在上海外滩,汇丰银行的总部建于1928年。汇丰银行的英文名是“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是由活跃在香港和上海的巴马达纳设计的。真的名不虚传。汇丰银行采用古典复兴式立面,是外滩最宽的建筑。经典的“三纵五横”结构在汇丰得到了最彻底的体现。这座建筑的设计者虽然是英国人,但却是中国的建筑公司,能看懂图纸,组织钢结构和石材的施工。

外滩往西,南京东路路口,同年落成的华懋饭店(Cathy hotel,今名和平饭店)也为巴马丹拿设计。和平饭店的线脚,有古典复兴的影子,但其平面,是依照街转角的地形设计,中间有采光庭院,这种平面,在欧洲各城市都非常流行。在端头的金字塔顶,则是艺术装饰风建筑影响的产物,这类装饰,当时在巴黎、纽约和旧金山大行其道。和平饭店落成时,紧邻的中国银行大楼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这座大楼也由巴马丹拿负责,但设计想法主要来自于中国银行建筑课的陆谦受(1904-1992)。中国银行大楼于一九三四年落成,可以看出也深受艺术装饰手法的影响,它的体量形似“中”字,四角缵尖、斗拱撑檐,正门楣上有幅“孔子周游列国”的浮雕。此外,中国建筑元素还在基座和顶部呈现得尤其明显。同一时期,巴马丹拿还设计了现江西中路福州路转角口的四围建筑,这四座街角建筑,共同构成了街口的圆形,互相呼应,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难得见到的考虑城市设计的大型建筑。

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和中国银行外滩西面,南京东路路口,当年落成的凯茜酒店(现为和平酒店)也是为巴马达纳设计的。和平饭店的线脚有古典复兴的影子,但它的平面是根据街角的地形设计的,中间有采光庭院。这种飞机在欧洲城市很受欢迎。在尽头的金字塔顶端,是当时流行于巴黎、纽约和旧金山的装饰艺术(Art Deco)建筑影响的产物。和平饭店竣工时,毗邻的中国银行大楼正在紧张筹备中。这座建筑也由巴马达纳负责,但设计理念主要来自中国银行建筑系的陆千手(1904-1992)。中银大厦于1934年建成,可见也深受艺术装饰手法的影响。其体量形似“汉字”,四角尖,屋檐拱起。主门楣上有“孔子周游世界”的浮雕。此外,中国建筑元素在底座和顶部尤为明显。同时,巴马丹纳还设计了江西中路福州路拐角处的周边建筑。这四个转角建筑,共同构成了街角的圆圈,相互呼应,是1930年代罕见的大型建筑,考虑到城市设计。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和中国银行

陆千手,中国银行的方案设计师,出生于香港跑马地。上中学后,他的父亲送他去一家由英国人经营的设计公司当学徒。工作三年后,1927年到伦敦AA(建筑协会)建筑学院读第三年,两年后毕业。在伦敦,陆千手,我见到了中国银行的经理,经理问他愿不愿意去上海工作,资助他毕业后去欧美参观银行大楼的路费。1930年,陆谦被中国银行任命为上海分行行长。在参与中国银行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陆千手和他的同事吴设计了中国银行在各地的分行和宿舍。上海现在能看到的是位于四川北路海宁路口的银行部,贴合地形,比较单薄,在路口转弯。另一栋楼位于南京西路,做法类似,都是用泰山砖覆盖。

抗战时期,卢乾寿随中国银行撤至重庆,战后回到上海,任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与王大顺、陈占祥、黄佐申、郑观宣等共同创办“五通”事务所。抗战胜利后,上海一片废墟,上海城市规划委员会和工务局的赵祖康组织制定了《大上海计划》。从会议纪要和签字顺序来看,陆前寿在大上海计划初稿中起了主要作用。《上海城市规划》第一稿和第二稿分别由陆千寿、理查德·保利克(圣约翰大学德国教授)、埃里克·库明(在上海的中文名是甘)、张俊坤、黄作申(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主任)、白兰特(圣约翰大学教授A. J. Brandt)和钟签署。上海市工务局位于汉口路,即现在的江西中路。城市规划委员会每两周在周二下午5: 00开会。从外滩的中国银行办公室走过去,陆千手需要十多分钟。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九年后。

