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汪品先:把丢失的时间抢回来

汪品先:把丢失的时间抢回来

王湘蓉 邢晓凤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主席,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海洋湖泊学会副理事长。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是五洲的通道…

汪品先:把丢失的时间抢回来

王向荣和邢晓峰

王: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学部副主任,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会长,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海洋与湖泊学会副会长。

它是海洋生命的摇篮,是风雨的故乡,是五大洲的通道,是浮动的陆地。“强于天下者,兴于海洋,败于天下者,先败于海洋。”强图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中国的海洋事业正在经历自郑和下西洋600年以来最好的机遇。实现海洋科技强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信念。”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王有着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虽然他探索深海的机会来得太晚,但他还是多次漂流到海洋。63岁那年,他登上钻探船,在南海进行了两个月的首次大洋钻探。82岁下潜至1400多米海底,9天内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成为“深海勇士”。“我上学的时候,一直是班里最小的,现在到哪里都是最大的。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我必须和它赛跑。”王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为了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他在85岁高龄时给学生们讲授科学和文化。为了普及海洋科学,他定居哔哩哔哩,获得了数百万“粉丝”,并成为“网络名人院士”。他过着简单的生活,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学生们心疼地说:“老人骑着心爱的自行车,教书育人的路上再也不会堵车了。”

中国深海科技的觉醒

在巷子里奔跑成长。王生于1936年11月,在上海南京路的弄堂里奔跑长大。他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变革,社会不太平,坏消息到处都是,所以他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我的科学启蒙得益于我的中学老师。”王一直关心教师的培养。在上海格致中学读书时,校长陈二寿是地理学家。他聘请了一批有成就的地理学家来教授学生,而王也深受地球科学的启发。语文老师徐志行是毛泽东的好朋友。他组织学生辩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高中毕业后,王得到了去公学留学的机会。1955年进入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地质系学习古生物学。毕业后于1960年回国,分配到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那是一个全民探矿的时代。许多人去山里寻找矿物。上海没有山,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海洋。他们计划在一所大学开设海洋地质专业,但当时正处于‘三年’的困难时期,他们吃不饱饭。怎么才能谈科研投入?“王说,学校连小舢板都没有的时候,还得靠出海的船只带回海底的泥,把泥泡在自己的大搪瓷碗里,在厕所里用水冲洗,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微体化石。”条件很艰苦,但我喜欢。”1972年,王被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地质翼”并入同济大学,并开始与石油系合作分析钻井中的微体化石。

科学家应该走在研究的最前沿。1978年,王随中国石油代表团访问美国和法国,历时两个月,参观了各国的先进设备和实验室。宴会上,一位法国专家饶有兴趣地向他讲述了他乘坐载人潜水器潜入地中海海底的经历。王的情绪起伏不定。当时国内对海洋的认识还停留在“捞盐占便宜”的传统思维上,一种“中国成为世界海洋科考强国之一”的愿望在他心中悄然升起。1980年,王及其同事近10年的化石研究成果汇编成《中国海洋微生物学文集》,并于1985年翻译成英文出版,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1981年,王获洪堡奖学金赴德国基尔大学深造。基尔曾经是德国海军基地,现在是海洋科学中心。“当初的对接点是国际水平。这段经历对我以后做研究很重要。”由于与德国的合作,王1995年提交的南海钻探计划在1997年国际评选中获得第一名,并于1999年春季优先实施。作为两位首席科学家之一,王登上了国际大洋钻探船。经过两个月的南海大洋钻探,采集了5460米的深海岩心,获得了西太平洋最好的长期沉积记录。发现了长期气候演变等多项创新成果,使我国进入国际深海研究前沿。当南海第一个岩芯被拿到甲板上时,一位英国科学家问:“你等这个岩芯等了多少年了?”王一时语塞。他深受感动。六十岁时,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真正方向。虽然晚了,但对桑玉来说还不算晚。

中国的科研之路一旦铺开,将会开启一个灿烂而宏伟的未来。2009年,在王的指导下,团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深海海底观测系统——东海小衢山海底观测实验站;2010年,中国首个大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计划”立项,王、任指导专家组组长。这项历时8年、7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科研项目,为中国赢得了南海深海研究的主导权。2018年5月,82岁的王实现了40年的心愿: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下潜到1400多米的海底。他在9天内在南海完成了3次下潜,成为深海勇士最年长的“乘客”。王对说,“要做深海研究,我们当然得去看深海。科学家必须走到研究的最前沿。”

科技与文化的交融,是创新的最好土壤。

科学要敢于挑战传统,质疑。中国的科研不应该闭着眼睛跟着别人走,而应该为自己让路。要积极探索,科学创新;科学要从怀疑开始,不要盲从别人的意见。同时,我们应该拓宽视野,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王提到,现代科学的一些定义带有很深的“欧洲中心主义”印记,“大西洋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成为解释海洋盆地起源的通用标准。在南海大洋钻探之前,其起源一直被认为是按照北大西洋的模式形成的“小大西洋”。但以王在南海的大洋钻探成果,证明南海的形成是西太平洋俯冲带的产物,大西洋建立的成因模式不适用,南海不是“小大西洋”。

“科学研究要敢于挑战传统,敢于质疑。发现问题就要提出来,然后新的境界就出现了。”比如,传统的气候演化理论认为,地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是由高纬度大气环流的调整决定的,北极冰盖和北大西洋深水的形成决定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但王通过对南海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气候变化的“低纬驱动”理论和“全球季风地质演化”新概念,认为高纬度冰盖大小的变化和低纬度季风降雨的变化,驱动力的周期性是不同的。低纬度海域更大的变化不在表层,而在次表层水;轨道不仅有一万年的冰川周期,还有40万年的长周期季风气候。

