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概括宋代士大夫限制皇权的表现,下列与古代政治制度有关的说法,概括宋代士大夫限制皇权的表现

概括宋代士大夫限制皇权的表现,下列与古代政治制度有关的说法,概括宋代士大夫限制皇权的表现

邓芯炎 吕蕾摘 要:有部分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社会的皇权是完全不受限制的,是至高无上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社会的皇权一定是受儒家礼法的制约的,就是这种对皇权的限制,才能够成就古代中国社会的长期繁荣与发展。对于皇权的限制因素的讨论有很多,本…

邓欣彦雷璐

摘要: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皇权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至高无上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皇权必须受到儒家礼仪的制约,而正是这种对皇权的制约,才能实现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繁荣发展。关于皇权制约因素的讨论很多。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法律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法律观念两个方面来分析皇权的制约。

关键词:古代中国;皇权;法律;官僚士大夫法律观念;限制

古代西欧有“王在法下”的传统,王权始终受法律制约。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现代民主宪政。而在中国古代社会,皇权遇到了复杂的环境,表面上是“王在法上”,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任何限制。但是,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依法办事的事实也是存在的。法律对皇权也有一定的约束力,但没有西欧那么强。法律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官僚士大夫阶层,这是中国特有的,影响很大。代表这部分人的法律观念,也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这是西欧封建君主国无法想象的。

一、中国古代法律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礼”和“法”是治理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方式。“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贯穿于我国整个历史发展的始终,在维护历代统治秩序、渗透和影响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有一个“礼法结合”的过程,促进了法律的发展。礼仪的内容对法律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逐渐合法化。在一定意义上,礼仪被称为法律,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礼”

起源于祭祀的“礼”,逐渐延伸到宗族、等级、国家等各个方面,成为规范社会秩序的普遍社会规范。“礼”主要是由儒家伦理演变发展而来的,儒家伦理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它通过“亲亲”、“尊卑”、“三纲五常”来影响社会各阶层和每一个人,通过“天命”、“仁”的思想来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帮助统治者通过“家国”

(2)中国古代的“法”

中国法律起源于习俗,习俗与礼密切相关,决定了中国古代礼与法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法律,先叫“刑”,后叫“法”,再改为“法”。最早的“法”是以“刑”为基础的,是对不服从或不服从规范秩序的人所施加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施了礼就要受罚”。古代“法”的内容多涉及刑法,民事基本以礼规范。

在“礼”与“法”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礼”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道德规范中的礼法思想不断上升为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礼”在社会统治中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法律和官僚士大夫法律观念对皇权的制约。

与古代西欧相比,中国古代皇权的力量是无可争议的,但这种力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秦汉到明清,封建皇权在与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中不断加强,特别是魏晋时期,皇权受到贵族政治的挑战,出现君臣共治的局面。直到明清两代,皇权才逐渐达到顶峰。即便如此,皇帝也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在中国古代,皇权受到法律和官僚士大夫法律观念的制约。

(1)古代皇权受到“天命”、“礼教”、“人心”等与西方自然法相对应的儒家礼法观念的制约

古代西欧有限制君权的自然法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构建的自然法理论认为,自然法高于成文法,成文法是制定法律的基础,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自然法。自然法可以有效地制约君权。其实中国古代也有自然法。梁启超曾说“儒家法和西方自然法的本质是一样的”,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一定有自然法,也就是圣王和百姓一直接受的那一套习俗,也就是儒家所说的“礼”。在儒家的“天命”和“伦理”思想中,确实有“王在天下”、“王在礼下”的因素。中国古代社会是由氏族社会转化而来的。虽然建国了,建立了新的社会管理和社会统治模式,但原有的宗族关系和血缘关系依然存在,并日益强化。儒家的礼治在现有的宗族关系中逐渐确立,对礼的维护和遵守成为社会中类似“法”的规范秩序。如果超出了“礼”的范围,则以“刑”的方式进行规制,即“以礼为主,礼法结合”,“出礼入刑”。因此,从规范的角度来看,“礼”也可以视为“法”。一方面,儒家强调“仁政”,把治理国家的期望寄托在圣人和君主身上;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君主昏庸无能,他也试图用天道之力来制约君主的权力。孔子的“三畏”,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都体现了对君主的尊重和制约。但需要明确的是,儒家的“天”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是脱离社会的,它实际上代表的是“人心”。谁有“德”“民心”,谁就有“天命”。儒家除了用“天”作为限制君主的砝码,还把“礼”与“天”联系起来,用它来判断亲友关系,明辨是非,共同限制君主的行为。因此,儒家的“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自然法则。天不变,礼不变。违礼即违天。即使是君主也必须遵守“礼”,不能随意违背。

