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教育关于补课

教育关于补课

杨颖秀常态化补习不能被称为教育,它对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都具有消极的影响。补习只能是针对青少年儿童在知识基础和学习品质上表现出的不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阶段性活动,不是补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补得越早越好。走出常态化补…

教育关于补课

杨映秀

正常的家教不能称之为教育,但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都有负面影响。补习只能是针对青少年知识基础和学习质量的不足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阶段性活动。不是越补越好,也不是越早补越好。走出常态化家教的误区,是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合作的结果,谁也不能缺席。

关于“什么是教育”,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有很多看法。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从许多教育家对“教育”的理解来看,教育是基于每个学生特点的差别教育,是一种自省的积极的社会活动,而显然,如果背离了这一初衷,任何活动都不能称之为教育,更谈不上有意义的教育。

那么,学生补习活动(本文指学科培训)的强化常态化,能叫教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仅不能称之为教育,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家长认为不报班、不补课是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各种补习班如雨后春笋,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化妆鄙视链”。但是,补习不应该是孩子的常态。有缺才有补。“有时补有时不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对于所有学生来说,“个别补”和“少数补”都是教育过程的必然结果。“集体补”“全日制补”的现象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正常的家教会对青少年和孩子的成长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首先,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不良影响。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足够的营养,更需要足够的活动。英国心理学家斯潘塞认为,人体内剩余的能量需要找到一种发泄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消耗这种多余能量的最好方式就是玩耍。孩子精力越旺盛,越需要游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游戏形式,但运动永远是一种重要的游戏形式。游戏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同步进行。目前,正常的家教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他们每天都在从家到学校到补习班的生态圈里度过。他们没有时间玩他们喜欢和需要的游戏。他们过剩的能量得不到有效的发泄,疲劳得不到缓解,摄入的营养得不到很好的吸收。长此以往,孩子的体质必然会下降。

其次,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不良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没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他们的心理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的情绪发展是两极的,不稳定的。他们不仅常常表现出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紧张与放松、兴奋与平静等相反的情绪特征,而且在情绪上表现出反复无常的跳跃特征。在学习上,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他们可能会欣喜若狂,但一旦成绩不理想,他们可能会沮丧和抑郁。青少年的这种情绪特征,源于他们身心的快速发展与客观供给的差异之间的冲突。青少年身心发展非常迅速,需求与日俱增,他们的身心发展速度与社会和家庭的客观供给之间可能存在冲突,从而会表现出“反抗”的消极行为特征。这时,如果家长通过常态化的家教来限制孩子的课余生活,孩子在压力下可能会产生苦恼、烦躁、愤怒等情绪,并会采取行动进行反抗。结果,补习不仅不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反而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心理感受。严重者甚至会患上精神疾病,甚至以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抗争。

最后,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有不良影响。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成员,也是社会的成员。他们需要在适当的社会交往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这需要时间、环境、方法等条件的支持。心理学家巴特森认为,游戏是一个元交际过程,即在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认识并理解对方交际表现的隐含意义。这意味着游戏和其他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和儿童体验和理解他人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和真实意义,理解其行为背后隐藏或延伸的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改变思维方式,学习和评价不同行为的道德和伦理价值,体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然而,常态化的辅导活动使青少年和儿童长期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书面交流和成人设计的思维模式中,不是现实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现实场景,没有灵活的智慧呈现,也没有或很少有复杂的社会交往形式和机会。这样,孩子就很难认识和理解什么是社会生活中恰当的人际关系,也很难产生同理心、同情理解、礼貌谦让、乐于助人等优秀的行为品质和社会情感。尤其是独生子女较多的一代,由于家庭中缺乏同伴交往,与家庭成员的交往呈现简化的纵向线性关系,横向或纵横交错的交往逐渐减少。只有学校或补习班的活动,很难取代复杂关系中的社交活动。所以占用孩子大量课外时间的正常家教,只会削弱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降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面对大量的课后辅导活动,家长如何摆脱“不得不补”的从众心理困境?我们还是要回到原点,思考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按照孔子因材施教的观点,是否给孩子安排家教活动,首先要看孩子是否需要家教。事实上,大多数孩子不需要家教。他们在新的教育时代有着良好的知识基础和优秀的学习素质。在这种状态下,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权利去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比别人领先一步的辅导活动上。所以,要把孩子从无意义的家教活动中解放出来,首先家长要把自己从从众心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冷静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当然,那些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基础知识差或学习质量差的孩子,确实需要适当的补习,但补习时间越长越好。孩子也需要一个消化理解教程内容的过程,需要充沛的精力去参加同龄孩子共同拥有的校内外活动。他们需要理解生活的意义,像其他孩子一样承担社会责任。所以,无论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补习都不可能是一项正常的活动。

为了让青少年有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学校和社会需要形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教育体系。如果说学校是学生发展的内循环系统,那么社会就是学生发展的外循环系统,两者需要协调统一。芬兰的基础教育广受赞誉。中小学生放学后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课余生活,或者去体育馆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或者在图书馆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或者去社区玩游戏或者公益活动。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中,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对社会道德伦理规范有了深刻的理解,逐渐成长为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孩子的发展是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合作的结果。任何一方的缺失或不成熟,都可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的成长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付出。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编辑: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834.html
上一篇远离有偿补课,共建清风校园
下一篇 学生进“补”规模化、常态化,是福还是祸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