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王宁:坚定文化自信,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

王宁:坚定文化自信,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

王湘蓉 邢晓凤回望人类的发展史,无不是要穿越关山重重,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人文精神照亮着千万年来人类跋涉的脚步,进而有了今天的进步和文明。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在内心深处建立起的理想世界,或包容,或浪漫,或理性,携带着一个个时代的印迹,影响…

王向荣和邢晓峰

回顾人类发展史,我们都要翻越关山。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人文精神照亮了千百年来人类跋涉的脚步,才有了今天的进步和文明。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在内心深处建立的理想世界,或包容,或浪漫,或理性,承载着每个时代的印记,影响着每个时代的风貌。他们的脚在山川之上,心满天下,所以人类的精神状态也逐渐变得宏大。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上一代人的感情,人类文明源远流长。

要了解一个时代,首先要了解这个时代的文人。在当今文化丰富多元的社会,现代学者的精神画像是什么样子的?带着问题,我们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宁教授。一个人放眼世界,精神世界是充实的,世界是广阔的,思维是无边的。从王宁教授身上,我们似乎更了解现代学者的人文春秋。

没有一次努力是失望的。

大学题不能死记硬背。王宁出生于江苏南京。美丽的风景为他的生活注入了美好的人文背景。初中时,王宁随在江苏医院工作的父亲搬到苏北盱眙县。这里依山傍水,淮河穿城而过。陆游写了一首诗,称之为“天下重镇”。魏有诗说:“挂帆在淮镇,我找到一个港湾”,淮镇指的是盱眙。在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王宁度过了他的青春。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的气质,外化为风度翩翩。高中毕业后,王宁进入农村公社插队。当时,王宁白天在宣传队工作,晚上拿着煤油灯给贫苦中农讲课。他背诵了《共产党宣言》,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了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辩证的理论思维能力,为以后研究文化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之后,王宁在学校代课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当时无意的阅读纯粹出于个人兴趣,却为王宁日后从事西方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一次努力是失望的。王宁说:“大学题不能临时抱佛脚。做人文研究,没有一定的积累和一定的时间是做不到的。不读几百部文学作品,就不能从事文学理论研究。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无法从事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

1975年,王宁因为英语基础好,模仿发音好,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在大学里,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和阅读大量的英语书。毕业时,他能够直接阅读英文文学原著,扎实的基础对他以后的学术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后来,王宁参加了江苏省美学学会的研讨会,在繁忙的英语教学和阅读中,接触到了另一个充满理论思辨的领域。同时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担任外国文学教师,阅读了主要的欧洲文学名著和许多英语国家以外的文学史书籍。在教文学概论的同时,我也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方面的著作。他读过的书为他从英语教学转向西方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本和理论基础。

不管你做什么工作,你必须在这个领域领先。王宁的第一个文学研究领域是英美文学,主要侧重于20世纪美国文学研究。他先是研究了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小说创作,然后转向杰克·伦敦和海明威。海明威对他的学术道路有直接影响。海明威有一个原则,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是所在领域的第一,否则他宁愿放弃。这种信念对王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他放弃了对足球和乐器的爱好,致力于英语学习和文学研究。

“做一个读书人,要耐得住寂寞,保持自己的定力,有良好的自制力,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王宁把全部心思都用在读书、写作和研究上。疫情期间,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但王宁充分利用这段防疫和待在家里的时间,完成了两个重大项目,一个是社科重大项目《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另一个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此外,他还写了三篇英文和七篇中文,看了很多平时没时间看的书。

人文学科大有用处。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王宁出任上海交大人文学院院长后,校长希望他给全校开通识教育课,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对此,王宁表示,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全方位人才,人文学科的学生需要涉及自然科学知识,否则视野狭窄,很难接受新事物。理工科学生只有懂得人文知识,才能全面发展成为有用的人才。真正的学术大师必须是跨学科的,至少能够掌握整个人文学科,否则只能算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不能称之为人文学科的大师。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

王宁强调,人文素质是人灵魂深处的东西,是潜移默化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当然,人文素质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能马上改变人的生活状态,但往往能改变人的观念,影响人的世界观,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人文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的人,在工作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可以说人文素质大有用武之地。只有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才能培养人的高素质,才能培养出人格完整的人才。科学家一旦有了人文情怀,就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领导者的国家品格的高低,更多取决于深厚的人文素养。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文都是不可或缺的。它让我们在浮华的世界里保持芬芳和柔软,帮助我们塑造和谐的自我。人文学科可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促进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和交锋。正是在这种交流和对抗中,才能产生新的思想和成果,才能有新的大师脱颖而出。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一味追求短期利益,会造成一个社会人文精神的丧失。而且,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能否对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不仅取决于中国对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发展的贡献,也取决于中国文化对全球文化发展的贡献。

