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的举措有哪些

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的举措有哪些

付雪凌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支撑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在进入新的变革期,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要求建立一支类型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因此,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需从制度层面进行革新。…

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的举措有哪些

傅凌雪

高素质教师是支撑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变革时期。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要求建立类型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因此,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

制度不完善是制约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建成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教师地位和待遇稳步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但职业院校教师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水平不高、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从根本上说,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制约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问题。

职业教师培训体系不系统,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安排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现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连续实施了两轮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在教师培训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分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然而,由于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现有的培训措施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许多教师仍然存在知识更新困难、技能薄弱等问题。

职业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能形成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保障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类型化制度安排。职业教育教师类型多样,来源不同,工作性质和要求不同,但都采取与普通教育相同、统一的管理方式,不符合职业教育教师发展实际。收入分配和评价制度不完善,职业院校绩效工资制度不完善,职称制度改革有待深化;校企双向沟通体系不畅,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建设难以有实质性进展。

一体化培训体系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师水平的基石。

职业教师培训体系必须遵循职业教师职业属性和专业发展的特殊性,进行一体化设计,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服务于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的系统体系。

基于能力标准构建职教教师培训内容体系。培训内容体系的整合设计是职业教育教师整合培训体系的重要核心,职业能力标准是培训内容体系的重要基础。教师能力标准是教师培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仅可以规范教师培训内容,统一教师培训质量,还可以指导培训机构开发培训课程,建立培训方法。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水平,必须制定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并根据能力标准和不同培训教师来源(如应届毕业生、具有相关工作经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师范/非师范毕业生)制定多样化的教师教育培训内容体系。

创新职业技术教师教育体系。要优化布局结构,鼓励有条件的优质高等职业学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或开设职业技术师范专业,支持高水平工科院校培养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师资。创新职教教师岗前分类培养模式,建立两种“双师型”专业教师教育模式:一是提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现有职教教师培养模式,探索构建“双师型”专业教师“4+0.5+1+0.5”教育模式,在大学学习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4年,在企业实习半年并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用1年时间学习职业教育理论、课程开发技术、专业教学方法等。大学期间,以及最近半年在职校实习教学,在实践中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二是以本科毕业并具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为主要招生对象,探索构建“1+1”两年制专业硕士教育模式,第一年在高校学习职业教育相关理论、职业师范教育相关理论和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二年在职业学校实习,培养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对于职业类本科院校专业教师的培养,可以以硕士毕业并具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为主要招生对象,探索构建“1+1”两年制专业博士培养模式,利用上述类似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院校文化课(通识课)教师的培养也要尽可能体现类型教育的特点。进入教师岗位前,要积极开展“职教plus”培训,学习职业教育相关理论,了解职业院校的文化课程定位、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

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制度。对所有教师实行五年制培训制度,系统设计培训体系。教师培训内容模块化设计,包括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公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系统化设计。系统设计在职培训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培训机构网络。以师范院校和高职院校为主体、高校全面参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机构网络。分级组织的职能和国家、省、市三级的培训职能应定位于国家重要职业教育改革思想的宣传和专家型教师的培训;市一级的培训职能应定位于教师基础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这是覆盖全员的最大培训;校级培训(校本培训)的功能应定位于学校教师的特色培训,是与学校特色办学相结合的培训。

类型管理制度是职业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保证。

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分级分类体系,研究制定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按照专业教师、文化教师、实践教师分类;按新教师、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划分。

完善薪酬评价体系。实施《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完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分类施策、定向发力”。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技能和专业教学能力水平,完善以教书育人成果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以赛促教”在教学能力竞赛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第三方的评价作用。改革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晋升评价机制,破除“五唯”倾向,将企业生产项目实践经验和成果纳入评价标准。改革完善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政策,鼓励教师参与职业培训、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等。并依法依规取得收入。

建立校企双向流动制度。拓宽引才渠道,既要招高学历、高职称的智力型人才,也要招行业、企业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结合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等系列政策,通过灵活引进和工资协议吸引人才;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探索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互动的“双改双改”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形成良好的兼职教师遴选制度,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定岗+浮动岗”新型资源配置机制,遴选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让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建立校企人才共享机制。在人才引进和使用过程中,学校提供编制,企业提供待遇;在学校教书,在企业实习,与企业形成“共享共用”的人才体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0879.html
上一篇普职融通:内涵、挑战与实践路径
下一篇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