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普 陈芳允北斗(北斗卫星许国平)

陈芳允北斗(北斗卫星许国平)

邢泓琳“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是陈芳允写的一首小诗,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一生埋头研究的陈芳允,成就极其丰富。他先后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测控方案,解决了“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多设…

邢宏林

“人生的路一定是曲折的,我还是要成就我的志向。献身国兴,力争不谋私利。”这是陈芳允写的一首小诗,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

陈芳允一生致力于研究,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先后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控方案,解决了王源航天远洋测量船多设备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发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的计划。他六十多岁时在部队入党,与其他三位科学家共同提出了发展中国高科技的建议。这就是中国后来的“863计划”...这位能“下海”的院士,对自己的工作一直保持着一种真诚和热爱的态度。

1983年,陈芳允首次提出双星定位的概念和设想,并于1989年成功论证。《航天六十年》画册中记载:“陈芳允首创的‘双星定位通信系统’这一大胆设想,比美国人约翰逊1998年发表的同一设想早了15年!”

陈芳允出生于浙江黄岩县。他从小就和祖父生活在一起。5岁时,他开始上小学读《论语》。初中时,他写了《送秋》,意思是生命不可虚度。初中毕业后,陈芳允去上海浦东中学读高中,然后考入清华大学。“七七事变”后随学校迁至长沙,后辗转广州、香港、越南至昆明,就读于西南联大(北大、清华、南开)物理系。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助教期间,陈芳允认识了她一生的革命伴侣,同为助教的沈淑敏。几年后,他们搬到了重庆,在那里他们的大儿子陈晓东出生了。那时,陈芳允得到了去英国学习的机会。

“当时英国的雷达技术世界一流,父亲在英国留学期间参与了英国第一套海洋雷达的研制,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人。” 陈芳允的儿子陈晓东说,“父亲埋头苦干一年多,致力于显示器的改进。研制成功后,周围的英国人都对这个中国人刮目相看。”

陈芳允“当时英国的雷达技术是世界一流的。我父亲在英国留学期间参与了英国第一套海洋雷达的研制,他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人。”陈芳允的儿子陈晓东说:“我父亲为了改进显示器已经努力工作了一年多。开发成功后,周围的英国人都对这个中国人印象深刻。”陈芳允

“我记得我父亲从来不穿有拉链的衣服,因为有一次他的拉链卡住了,花了很长时间才修好,浪费了很多时间。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有穿过有拉链的衣服。因为他认为时间很宝贵,所以他应该把每一分钟都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50年代中后期,为了国家安全,中国决定全力发展原子弹。原子弹的研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原子弹试验的多道脉冲分析器。这个任务交给了陈芳允电子研究所第四室,陈芳允带领整个室的研究人员制定了发展计划。

1963年,陈芳允和许建平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用于核爆炸测试的多通道脉冲探测器。

同时也是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之初。陈芳允的夫人沈淑敏也积极开展了中国首次核试验的研究工作。她带领青年科技人员开始了当时还是一个崭新领域的放射生物学研究,积极参与并组织了核辐射对动物急性和慢性损伤的实验研究,为我国早期的放射生物学和核医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当别人祝贺陈芳允时,他说:“我只是为中国的原子弹做了一点小工作。”

1976年,研究了卫星TTC系统10年的陈芳允郑重要求组织参军。穿上军装后,他申请入党。1977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实现了人生最大的夙愿。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父亲受过一些苦,但他爱国的初衷从未改变。是信念支撑着他。”陈晓东说,“他热爱国家,一直希望国家强大,人民幸福。我的父母一生都严格要求自己。虽然都60多岁入党了,但我的同事们都说,他们干得比普通党员好。”

1986年3月,一份《关于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建议》提交中南海。信的内容是针对世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世界主要国家都制定了高新技术发展规划的迫切现实,为中央全面跟踪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制定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和设想。

陈晓东说,“当时我父亲首先提出要发展中国的高技术,然后和、王、等先生联名上书中共中央,提出要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发展中国的高技术。”这封信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他亲自指示说,这件事应该尽快决定,不要拖延。经过广泛、全面和极其严格的科技论证,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

晚年,陈芳允忙于小卫星(北斗卫星)的研究,每天背着一个布袋,到处给人讲解。“我父亲竞选小卫星10年,直到病危住院,仍坚持在病房做研究。只是可惜父亲没能看到卫星的成功发射,父亲对卫星系统的探索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实现。”陈啸东难过道。

2000年4月29日,陈芳允去世,享年84岁。

现在,仰望天空,有一颗“陈芳允星”和北斗卫星,仿佛在用另一种方式观看黑夜空。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有删减)

陈芳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卫星测控技术奠基人之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4302.html
上一篇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我国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
下一篇 中国的第一航母的故事(中国第一艘自造航母)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