(2)古代皇权还受到官僚士大夫阶层存在的“法与天下同分”的法律观念的制约。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法”的问题上,官僚和学者主要持两种观点:一种是“法从君出”,强调君主权力的神圣性、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另一种是“法与天下共”,主张君主的权力要受到法律的限制。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法从君出”?所有的法律都是来自皇帝还是皇帝创造的?儒家和法家都主张“法从君出”,但实际上“法从君出”更多体现在形式上。君主在决定法典的编纂、修订和颁布方面确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实际上,皇帝几乎没有直接参与法典的编纂,即使参与,法典的体例、结构、内容也不会有根本性的、实质性的变化。可以说,法典是大臣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君主只是认可、同意和颁布。那么有人会问,所有的诏令、法令、命令等不都是皇帝亲自制定的吗?这种命令文书可以控制法律,可以创制和废除法律,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体现皇帝的意志。实际上是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皇帝的诏令、命令、命令等形式的命令文书是针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而制定的,是对法典的补充和完善。当具体情况消失后,这些命令文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其次,这些命令文件不是皇帝一拍脑袋就制定颁布的,也是经过一系列程序和大臣讨论后最终确立的,明显制约了皇权。所以“法出于君”的说法是比较片面的。在中国古代,皇帝不是中国的唯一,法律也不是中国的唯一。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法”的本质内涵。官僚官僚阶级提出的“法与天下共享”的观点,要求君主自觉守法,成为臣民守法的典范,从而成为对君主专断权力的约束和制约。但是,对“法律与世界共享”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层面。这里所说的“天下”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天下,而是官僚和文人的天下。就这样,官僚士大夫阶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他们代表了封建官僚的整体利益。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制定法律,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致力于限制皇权。他们一直活跃在各个朝代,与封建帝制一起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制约皇权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秦朝统一天下以来,打破了旧的封建领主政治结构,建立了新的官僚政治体系。政治上逐渐将领主统治转化为官僚统治,延续了两千多年。这种官僚政治在清朝终结。中国在这种官僚主义的统治下已经两千多年了。除了官僚阶层的法律观念,官僚阶层产生的一系列制度机制,如谏官制度、宰相制度、献殷勤制度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皇帝的专断。而且,官僚制度与儒家思想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儒家思想的精髓成为官僚士大夫的为官之道,他们是儒家思想精髓的最完美体现。他们将儒家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利益追求中,并致力于借助这种被广泛认可的思想与皇帝达成和谐共处的契约。儒家礼教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所以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根源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必然成为防止皇权滥用的助推器。

参考资料:

[1]马克·姚。中国与西欧封建制度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1991,(2)。

[2]马克·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M]。上海:林雪出版社,1997。

[3]赵燕玲。论中国古代皇权制约的理论与机制[J].湖北社会科学,2013,(2)。

[4]蒋洪。中国古代礼法关系的法治化评价[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

[5]张显昌。中国古代的皇权与法律--以隋代初期为例的实证分析。[J]。法律研究,2009,(3)。

[6]陈家元。中国法制史。[M]。商务印书馆,1934年。

[7]王瑞来。再论皇权。[J]。历史收藏,2010,01,(1)。

作者介绍:

邓(1991.04 ~),女,汉族,山西长治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硕士(非法学),研究方向:监狱管理与罪犯矫正;

雷璐(1992年9月~),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硕士(法学),研究方向:监狱管理与罪犯矫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8241.html
上一篇论述财产所有权的民法的保护方法,产权保护原则
下一篇 中国药品专利制度(我国《专利法》规定了强制许可制度)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