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潮汕文化:“瑰宝”背后的中国故事

潮汕文化:“瑰宝”背后的中国故事

王忠耀 吴春燕站立于南粤大地举目东望,在陆与海的交接处,莲花山脉以南、南海以北的大片地方,人们惯常以潮汕的名字来称呼它。千年以来,享有着“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美称的这片土地,既不乏农耕文明的沉稳厚重,又不失向海而生的坚忍与勇气,植根于此的潮…

王忠耀·吴春燕

站在南粤之地向东看,在陆海交界处,莲花山之南,南海之北,人们习惯称之为潮汕。千百年来,这片享有“山海名邦,海滨邹鲁”美称的土地,既有农耕文明的沉稳厚重,又有大海天生的坚毅果敢。植根于此的潮汕文化兼收并蓄,成为岭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中极具辨识度的本土样本。

作为印在千千成千上万海外潮汕儿女血脉里的故乡记忆,潮汕文化和寒山、韩江一样,千百年来常青不衰。老舍先生那句“思念潮汕几十年秋”的感叹,答案就在悠扬的潮州音乐里,就在一片真挚的华侨批判里,就在一个饱含家国热泪的潮汕人眼里。

载体:遗产中沉淀的文化记忆

说到潮汕,就不得不提遗产。“在我看来,潮汕非遗有五个特点:一是潮汕非遗项目多,含金量高;二是历史悠久,香火不断;三是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四大宗师名人辈出,影响巨大;五是群众基础好,普及率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主任苏说。

苏介绍,潮汕平原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足土地的三分之二,逐渐形成“耕田如绣花”的集约集约地域特色。在这种特殊的生产生活条件下,潮汕地区发展了精细的手工业,以满足生计的需要。此外,由于地处东南角,潮汕地区长期远离战乱,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各种文化传统经受住了时间的洗礼,磨练出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一些重要的代表性潮汕非遗项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剧、工夫茶、潮菜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穿过潮州古城东门,就来到广济桥,广济桥横跨汉江。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开合桥,广济桥自南宋奠基以来,历经千年风雨,成为见证潮汕文化传承发展的“活化石”。桥脚下,几个老人在敲鼓敲锣,其中一个唱得旋律优美。记者仔细询问,才知道他们演唱的是潮剧。

潮剧又称潮剧,是用潮州话演唱的汉族古老地方戏。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潮剧受弋阳腔(高腔)的影响,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撑腔形式。潮剧门类齐全,其中的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潮剧在潮汕人当中有着广泛的受众,“有潮涌的地方就有潮剧”在民间广为人知。

“一曲韵味在宋元,关山汉水此情长。(注:关山指汕头澄海的千年老村)“老舍先生曾留下一首描写潮剧的诗,既勾勒了潮剧的历史,又衍生了潮剧的文化内核。在潮汕文化中,潮剧起到了“育人助人”的作用,这是其他艺术门类几乎无法比拟的,而这也是潮剧古往今来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潮剧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成为家庭教育中可供借鉴的最佳范例,滋养着潮汕人的人文精神。

就像潮剧的“最美缩影”一样,潮汕的遗产不仅成为了延续千年的本土文化的“防腐剂”,也给了千千的海外潮人一种见物思乡的精神寄托。“潮汕地区人少。为了谋生,有人乘坐红头船到南阳做生意。同时,擅长精耕细作的潮汕人发展了手工业,大大减少了对土地的依赖。”在苏看来,潮汕文化之所以能漂洋过海,扎根在潮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潮汕的非遗技艺功不可没。

活力:以文化为媒介,让古老的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

汕头小公园在汕头,就像广州塔的“小蛮腰”在广州,是当之无愧的城市地标。逢年过节,小公园里总是游人如织,它的骑楼风格、非遗表演、展馆印象、时装秀总能让很多来这里的游客感受到最真实的汕头传统文化。

“我们坚持不改变原状、最少干预、整体保护、区别对待的原则,坚持修旧迎新,加快小公园开放区的保护和活化,修复建设17个主题博物馆,逐步建成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汕头历史文化和人文形象的小公园博物馆群。”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黄立锋表示,这座被誉为海内外潮人共同精神家园的小公园,见证了汕头百年商埠的繁荣,焕发了城市文明的传承。

