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普 李国豪主持设计的桥梁,李国豪建过哪些桥梁,李国豪主持设计的桥梁

李国豪主持设计的桥梁,李国豪建过哪些桥梁,李国豪主持设计的桥梁

管姚无论是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浙江钱塘江大桥,抑或汕头海湾大桥、虎门珠江大桥,都镌刻着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李国豪。这位从广东省梅县走出的造桥大师,毕其一生,都在书写新中国的桥梁传奇。世界同样认可李国豪的卓著功勋,早在198l年,李国…

官窑

无论是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浙江钱塘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虎门珠江大桥,都有着同一个著名的名字:李国豪。这位来自广东梅县的造桥大师,用一生的时间书写了新中国的桥梁传奇。世界也承认了李国豪的杰出贡献。早在198l年,李国豪就当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进入了该领域世界级大师的行列。冷面“吊桥李”闻名欧洲。

纵观李国豪92年的人生历程,有两个关键词——大桥和同济大学。李国豪造桥的成就世人有目共睹,他作为百年名校教育家的风范也为后人所景仰。

1913年4月13日,李国豪出生在广东梅县李安堂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的儿子,李国豪雄心勃勃。16岁,一个高一的少年只身来到上海,成功考上了以医学和工程闻名的同济大学。1936年,他以全优成绩毕业,毕业前夕的一次实习最终决定了他未来的职业方向:在杭州钱塘江大桥上工作了一个月,从此桥梁设计占据了他人生的第一位。

"从字面上看,桥意味着绕过障碍物."这是一句在李国豪广为流传的名言,从此他的人生传奇就一直围绕着这座桥。毕业后,李国豪留校担任结构力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助教。一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他代替离校的德国教授讲授钢结构和钢桥课程,这成为他此后几十年桥梁研究、教学和工程实践的起点。

1938年秋,李国豪受德国洪堡奖学金资助,赴德国达姆斯塔德工业大学深造。学校历史悠久,土木工程系在德国大学中名列前茅,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

留学期间,李国豪一如既往地努力,保持着尖子生的本色,他的表现和潜力很快引起了土木工程系新教授克雷贝尔的注意。克雷贝尔是德国钢结构协会的负责人,也是著名钢结构杂志的主编。渴求人才的克雷贝尔破例招他读博。

伯乐很高兴地发现这是一匹有天赋的千里马。1939年春,李国豪结合当时正在汉堡修建的一座主跨800米的公铁两用悬索桥,开始了他的博士论文研究。他以最高荣誉获得了工程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基于二阶理论的悬索桥实用计算方法》在《钢结构》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巨大反响,“悬索桥李”的名声不胫而走。这一年,李国豪刚刚26岁。

几乎在李国豪博士论文研究的同时,二战全面爆发,李国豪获得博士学位后无法回国,只好留在克雷贝尔的教研室进行科研工作。1942年,李国豪以他的论文《钢结构分析的几何方法》成为第一个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这位双材料博士在悬索桥、重梁桥和结构稳定性分析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提出了桥梁建设史上位移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在易北河两岸和阿尔卑斯山之间的整个桥梁工程界引起了轰动。他的论文至今仍是古典悬索桥二阶理论的宝贵历史遗产,被各国教科书引用。儿子“回国”侥幸逃过一死,回到了祖国。

尽管在国外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学术成就,李国豪始终记得饱受战争蹂躏的祖国。多年后,他回忆起最难忘的是等待回国的那段时间。

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德国也收获了德国的爱情。1941年冬天,李国豪嫁给了在维尔茨堡大学医院工作的医生叶金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搬到了德国南部的李国豪,和妻子一起,他迫不及待地想加入美国军队,并前往巴黎。两天后,他被转移到马赛,住进了收容所。在回国的流浪旅途中,这对夫妇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他们的大儿子李贵华!几个月后,他们终于登上了从法国到越南的船,于1946年3月抵达西贡(现改名为胡志明市),并移居上海。后来同济大学从四川迁回上海,李国豪得以回到母校担任土木工程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国豪迎来了施展才华的黄金时代。1952年,同济大学院系调整,李国豪被任命为同济大学教务长。他领导了同济大学的专业建设,创办了桥梁工程专业,先后出版了该领域的第一本中文教材《钢结构设计》、《钢桥设计》。三年后开始培养桥梁工程研究生;后来出版了《桥梁结构的稳定性与振动》一书。1956年,他成为副校长,并很快创立了工程力学专业。他亲自授课,培养了第一批工程力学专业的大学生。

1954年,李国豪被任命为武汉长江大桥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一年后成为中国科学院技术部第一人(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不久,中国于1958年开始建设南京长江大桥,并决定完全由新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和建造,这是一次严峻的自我挑战。