1941年,战火蔓延到香港,上海岛沦陷,巴马达纳在两地关闭,1950年在香港重新开放。1949年初,陆千手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当时在内地工作的、范、等60多位建筑师也赴港。此时,香港人口急剧增加,从抗战胜利时的60万左右增加到300多万。战后,到处都是废墟,许多人没有房子住。香港政府将香港和九龙城区边缘的山坡指定为安置区,可以提供水电,建造临时房屋。来自上海的船只源源不断地带来了实业家、小企业主和资本技术,而广大的穷人则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香港在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工业化的高潮。政府划定工业区,建公房,稳定局势,稳定人心。在香港和九龙的市区,有大量的住房开发和建设机会。

像Bama Dana这样的老牌公司与英国资助的集团有着很深的联系。自1960年以来,中环数十幢商业大厦不断重建,填海工程延伸至维多利亚港。这些商业建筑大多为香港置地公司所有,大部分由巴马达拿设计。1934年设计上海欢乐谷的事务所Spence and Robinson也搬到了香港,参与了许多大型商业项目,包括中环的地标建筑。

1956年9月3日,香港建筑师学会成立。27个创始成员中,12个是中国人,15个是外国人。来自上海的许敬之是首任校长。当时,香港最大的中国设计公司是李周事务所,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来自上海的建筑师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方向。这里有几个例子。

甘明·甘明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重要的建筑师。他于1905年出生在上海。他的父亲是苏格兰建筑师。除了英语,他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广东话。二十岁时,甘明从伦敦的AA建筑学校毕业,加入了他父亲的公司克明洋行。1928年,他设计的丹尼斯公寓建在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和卡德路(今石门二路)的拐角处。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2000平方米。这栋楼有九层,部分有十层。它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是商店,上层是公寓。这是一个典型的艺术装饰风格的建筑,沿着道路有弯曲的平面,外墙是棕色的瓷砖,有突出的垂直线条。二楼墙上有雕花座椅。那时候是高标准的公寓。93年过去了,这栋楼里仍然住着很多居民。站在南京西路,周围都是21世纪时尚的摩天大楼,德艺大厦毫不逊色。这座建筑竣工时,甘明只有23岁。

上海南京西路德义大厦上海西路德艺大厦

1949年,甘明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公司。到1956年,该公司已有30多人。从1949年到1987年的三十八年间,Gammin Architects在香港和澳门完成的项目包括十二个大型酒店、七十三个不同大小的住宅、二十九个办公楼和七百个其他类型的建筑项目。当时这些建筑都是香港引以为傲的作品,如北角村、索屋村、铜锣湾珈蓝神殿大厦、邵氏电影厂行政大楼、香港大学图书馆、中环希尔顿酒店、尖沙咀海港城等。1981年,甘明出版了一本介绍香港文化和习俗的书,主要是一本童生外国人词典。很多参赛作品都是用他自己和同时代的城市建筑写的,诙谐搞笑。

范范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的重要人物。191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22年,他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学士学位。1928年与赵昚、李景培合作设计南京大剧院(现上海音乐厅),建筑设计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2001年,由于市政建设,上海音乐厅移动了50米,移到了现在的位置。音乐厅音响效果好,至今仍是上海重要的演出场所。在20世纪30年代,范还设计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建筑,如执信西宅、美琪大剧院、广州商务联合办公大楼等。