新儒家提供了回归传统的最佳途径。王宁谈到了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修正和完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永远不会过时。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有必要在全球本土化和后现代性的语境中重构儒学,因为它所蕴含的人文主义、入世后进取、共同体互助、内圣外王等中国文化的独特理念,可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后现代理论平等对话的重要思想资源。“由于缺乏独特的理论话语,中国学者在参与全球化的国际讨论时,往往处于边缘化甚至失语的状态;要打破这种状态,就必须回归传统,而理学为这种回归提供了最佳路径。”

只有修身养性,才能管好自己的家庭,从而治国平天下。子曰:“君子道德之风,小人道德之草,草上之风必亡。”参与国家治理并掌握权力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当然,一个只有德没有才的人是治理不好国家的。有德之人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建言献策。文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每个人推动中华文明走向国际。

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老师是最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杨教授,北京大学王宁博士时的导师,总是鼓励自己的学生超越自我:“不要重复我的‘旧事’,开拓新的领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王宁坦言:“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而有些导师缺乏这样的境界,要求学生自己研究课题。如果学生无法超越导师,导师本身又不是顶尖的学术,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就会越来越低。我们的学术怎么进步?”

王宁致力于培养一流的人才,特别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的世界观。“要有开放的视角,要瞄准国际前沿,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别人做过的事,没有绝对把握就不要去做。同时,评价一个导师,不仅要看他获得了多少荣誉,发表了多少论文,还要看他在教学上的成绩,是否培养了顶尖人才。”在王宁指导的60多名博士生中,现在有20多名教授、博士生导师,10多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两名长江学者,其中一人既是长江学者,也是欧洲科学院院士。

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的优秀汉学家。王宁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文对个人、国家、民族的“大用”,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文。“但是中国大部分人文学科的学者并不能直接用外文写作。中国翻译家多,西方汉学家少。如果不能用英文写作,就只能被动等待外国汉学家翻译我们的作品,等待会有时间差。”王宁1998年用中文出版了《后现代主义之后》一书,最近受到一家外国出版社的青睐。涉及到一些文献资料的更新,王宁决定直接用英文重写。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只能等翻译。

“没有十几年的努力,很难直接用英语流利地交流和写作,尤其是人文学科。词汇量很大,换一个字表达的效果不一样。如果没有在英语国家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就很难达到发表的水平。如果不能克服语言障碍,就无法真正与国际社会交流。”王宁说道。

因此,要培养一支外语素质高、学术基础好的高水平翻译队伍,积极将中国学者的人文学术著作翻译成外文,并通过与国外学者合作,寻求主流出版社出版,进入流通渠道。直接用世界主流语言英语写作,发表在权威国际刊物上。培养一些热爱中国文化的优秀汉学家,让他们热爱中国文化,自觉翻译中国优秀作品。

王宁曾经培养过一个意大利博士生。采访中,王宁发现他用中文交流没有问题,而且他热爱中国文化。除了掌握意大利语,他还掌握了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的阅读和写作技能。为了把他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汉学家,王宁亲自指导,不厌其烦地帮他一遍又一遍修改论文。在王宁的指导下,他的国学知识越来越深,自觉弘扬国学。他不仅在美国出版了自己的书,还把导师王宁的书翻译成意大利语在国外出版。

中国文化应该走向世界。

国际合作促进全球治理。近日,《欧洲科学院学报》向王宁投稿,王宁整理了5篇武汉、重庆、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疫情控制经验的文章。“中国这么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是如何控制疫情的?这是很好的治理经验。”王宁表示,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全球化的引领者。对于像新型冠状病毒爆发这样的全球紧急情况,应该采取全球治理。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发声,不仅要有对中国问题的主导权,还要对一些普遍性问题提出中国的解决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他应所在出版社的邀请,编辑了《世界文学与翻译》丛书,邀请国内外研究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优秀学者直接用英文写作,把一些用中文写的优秀作品翻译成英文,与国内外出版社合作出版。王宁说,我们用外语表达中国的声音,同时培养一批高端人才。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在国内顶尖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还要在国际组织工作。

致力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王宁利用一切机会传播中国声音。他不遗余力地在海外介绍理学、孔子学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用英文表述。同时,他继续在著名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言论。提出课题,组织学者写论文。近年来,王宁为多家国际权威英文期刊主编了20多部中国研究专题画册,其中发表了数十篇中国学者论文,为中国人文学者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欧洲科学院院士,为了让中国人文学者与国际人文学者平等对话,王宁建议建立“文科院士”评聘制度。“院士只是一种荣誉。我们现在的人文学科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因为人文学科暂时的困难而气馁。人文知识是长期积累的,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文没有国际话语权而气馁。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在一些场合和国际上讲好中国的故事。”王宁的脸上充满了自信。

心中有山海,宁静无垠。王宁话不多,但他心里有一片海。宁静埋于波涛,不凡于冷漠。他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核越强大,民族凝聚力就越强。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沉淀。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中华民族从安逸到自觉,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历史。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与和谐的时代。以宽广包容的胸怀,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学习吸收他国精华,从容走向世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9353.html
上一篇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下一篇 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的评估与提升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