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我们培养不出有创造力的儿童吗

我们培养不出有创造力的儿童吗

程黎 牛卫华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了一个世纪难题:为什么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古代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的中国?这一问题引发了中外人士诸多思考与争论,被称为“李约瑟之谜”。21世纪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世纪之问:为什…

成牛伟华

上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了一个百年难题:为什么古代科技和经济最发达的中国没有产生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这个问题引起了中外人士的诸多思考和争论,被称为“李约瑟之谜”。21世纪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同样,问题也激发了国人对中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反思。李约瑟之谜虽然着眼于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但其本质与钱学森的问题是相通的,即都是关于创造力及其培养的问题。这让我们很困惑: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创造力是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衰退了?当然,答案是“没有”。

研究者发现,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承和发展造就了对创造力的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了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不同理念和态度。我们有必要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解读创造力的内涵,进一步思考如何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对创造力提出一个统一而精确的定义。然而,学术界对于如何描述创意的特征已经达成共识:即从产品入手,着眼于创意的两个根本特征——新颖性和适用性。其中,新颖性是指所创造的工作成果是前所未有的,具有独创性的特征和新的对立面;适用性是指创造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不超出现有条件,满足特定情境下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但这两种特征在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上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东西方文化对创造力理解的差异。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基础,注重个人自由创造力的独特性和新奇想法的展示,强调自我实现的满足,要求独立,激进。另一方面,东方文化基于集体主义价值观,主张以集体和团队的形式表达创造力,注重创作者与环境的互动,注重创作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价值,强调社会性和道德性,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创新,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比如说到苹果,我们是否认为乔布斯不假思索就创造了这个品牌和iOS操作系统?一提到微软,脑海里是不是很快浮现出比尔·盖茨的脸?这些创造和发现都与一种性格紧密相连,这种性格充分体现了西方个人的创造力,即尊重和崇尚个人无限的创造潜力。相应的,当谈到华为的5G技术和中国目前在新冠肺炎的疫苗研发时,我们似乎并不熟悉某人的贡献,而是通过RD团队来了解和理解。这反映了东方对创造力的理解。个人的能力和才能应该尊重集体的需要,从而达到集体内部的平衡。

此外,除了强调创作者是个人还是集体贡献的区别,东西方对创造力的表现形式也有不同的理解。

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也许并不是我们个体的创造力在下降,而是我们更倾向于展现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这背后隐藏着平衡共赢的思想。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可能想知道更多关于如何培养创造力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考夫曼(Kaufman)和阮寇(Ruankou)提出了创造力的4C模型,将创造力的表达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micro-C(迷你创造力)、little-creative、professional C(亲创造力)和big-creative(大创造力)。其中微C体现了个人层面的自我突破和自娱自乐的创造。c主要是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通常是别人评价的。每个人的创造力发展都是从微C开始的,有的是逐步发展小C,有的是直接发展专业C——即在某些特定的专业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专业领域和社会来评价。当微C、小C在个人天赋、兴趣、环境、机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专业人士的引导,就能发展出专业C,大部分人的创造力在达到大调C的水平时就停止了发展,只有少数做出卓越成就的高创作者才能达到大调C的水平,C通常是从个人成就的角度被历史和时代评价的。我们相信每个人生来就有创造力,在良好的环境和能力兴趣的共同作用下,个体的创造力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一般来说,孩子的创造力主要在微C和小C层面。那么,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呢?基于东西方文化对创造力理解的差异,家长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不同的理念和态度。从极富创造力的历史人物的童年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教养观念。西方对高创造力儿童的描述往往与“毁灭者”、“淘气鬼”等称号联系在一起,而东方对高创造力儿童的描述多为“聪明”、“受过良好教育”、“满脑子都是诗和书”。

一项关于儿童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较高的认知参与度。他们更愿意引导孩子如何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探索问题,规范孩子的外在行为,关注问题解决是否正确;而美国父母对陪伴的认知参与度较低。他们倾向于给孩子空自主探索和创造的空间,很少规范孩子的外在行为,更关注孩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和兴趣爱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东西方父母对孩子创造力培养的态度差异,也呼应了不同文化对创造力社会取向的偏好。

让我们看另一个真实的例子。詹姆斯·瑞森(James Rallison),出生于1996年,是美国非常成功的网络漫画家。24岁之前,他只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就达到了很多职业人奋斗10年甚至更久的职业C级水平。他有一个孪生姐妹费思。两个人从小都喜欢画画,一起上绘画课。我妹妹在绘画课上表现很好,得到了老师的认可。通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她练就了高超的绘画水平和技巧。詹姆斯在绘画课上的表现不令人满意。他的家人没有要求他继续在绘画班学习,而是鼓励他自己画画。詹姆斯非常喜欢漫画,他在16岁时创作了一部广受欢迎的网络漫画,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哥哥和姐姐有不同的创作发展道路。都在绘画上表现出微C,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姐姐的微C在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后逐渐发展成为小C,经过专业训练达到了专业C的水平。这条道路反映了东方文化下的家庭修养思想。詹姆斯没有经历专业老师肯定和培养的常规阶段,而是带着兴趣一路发展。父母所做的只是接受和鼓励他,允许他自由发展自己的爱好。

其实中国孩子从小也很有创造力。但是父母和老师经常期望他们走信仰的成功之路。对于詹姆斯这种有点但似乎没有绘画基本功的孩子来说,艺术期待就更少了。中国的美术培训更强调基本功训练。专业训练中有一句话,叫做一万小时法则,就是如果你想达到专业C,你必须努力训练。很多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练琴和画画,但是在这漫长的训练期里对音乐和绘画失去了兴趣。有了基本功,兴趣没了,创造力也逐渐被抹杀。

回到上述跨文化比较研究,研究还发现,在成功完成创造性问题解决任务的儿童中,中国儿童明显多于美国儿童,即中国儿童对创造性他人的评价更高。美国儿童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独特的想法,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即可能有更好的自我感知和评价。这似乎在暗示,两种不同的修养观和态度,可能没有绝对的区别。结合4C模型可以看出,西方父母鼓励并关注孩子的微C输出和表现,重视自我评价和创造性自我效能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某些领域天赋高的孩子,可以通过一些机会直接发展自己的专业C。但过分强调自由而没有适当的引导,可能不利于大多数普通孩子从小C向小C、专业C的发展,相对而言,东方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时,更注重小C的输出,重视他人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创造内驱力强的孩子快速发展小C,通过专业的指导和训练,达到专业C的水平。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而扼杀孩子产生微C的内在动力和兴趣,而微C是发展小C、专业C甚至大C的基础。

所以,在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过程中,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善于观察,积极发现并注意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微c,对儿童的创造性表达持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相信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保护儿童创造力的内驱力。其次,在不扼杀微C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儿童小C的发展,鼓励儿童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创意的社会价值。第三,激发孩子的职业C潜力。要尊重孩子天生的能力和兴趣,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训练机会,促进孩子从小C向专业C发展,另外,允许在特定领域天赋高的孩子直接从微C向专业C发展,然后可能成为大C的创造者。

(作者李成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创造力发展与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牛华伟是美国佩斯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编辑:吉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9068.html
上一篇寓教于乐,培养无限创造力
下一篇 走出创造力的认知误区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