1949年,56岁的范来到香港,设计了许多建筑,如剧院、教堂、私人别墅、百货商店和公寓。1954年,政府在沙田马料水拨出十亩土地,用于设立崇基学院,由一群外来教育工作者创办。同为移民(难民)的范被选为建筑师。这片土地北面群山环绕,西面是道路,东面是九广铁路和吐露港。范的设计,教室、学生、教师宿舍都是一层层的建在山坡上,中间的低洼地作为操场,山水画卷依山展开,完全摒弃了对称肃穆的格局。范设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在预算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没有不必要的铺张浪费。在设计语言上,梁板结构直接外露,开间和立柱的重复体现了节奏。他使用当地的牛头石作为山墙或主立面墙的饰面,阳台和隔墙用方格图案装饰,屋顶略有倾斜。崇基学院的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被李周和其他公司接手。然而,未来的建设尊重范和董事会制定的规划原则。范先生在上海时,办公室设在四川路110号,在香港中环立山大厦的设计室一直开到近1970年。

徐敬直 徐敬直(Sü Gin Djih,1906-1983),上海人,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就读于沪江大学,后转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一九二九年获得学士学位,一九三○年获得硕士学位。徐敬直与李惠伯和杨润钧合伙创办兴业建筑师事务所,至今仍在营业。徐先生在香港设计了中环的教会、北角的卫理教堂、九龙的新亚书院和旺角的麦花臣球场。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六年,香港建筑杂志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共报道了他二十二个设计,数目之多列于华人建筑师之首。他在北角和旺角的设计,经过日后改动或重建,现已不存。一九三三年,徐敬直在上海发起中国建筑师学会;一九五六年,在香港又发起成立香港建筑师协会,担任首任会长,协会的宗旨是为了“土木建筑的进步,推动和帮助获取建筑艺术和科学的知识”。

香港尖沙咀海港城徐静之徐静之(Sü Gin Djih,1906-1983),上海人,1924年至1926年就读于沪江大学,后转学至美国密歇根大学。他于1929年获得学士学位,1930年获得硕士学位。许敬之与李慧波、杨润军合伙创办兴业建筑师事务所,至今仍在营业。徐先生设计了中环的教堂、北角的循道卫理公会、九龙的新亚书院和香港旺角的麦花臣大球场。从1948年到1956年,香港的建筑杂志《香港和远东建设者》报道了他的22个设计,居中国建筑师之首。他在北角和旺角的设计,日后都有改动或重建,但已不存在。1933年,徐静之在上海发起中国建筑师学会;1956年,香港建筑师学会在香港成立,并担任首任会长。该研究所的宗旨是“推进民用建筑,促进和帮助获得建筑艺术和科学的知识”。尖沙咀海港城

徐敬直遍查当时可以获得的材料,以英文写成 《中国建筑:过去与现在》一书,一九六四年在香港出版。这本书最可贵的,是评述了二十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中国的“民族形式”建筑,这些建筑的设计者不少都是他的同辈或晚辈。他在书中介绍了北京一九五九年的十大建筑和五十年代的“民族形式”的争论和批评,对修植兰等设计的阳明山庄等建筑则加以赞赏。在六十年代,还没有哪位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如此评论他的同辈,但全书只字未提香港的建筑。

上海音乐厅许敬之搜索了当时所有能找到的资料,用英文写了《中国建筑:今昔》一书,1964年在香港出版。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的“民族形式”建筑。这些建筑的设计者很多都是他的同龄人或者年轻一代。他在书中介绍了1959年北京十大建筑和50年代“民族形式”的争论与批判,并对秀芝兰设计的阳明山庄等建筑大加赞赏。在20世纪60年代,没有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以这种方式评论他的同时代人,但整本书没有提到香港的建筑。上海音乐厅

1950年,陆前寿,46岁的陆前寿与巴马达那事务所再次合作,参与设计中环中国银行总部大楼,该大楼于1951年竣工。这座大楼几乎是十五年前建造的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大楼的复制品。它的线条和瓷砖是相似的。20世纪50年代,陆千手还参与了苏屋村部分住宅、北角丽池大厦、华仁书院礼拜堂、浅水湾包华大厦以及许多住宅和工厂的设计。许多业主都是他在上海时赴港的商人,如南海纱厂的唐家和富士营造厂的女婿所开的营造公司。