目前,小公园的开放区及周边地区已批准了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占全市的2/3。“2020年国庆假期,小公园游客量达到53.8万人次。行走在文化名城汕头,是一次暖心的寻根穿越时光之旅空。行走在美味的汕头,是一次令人眼花缭乱、刺激味蕾、享受的旅程。”黄立锋说。

和汕头一样,潮州市近年来也在积极建设文化立市,以文化促旅游,文化与旅游融合,让这座千年古城散发出新的经济活力,打造“最受喜爱的国内旅游目的地”。“目前,潮州三山一水护城墙的古城格局完整,有720多条古街巷。潮州正以刺绣力度推动古城的保护与活化,实施微改造、微翻新。”潮汕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吴荣说。

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文物保护修复,启动海阳县孔庙、唐故居等139处文物和31处文保单位修缮工程,积极探索文保单位活化利用,实现了从“旧屋”到“新平台”的转变。

此外,在传统工艺和非遗传承方面,潮州市还积极行动,让潮州文化“走出去”,成立了广东省首个国家级工作站——中纺联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推动了以潮绣为主的传统纺织工艺的整体提升。

“接下来,潮州要打造成文化旅游大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古城焕发新风采、展现新魅力。”吴荣说。

核心:桑梓爱中国心。

在汕头老城区,西递公园建在海港附近。《甄盛兴批局》和《恒记批局》...公园广场上刻着老街老店的名字,公园的景观墙上嵌着印有华侨认可样式的瓷砖。这是世界记忆名录批准的华侨纪念地,也是南岳古驿道纪念地。

红头船、张琳港……早在宋元以前,潮汕地区就有人出海谋生。几千年积淀的海洋文化造就了潮汕人“走天下”的气质,也形成了大量潮汕华侨。

“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事业,离不开一大批关心桑、关心祖国的海外侨胞。”2020年10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汕头华侨认可文物博物馆时深受感动。“海外华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国爱乡。他们在异乡历尽艰辛,顽强生存,站稳脚跟后,依然牵挂着家乡和亲人。他们有一元送一元的,有十元送十元的。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心。”

汕头方言将“信”指为“批”,侨批又称银信,是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家人的附有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潮汕的经济社会一直处于贸易逆差,但能保持相对繁荣稳定,就是靠华侨产生的外汇来平衡和调节的。”汕头华侨文物博物馆馆长林庆喜介绍。

一封华侨来信,带着几块银元,漂洋过海,衣锦还乡……这些记录着华侨移民创业历史的档案背后,是故事和思想,是百年行军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是潮汕传统文化中“爱国爱乡、爱家”精神内核的集中体现。“海外潮汕华侨以这种方式支持了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正义斗争和经济建设。因此,海外华人的赞同反映了一种深深的爱国主义和思乡之情。”林清溪说。

抗日战争时期,汕头澄海的侨领苏、郭子纲、水晶,向中国发出了一封特殊的侨信——捐款200元支持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周恩来、叶剑英、潘汉年、廖承志等。联名写信,对他们的爱国热情表示“极大的敬意”。在保存至今的侨批中,印有“联敌”、“兴国”口号的批信比比皆是。

当时间来到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七八十年代,当海外华人的批判已经逐渐走入历史的时候,其背后的桑葚情怀和中国心,让众多海外潮汕华侨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家乡的开发建设。

改革开放之初,汕头乘着侨乡的东风,成为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汕头还利用东南亚潮人多的优势,为东南亚华侨领袖做了大量宣讲工作。然而,当时一切都是一片废墟,很多外商对中国的投资环境仍持观望态度。“华侨领袖之一的谢国民先生亲自访问了大陆,并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他认为,只有有人迈出第一步,用实际行动投资大陆,才能增强海外华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郑达集团副总裁黎文海介绍。

于是,1984年,谢国民带着家国情怀,在大陆成立了第一家外资企业:汕头郑达康迪集团公司。公司已领取001号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汕头市第一张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黎文海说,谢国民勇敢的第一步也带动了海外潮人回乡投资,成就了潮汕地区八九十年代的辉煌。

海外华人的印章可谓是家国深情,而其所代表的潮汕文化中爱国、乡愁的精神内核,不仅在百年行军中孕育了无数的中国故事,也造就了今天的潮汕,折射出今天的中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558.html
上一篇村里来了年轻人
下一篇 半边天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