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实然教育目的和应然教育目的

实然教育目的和应然教育目的

张德广教育是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包括“实然”与“应然”两个层面。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这体现了教育的“实然”。同时,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必须适应或满足社会生产要求,这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实然教育目的和应然教育目的

张德光

教育是一种将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包括“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教育的“现实性”。同时,教育培养的人不能脱离社会,必须适应或符合社会生产的要求,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学校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求,还有为国家服务的价值,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构成了教育的“应然”。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一切以学生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切前进的时候,不能忘记自己走过的路;走得更远,走向辉煌的未来,也忘不了过去,忘不了为什么出发。”教育的初心是什么?就像庶人一样。教育是成人的。就学校教育而言,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归教育本质。在学校活动中,为了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

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坚持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以文化立校,以课程育人,开设双向自主选修课,即为了增加学生的选择和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基于学生的实际素质,开展“预学习”和“学科单元项目学习”,以使学习真正发生;组织学生自治,依靠学生,解决使用手机、垃圾食品进校园等行为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创新课堂教学,组织了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项目学习法。

以学生为中心,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学校探索和实践的“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治理体系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治理方法和制度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激发和唤醒学生,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实现文化认同。把这种方法转移到学习管理上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参与,治理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出现其他问题。

平衡供需,打通育人堵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根本要求是增强供给制度的创新性和关联性,抓住主要矛盾,努力突破堵点,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对于教育来说,学校的供给端和学生的需求端之间的阻隔点依然存在。这就需要学校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找到影响教育效果的堵点,精准施策,落实核心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课程是为学生设计的发展轨迹,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过程的总和。为了保证课程教育的效果,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主题化、校本课程多样化、德育课程主题化。然而,有些课程的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问题在于课程体系缺乏创新性和关联性,未能突破学校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的阻滞点。教师需要建立一个基于课程标准并满足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实施过程。如我们探索的“1+N”体育课模式。“1”是基于标准的国家课程实施,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在一节体育课的前20分钟进行;“N”的意思是在最后20分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在充分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兴趣将学生分为“N项”进行个性化教学。

过去,活动课程的开发大多基于经验,而不是学生需求的真实反馈。如果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来思考,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对需求侧进行考察,从而将学校的供给侧和学生的需求侧联系起来。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强调学生的主观参与和实际习得,应在标准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发展。学生的成就感和再次参与的意愿是活动课程设计最重要的评价依据和价值取向。

家访是温暖学校教育之心的必要途径。目前家访的内容和流程都比较扎实,比如老师向家长汇报学校和班级的近期工作,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等等。这样自上而下的程序性内容,家长和学生自然没有异议,但是家访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和家庭的个体差异。学生和老师想参观什么?家长需要了解学生的哪些方面?家访“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信息不对等,大大降低了家访的针对性。因此,需要提高需求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教师首先要调查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相应的供给方案。家访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研磨方案,达成三方协议,共同实施学生近期发展需求的公约式治理。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在一次次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成长,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自信。

构建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离不开学校标准的引导,但更需要关注学生多层次内在需求的满足。它是教师通过调查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实施方案来进行研究和从事研究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模式。加强学校课程体系的创新性和关联性,突破学校“供给侧”和学生“需求侧”之间的堵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五育并举,培养家国情怀。

德育需要坚持全面发展的体系,即以责任为导向的德育、以思维为导向的智育、以健康为导向的体育、以素质为导向的美育和以实践为导向的劳动教育。在“五育”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创新”的发展理念。人(教师和学生)的高质量、高质量发展,是有教无类,过程中因材施教,结果中人尽其才的结合。爱,就是有温度的暖心教育;创新是指教育模式的转变和课程、课堂的传承与创新,包括: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全日制、全学科、全过程教育),从知识本位到能力素养本位,从教本位到学本位,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融合,从输入本位到输出本位(突出应用),从标准答案的学习到发现问题的学习。

按照“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开设所有必修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按照“尊重选择,多元发展”的课程理念,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个性。同时,根据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培养更多的合格公民。

亲情是几千年来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的精神支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根植于我们血液中的文化传承。个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社会与国家、国家与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倡导“家国情怀”。

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读经、爱国主题演讲、参观抗战历史博物馆等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伟大祖国举世瞩目的成就,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校内外志愿者活动、校内实践周活动、“我手绘我心”班级文化建设、每月一个主题的自主管理活动,都是以培养学生责任心为目的。过去,在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依赖老师,缺乏学习使命感和责任感,只关心自己的学习,缺乏家国情怀。为此,我们实施了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学科单元项目学习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子曰:“成人之旅,以情之理,物之变,昧之理之知,游魂之源见。如果有,那就可以用成年人来形容了。”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励志勤奋,高尚求真”,不忘“以人为本”的“初心”;通过“需求侧-供给侧联动”打通教育堵点;通过“五育并举”,培养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实现幸福圆满的人生。

(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校长)

编辑: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0945.html
上一篇创建精神文明校园
下一篇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