此外,陆千手还找到机会设计教堂,如著名的玛利诺书院、九龙的华仁书院礼堂、黄大仙圣母医院等。圣母医院位于黄大仙的山坡上。建筑按功能排列,住院部朝南面对花园。由华人于1924年创办的华仁学院在香港岛和九龙都有校区。位于九龙的校园于1952年迁至何文田。校园内建筑简洁朴素,沿袭热带气候带的横平竖直遮阳板和大平台。陆千手设计的教堂采用了类似的方法。礼拜堂覆盖着高高的走廊,外墙是混凝土框架,中间用红色空砖填充。活动室和神职人员宿舍由礼拜堂后面的三层构成。空核心砖墙很酷,简单又好看。在空调出现后的时代,这种民间习俗几乎消失了。

张张194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毕业后,他在纽约工作。1954年,贝聿铭邀请他到台湾省一起设计东海大学和台湾省立大学,并参与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1961年至1965年,张在事务所工作。回到美国后,他于上世纪70年代回到香港,在香港大学建筑系兼职。1978年改革开放后,张先生是第一批回到内地做设计、讲学的香港建筑师之一。他游历大陆70余次,晚年的心血都集中在一本关于中国建筑的英文书《中国:建筑之道》上,书中描述了中国的建筑传统和他所了解到的民间建筑。

香港华仁书院礼堂的过道,图为镂空墙通风阴凉香港华研书院礼堂过道,图为楼空墙通风纳凉。

50年代初来香港的上海建筑师,大多与香港、广东有关。到了香港,大部分都是50岁左右,填补了当时香港本地华人设计的空的空白。他们的一些业主和合作建筑公司也来自上海,如香港的包华建筑公司和建筑大亨约翰·洛克。当时建筑饰面洗石的做法在香港被称为“上海皮当”。他们的设计注重实用,迎合了业主的需求和心态,并不刻意追求简洁的现代主义风格或前卫时尚。因为年龄的原因,这些来自上海的建筑师在70年代后逐渐淡出。1980年以后,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顶峰,内地改革开放为香港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对于急于开放的大陆来说,国外的技术和管理虽然好,但是山长水长。香港指日可待,为留学海外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当时,香港的开发商和设计师在内地,包括上海,受到了热情的对待。进入上海的设计公司是一批70年代在香港成长起来的专业人士,如、王栋、何蜜、李和资深的巴马达娜。

1983年至1986年,香港公司设计了上海淮海路的虹桥公寓和启华大厦。上海人惊讶的发现,餐厅可以这么大,房间可以这么小。上世纪80年代,内地急需高端酒店,香港建筑师填补了空白。新锦江大酒店建于1990年,由香港王东国际有限公司设计。西南面的新锦江饭店、老锦江饭店等三座近代历史建筑,完全凸显了新与旧的差异。新锦江大酒店宽敞的遮阳篷高高堆起,五层中庭气势恢宏,银灰色玻璃幕墙塔楼挺拔帅气。设计完全没有考虑与老酒店的关系,其目的是创造一种现代的新鲜感。尤其是主楼顶部,为了托起上海最大的双层旋转餐厅,下面九米高的空房间全部设置为室外花园。新锦江大酒店于1995年和1999年两次入选“最喜爱的建筑”,可见其在上海的受欢迎程度。

