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艺术 西方归还文物“双标”的背后

西方归还文物“双标”的背后

轮奂近期,德国向尼日利亚归还了一批古贝宁王国青铜器,这一消息在欧洲文博圈又掀起了一场关于文物归还的热烈讨论。近年西方开始主张将文物归还给原属国,并将这视为“普世价值”与“政治正确”。德国这一波“高风亮节”的操作,迅速引来各方点赞,同时也引发…

轮滑

最近,德国向尼日利亚归还了一批古代贝宁青铜器。这一消息在欧洲文化圈掀起了又一场关于文物回归的热议。近年来,西方开始倡导文物回归原主国,并将此视为“普世价值”和“政治正确”。德国这种“刚正不阿”的操作,迅速引来各方好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欧洲列强在世界各地掠夺的文物是否应该全部回到原主国?但事实是,在西方,文物返还是以双重标准进行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殖民良心发现?

在德国发表声明后,英国一些地方博物馆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阿伯丁大学近日证实,将在“几周内”归还古贝宁国王的半身铜像。

负责接收德国归还的青铜器的尼日利亚艺术家、该国遗产修复信托的受托人维克托·埃恰莫诺(Victor Echhamono)认为,德国这次开了个好头。“如果德国能够归还,任何其他持有古贝宁王国青铜器的欧洲国家都将失去道德基础。”

这句话似乎同样适用于其他文物被掠夺的国家。任何收藏当年被掠夺文物的博物馆都会失去道德立足点。既然非洲国家的文物都要归还,那么在海外流失大量国宝的中国、埃及、伊朗、伊拉克、希腊是不是都要把文物追回来?

可想而知,一些西方博物馆开始颤抖了。事实上,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等等。,都很清楚自己的家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殖民时代从各国被盗或被抢的。说白了,都是不义之财。

“双标”操作还是逆势挣扎?

然而,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虽然德国、荷兰等博物馆近年来越来越积极地响应被掠夺文物回归原主国的潮流,但以英法为首的博物馆仍然不轻易放手。归还非洲国家的文物,意味着反思殖民时代的罪恶,但对于中国、希腊、埃及等国的文物,却换了另一套说辞。

例如,今年3月,希腊要求英国归还帕台农神庙雕塑,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甚至表示,愿意将重要文物“从未离开希腊”借给伦敦,以换取在2021年3月希腊庆祝独立200周年时,在雅典展出这些石雕。

但是大英博物馆反驳道。他们承认了1897年英国军事远征期间对古代贝宁王国的破坏和掠夺,但同时,“大英博物馆藏品的优势在于其广度和深度,可以让数百万游客了解世界文化以及它们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互联系——无论是通过贸易、移民、征服还是和平交流”。简单来说,就是在我的博物馆里,你可以一站式看到所有人类文明的精髓。我放希腊雕塑更合适。

如此妥妥的“双标”操作,实在令人费解。

双标背后,其实是心虚的表现。以卢浮宫博物馆为例。内部分为东方艺术博物馆、古希腊罗马艺术博物馆、古埃及艺术博物馆等。一旦这些文物全部回归原主国,卢浮宫博物馆的藏品将黯然失色,甚至有些博物馆会被搬走空,这也是英法不肯轻易让本国文物回归的根本原因。

他们不仅不想归还,还想方设法为自己继续占有这些文物寻找合法性。

比如从2018年开始,大英博物馆还举办了“收藏史”系列讲座,讲述藏品中的一些文物是如何进入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这一系列讲座也试图向观众证明,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并非都被“抢”走了。

甚至就在最近,英国首相约翰逊在接受希腊媒体采访时做出了“拒绝归还”的最新表态,坚称希腊雕塑是“合法获得的”,符合当时的法律。他的理由是布鲁斯提供了一份奥斯曼帝国文件的译文,该文件声称带走这些大理石是允许的。

然而,这种说法遭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反驳。卫城博物馆馆长帕特马里斯指出,在档案中根本找不到原始的翻译文件。

更可笑的是,大英博物馆表示,只要希腊承认自己不是这些石雕的真正主人,愿意考虑将这些石雕“出借”给希腊。《芝加哥论坛报评论》指出,“这就好比一个偷车贼告诉你,‘如果你承认这不是你的车,你可以把它借回来。’”。"

就在今年早些时候,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道登(Oliver Dawden)公开表示反对从英国“拿走任何雕像或其他类似物品”,并敦促英国博物馆“保护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免受那些不断试图压垮英国的喧闹的活动分子的影响”。英国逆势而行,让大家无可奈何。

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可一刀切。

即使舆论支持文物回归,来源国的追索越来越激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做出了表率,但要让英国博物馆回归文物依然任重道远。

理性分析表明,如果将文物一刀切地归还原主国,可能会出现更多更复杂的新问题。

第一,让文物回归原产国,哪个原产国有争议。例如,如果一件文物来自一个已经消失的古代文明,该文物的所有权可能会引起许多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古国的起源还是文物的起源地?这些都会引起纠纷。在无法确认原产国的前提下,维持现状比较好。

其次,一个无法回避的沉重问题是,如何保证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回到自己的“祖国”后,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区别,不仅仅是缺乏资金和技术,还有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和政治治理的失败。这些如何确保珍贵文物在回归后得到妥善保存?

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操作问题。如果流入西方国有博物馆的文物好办,落入私人博物馆的,只要持有者不卖账拒不归还,我们也没办法。毕竟西方国家的法律严格保护私有财产权,甚至政府也无权以任何理由没收合法的私有财产。因此,只要私人不愿意归还,流失的文物就无法追回。

所以流失海外的文物想要回到原来的国家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也是多年来多国联合追索收效甚微的原因。

当然,现在有博物馆可以迈出第一步,我们终于可以看到希望了。毕竟这是大势所趋,文物回归原主国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作为文物大国,也应该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才能更加坚定自信地索要国宝。希望我们能在有生之年,亲眼见证所有走出国门的文物都能回到祖国。

(编辑/雷志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2341.html
上一篇衣服颜色定尊卑—大唐“官品服色制”浅论
下一篇 赌石到底有多少“灯下黑”?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