“中国这么大,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改变社会发展方式,需要形成一个有创新能力的群体和社会,需要有‘创新文化’。科学创新需要文化元素,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同时,科学研究也不能单纯用论文数量来衡量。回顾科学史,只有5%左右的论文是有价值的。我们应该有这个5%的野心。”王关心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倡培养科学文化,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2017年志愿在同济大学开设人文课程《科学、文化与海洋》;2021年再次教授科学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科学家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来普及科学。王说,深海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材料。地球上最大的山脉和最深的山谷不仅在深海,就连最大的滑坡和最强烈的火山爆发也发生在海底。但是科普不是小儿科,不只是面对孩子。其实科学本身也可以很好玩很有趣,没必要把科学刻画得太过严肃。尤其是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来源于“好玩”;同时,科学表达中的“幽默”也有助于思想的表达、传播的效果和在争议中的主动地位,这与文艺创作是相似的。要把科研和科普无缝对接,把科研和科普做成一件事。科研真的很透彻,你甚至可以用一个笑话或者一幅漫画来表达研究成果。科学家要有知识分子的勇气和担当,用实力和温度做科普,帮助大众了解和欣赏科学,进而参与科学。要给孩子提供科学素养的土壤,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出人才。

在“南海深部工程”研究成果汇报会上,王用小说《南海奇缘》讲述了一个跨度达3000万年的故事:第一次“板块俯冲,海盆丛生”……第五次“珊瑚繁盛,水系变迁”,第六次“海峡形成,海流强劲”……

“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能用通俗的语言说出来,这是一种进步。现在一些高水平的期刊,比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除了学术摘要之外,还需要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意思,让普通大众明白这是全球学术界的新趋势。“2011年,在《十万个为什么》出版60周年座谈会上,王质问书中为何没有系统的海洋卷。所以,他声称这个“艰巨”的任务。从大众和孩子的心理出发,我们设置了以下问题:“为什么加勒比海的海盗最有名?”“为什么‘冰能燃烧’?”诸如此类。有一次经过杭州湾大桥的时候,司机喃喃自语:为什么这个时候水在退?退潮后水去了哪里?说者无意听者有意,这个问题被王收录在的著作中。

上世纪80年代,王看到中小学生在国外参观博物馆,特别羡慕。他希望中国的孩子也能这样做。“现在情况好多了。科普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很多家长愿意花钱带孩子学习科普知识。欧美国家非常重视科普,很多优秀的科学家都会撰写科普著作,并将此视为神圣的责任。而我们降低了科普的地位,好像不能做研究,不能上课做科普。”为了做好科普工作,王亲自撰写了科普读物《深海浅说》,被评为“2020年中国好书”;作为互联网上的科普短视频高手,已经获得了超过100万的“粉丝”。

王倡导海洋精神与大陆精神相结合,同时在普及海洋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深入,让海洋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国家应该重视这种导向,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你不用把科学渲染得很枯燥,会吓到孩子,让孩子远离科学,你也不用把科学当回事。你总是把科学和考试联系在一起。”

崛起的中国必须跨越“海洋屏障”

深海研究任重道远。王说,人类生活在陆地上,但地球的三分之二是海洋,深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圈资源。但中华文明是一种大陆文明,海洋元素自古不足。16世纪,欧洲国家从飞机进入海洋,赢得了世界。现在,人类正垂直进入海洋,向海底的资源进军。然而,我们对海底的了解甚至不如月球表面。海洋既不能当聚宝盆,也不能当垃圾桶。因为地球不同的地方运行速度不同,深海海底是一种慢生活,海水从洋面沉入海底再回到海面的时间往往以千年计算。如果人们用很快的节奏去破坏,包括深海矿产的开采,深海捕捞,生态环境被破坏后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能恢复。我们应该积极适度开发海洋资源,但不能像淘金热一样过度开发。我们对海洋科学的研究不仅要从开发出发,而且要从保护海洋生态出发。

“近代中国的衰落始于海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须以海洋为基础。”王一直呼吁海洋地质研究:召开海洋科学报告会,在报刊杂志上高呼“进军蓝色世界”。他说,海洋强国的梦想是走向深海。中国作为一个农耕国家,传统文化中海洋因素不强,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这是李约瑟问的:“为什么古代中国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科学和工业革命却没有在中国发生?”原因。

深海科考中的“中国力量”。在题为"发展深海科学技术的前景和陷阱"的文章中,王写道,被称为"亚洲的地中海"的中国南海在亚洲的经济交流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历史作用。进一步确立中国在南海深海科学的主导权是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环节,能否在南海取得成功将决定中国崛起为大国的命运。因此,南海深海探测的意义超越了科学本身。

“无论通往深海的道路多么崎岖甚至惊心动魄,浩瀚无垠的海洋,永远激励着海上勇士勇往直前。”王强调,进入21世纪,中国海洋科学正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如果中国学术界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挑战,有望在人类向深海进军的历史转折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推动国际合作,把南海建设成为国际边缘海科学研究的典范和世界海洋科学的天然实验室。立足南海,通过探索三大洋和南北极,将在国际海洋世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海洋是流动的陆地,海洋精神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我们应该以人文情怀去关心、认识和管理海洋。”王,这位有着科学大师风范和深厚爱国情怀的老人,老当益壮,仍然献身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战斗在海洋科学的第一线。他说,我们处在最好的时代,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只争朝夕,赢回失去的时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个时代做贡献。鲲鹏展开翅膀,向南飞去,在万仞千山潜到了水下。在中国追梦日,探寻龙宫深处的真情。”一首气势磅礴的诗,道出了老先生对碧海的满腔抱负和无限深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0457.html
上一篇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
下一篇 探索困境中县中发展的新路径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