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由香港协建事务所(合伙人李、雷焕庭)设计,位于上海繁华商业区华山路250号,面积12000平方米,楼高43层。酒店拥有近800间各种类型的客房,包括48间套房和一间总统套房。酒店是原静安宾馆的扩建,由香港信义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设计师雷焕庭先生采用三角形平面构成,将静安宾馆的主楼和副楼有机的结合和拓展。大堂有侧高的窗户,自然光散落在公共区域。因为平面三角形的构成,两边朝南,另一边朝北,使得大部分房间的朝向都比较好。标准层每自然间4米一个房间,每层25个房间。内部物流与电梯芯桶相结合。旋转餐厅原计划设置在酒店顶楼,但由于希尔顿集团的反对而没有设置,只保留了原设计中外墙的玻璃电梯。应上海要求,顶楼设置直升机停机坪,用于高层消防。静安希尔顿,总高143米,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这么高的建筑,当时上海没有适用的建筑消防规范。最后消防部门同意设计师可以遵循任何国家(地区)的消防规范,于是建筑师李和雷采用了香港的消防规范。结构由香港奥雅纳公司设计,针对上海软土地基,采用混凝土核心和外墙钢结构。设备设计由香港最大的机电设计公司Parsons Brinckerhoff Asia Ltd承担,预算由香港Levett Bailey承担,施工由香港协兴工程公司组织管理。合作建筑公司将派另一名专家监督现场。从方案到施工图,所有图纸都是香港手绘的。静安希尔顿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800间客房(自然房),每间总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算是土建造价相对经济的五星级酒店。

对于来自南方的香港建筑师来说,在上海和北方都建立锅炉房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前mainland China的做法是单独设计锅炉房,烟囱要高于主体建筑。这对于100多米高的静安希尔顿来说根本不可能。雷老师把锅炉房作为裙楼的一部分,把烟道埋在地下,穿过主楼的核心筒,最后从直升机停机坪下面钻出来。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于1987年12月11日试营业,次年6月底正式开业。是上海首批五星级酒店之一,也是上海首批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之一。由于静安希尔顿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周边的华山路和乌鲁木齐路涌现出了很多酒吧、画廊等服务业。后来浦东的东锦江大酒店就是香港协会设计的。东锦江酒店标准层延续了静安希尔顿的三角形母题,中庭空更加丰富。

1990年浦东开发后,上海迎来第二波经济发展,静安区政府敞开胸怀欢迎香港开发商。上海著名的商业街南京路和淮海路上有许多香港开发商的地盘,如梅陇广场、嘉里中心、嘉里不夜城、瑞安大厦、金钟广场、中环广场、新世界K11、恒隆广场和iapm……...这些地块下面的平台都是多层商业建筑,上面几层是办公室。这种在香港无处不在的发展方式迅速传遍了上海。瑞安是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利用上海弄堂的元素开发新世界,再造小街小巷的怀旧氛围。《天与地》已经成为瑞安的热门品牌,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复制。

香港的开发商和建筑师善于把一些商业的、热闹的、夸张的、通俗的手法用于商业项目,设计经济实惠。开发商不仅带来建筑设计,还有工程设计、机电设备、进口建材。他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很敏感,并乐于激活和利用它们。由于其位于市中心,形象强烈,这些建筑建成后在城市中具有震撼效果和持久影响。80年代在内地做出成绩后,王欧洋、王栋、何炅、巴马丹娜等。都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一直运营至今。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百年来香港与上海在建筑方面的互动。20世纪20年代,当上海开始成为亚洲的国际大都市时,香港专业人士在上海安营扎寨,寻找他们最好的发展机会。20世纪50年代,香港工业起步,来自上海的移民专业人才和资金推动了香港现代化的发展,帮助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当上海再次开放时,香港的资金和专业人士蜂拥而至,实践更大规模的发展,创造独特的环境。很多动辄几十万平方米的项目,在小小的香港是很难实现的。在香港紧张的20世纪50年代,来自上海的建筑师设计了土木工程来填补空白。在上海经济跃升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时期,香港建筑师来上海实践当时的高端建筑类型和项目。设计和质量的提高往往是资金积累、知识交流、技术整合和竞争的结果。“全球化”以及技术和资本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是商业社会和专业公司寻找机会的自然市场结果。香港与上海建筑的百年互动,恰恰体现了交流融合带来的进步,以及给予建筑最终使用者的实惠和温暖。上海的国际化程度与日俱增。在国际交往中,建筑总量大幅增加,设计水平提高很快。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上海的设计能再次辐射到香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154.html
上一篇诗酒风流:抗战时期昆明的粤菜馆,昆明好吃的粤菜
下一篇 从深渊救赎小说,跨越世界深渊的救赎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