谁能担负起科研的重任?历史再次选择了李国豪。李国豪成为南京长江大桥技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时45岁。此后,中国几乎所有的重点桥梁——上海南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虎门珠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长江口交通通道、杭州湾交通通道、琼州海峡交通通道等。——都与这位大师的名字紧密相连。解决天堂监狱的造桥问题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李国豪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隔离室。一个囚犯被关了两年。然而,即使在这场灾难之后,李国豪也没有改变建桥大师的初心,而是独立解决了中国近代造桥史上的一个难题。

原来,一直与世隔绝的李国豪在听广播时偶然得知南京长江大桥即将通车,便想起了武汉长江大桥,因为在当年的通车仪式上,大桥就曾发生过晃动,而国内桥梁学术界对晃动的原因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于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在狭小的监室里上演:失去人身自由的科学家,用双手空空,凭借自己过硬的理论功底和创造性思维,借助报纸的边角和裂缝,计算推导,找到了一条新路。在一年多的隔离考试中,他居然完成了桥梁振动的初步理论研究。此后,李国豪请人找到试验模型材料,用非常原始的方法秘密制作了桁架桥模型。

1982年李国豪在同济大学桥梁实验室。图片|上海科协1982年,李国豪在同济大学桥梁实验室。图片|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之后,走出牢房,李国豪被带到学校监督劳动。苦难什么时候会结束?他不能知道。但他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总要繁荣发展,桥梁工程总要不断发展。于是,他把家变成了实验室,开始了桥梁模型和扭转试验,不断完善理论分析和计算的步骤。1973年,李国豪完成了专著《桁架梁的扭转理论——桁架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解决了武汉大桥的振动问题和南京大桥的稳定性问题,大师治愈了中国桥梁设计多年的心病。教书育人铸就同济伍佰学校的灵魂。

纵观李国豪92年的人生历程,有两个关键词——大桥和同济大学。李国豪造桥的成就世人有目共睹,他作为百年名校教育家的风范也为后人所景仰。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李国豪是同济大学近百年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对同济大学的影响最为深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同济大学的精神支柱。

从1929年16岁被同济大学录取开始,李国豪就与同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除了在德国留学的八年,他从未离开过同济大学。

1977年,李国豪从抢劫中回来,成为同济大学的校长。这所百年名校也在他任职期间展现了青春。李校长上任后重点做了两件事:一是1952年调整大学院系,同济大学由理工医文综合大学转变为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李国豪提出,要转型为以土木工程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其次,李国豪提出恢复同济大学过去的一个特色,即恢复与德国大学和科研机械的传统联系,采用德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之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提出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设置的课程、率先实行学分制等八项措施。,这些在当时都是开创性的举动。就这样,李国豪以其宏伟的愿景和卓越的才华,使同济出类拔萃,成为当今国内外公认的科学、技术、医学、文化管理并重的多科性重点大学。

解放前夕,他甘愿冒着白色恐怖的危险,主持正义,挺身而出捍卫爱国学生,四处交涉营救被捕学生,表现了一个科学家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翁志远,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上世纪40年代是同济土木工程系的学生。他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系主任李国豪在新生入学仪式上说的话:学习就像建一座桥,地基不稳,地动山摇。工科学生必须打下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再努力也要咬牙活下去,绝对不能做“思想懒虫”。

1994年,81岁的李国豪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由于他在推动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一年后他获得了“李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次年又获得了“科学技术奖”。

当年接受李国豪留学的德国,也对这位桥牌大师取得的丰硕成果印象深刻。1982年,德国联邦政府授予他歌德勋章;5年后,为表彰他在发展中德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方面的成就,德国政府授予他大十字勋章。

世界也承认了李国豪的功绩。作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资深会员和中国团队负责人,李国豪早在1981年就当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进入该领域世界级大师行列。1987年秋,李国豪被该协会授予“国际结构工程杰出奖”。

2005年2月23日17时37分,一代桥梁大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2岁。在晚年的一篇回忆文章里,大师如此写道:“半个多世纪前,我在德国时盼望祖国大江、大河上能造起大跨度悬索桥,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真是高興。”

2005年2月23日17时37分,一代桥牌大师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2岁。这位大师在晚年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半个多世纪前,我在德国的时候,就希望在我们祖国的大江上,能建起一座大跨度的悬索桥。现在,我真的很庆幸这个梦想实现了。”

李国豪: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语录:

"从字面上看,桥意味着绕过障碍物."

“永远不要做”懒汉想。"

◎来源|水晶报(有删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4279.html
上一篇曾庆元:突破列车脱轨的世界级难题
下一篇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茅以升的中国桥梁史,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