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从历史角度谈秦始皇

从历史角度谈秦始皇

黄仁宇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令人寻思的人物,他在公元之前,就经过贾谊的责难。迄至近代,既受过章炳麟和萧一山的恭维,也受过顾颉刚和郭沫若的批判。可是我们的好奇心不能因这样的“褒贬”而满足。假使我们撇开嬴政的个性与作为,单说中国在公元前22…

黄仁宇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人物。在广告之前,他受到了贾谊的指责。时至今日,他一直受到张、萧一山的推崇,受到顾颉刚、郭沫若的批评。但我们的好奇心并不能被这样的“表扬或批评”所满足。

如果抛开嬴政的性格和所作所为,姑且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政治上统一,大约在基督诞生前200年。从此,统一是正常的,分裂是不正常的,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我们还可以问,欧洲那么多人才,为什么没有一个地方比较偏僻,交通也不是最方便的国家(如波兰或保加利亚)在公元前后负责,打败英、德、法、意、奥、西班牙的联军,吞并他们的领土,切断他们王室的传承,把各国的语言统一成一个共同的文字体系呢?不仅2000年前不可能,2000年后连拿破仑和希特勒都不敢想。所以中外历史的差异不仅仅是天赋和性格的问题。

1974年后,“秦俑”出土,增加了我们思考的机会。这批陶塑估计在6000到7000左右,都不一样。从你脸上的表情,也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年龄和性格。一个人看起来很紧张,而下一个人很放松,面带微笑。战士的头发好像是按“规定”剃的,但辫子之间有异同。他们穿的靴底有圆钉。所穿的盔甲和铁片都是根据实物精心塑造的,步兵和骑兵的制服也各不相同。而且这几千尊雕像组成一个战车和武器的战斗队形,在艺术和技术上也能大致保持同一水准。这些地方也让我们比以往的历史评价更能感受到秦始皇的人格魅力。

比如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要重塑这几千个(也可能是几万个,因为只有历山陵东带的北角出土了)陶俑,还需要组成委员会,由军官、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集思广益设计后才能制造。秦始皇是一个“焚书坑儒”的专制魔王。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耐心?他为什么不遵循军事相似统一的原则,在一个模型中设置成千上万的人像,像波斯大流士宫殿前的装饰一样,一排排地出现,不必讲究生动性或艺术上的考虑?很多人批评秦始皇迷信。将陶俑排列在墓葬附近,有迷信之嫌。但是,如果他信奉神权政治,为什么不走埃及的路子,把画像雕成几尺高,设计成鸟的头和人的身体,或者效仿印度的办法,造出三头六臂?但就像希腊雅典一样,保存了集体作品的个体美?

这些问题还有待研究。但从新发现的资料来看,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早期早熟的政治联合造成了“同书同车”的局面,这是一个具有历史地理的组织,也是一个具有群众性质的运动。正如历史学家所建议的,要看清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因素,了解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的兴起,各国客卿的政治地位和游侠的活动。这些因素促进了秦领导下的中国的统一。

近几十年地质、气象、考古的发现,也可以和中国的早熟相吻合。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经黄土地区。黄土覆盖华北几个省的大片地区,土质疏松稀疏,往往深达100尺至300尺。这样一来,黄河携带大量泥沙,随时可能堵塞河床,冲破河堤,淹没人畜,损坏耕种的物资。局部治疗无济于事。本来世界各大河流携带4%或5%的土壤,已经很高了。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在夏季可以携带10% ~ 12%的沙子。然而,1940年,在单县附近观察到黄河中的含沙量按重量计达到46%。夏季三条支流含沙量为42.9% ~ 63%。由此可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人口的增加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甚至在春秋时期,黄河附近的小国筑起的堤防已经阻碍了彼此的安全。然而,一些国家却恶意地给邻国制造灾难。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诸侯国在魁蚶相见,有结盟之誓,各种古籍记载略有不同,有的是“无曲流”,“无曲流堤”,有的是“无永春”或“无障谷”。战国时期,这个问题加剧。公元前332年,赵与齐国、魏国作战时,黄河大堤决口,淹没对岸(见《史记》)。《孟子》中11次提到治水。阿生自己对说:“于在世界各地都是乞丐,而我的儿子现在却在邻国乞讨...我儿子已经去世了!”看到光治水是中国中央集权的事情,这是必然的。秦始皇不知道这一点。他统一各国后,介石大赞秦德,自称“坚决防川”。他把黄河改名为“德水”,甚至把秦魏称为“水德之始”,这些都是确凿的证据。

季风和农业的关系也促进了公元前中国的统一。中国农业地区80%的降雨发生在夏季的三个月。季风从菲律宾海西北方向吹来,依靠新疆自西向东的气旋抬升气流,从而降低温度,使水凝结成雨。这样一来,下不下雨就看两种气流在合适的时间交汇了。如果他们经常在一个地方相遇,就会有洪水;反之,则有干旱。《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六岁饥,六岁旱,十二岁饥”,这已经说明了中国早期农业的艰难。

姚善友从《图书集成》等资料中统计,民国前2270年,中国发生旱灾1392次,水灾1621次,在官方报告中均有记载(除此之外,还有虫灾,如《春秋》中经常报道的“蟑螂”、“飞蛾”等)。发生饥荒的时候,如果周边国家不给予援助,那就是“制止”,也就是可能会发生战争。诸侯之间可能会因为婚姻细节、个人恩怨和扩张地盘的野心而争斗,卷入其中的人因为饥荒更加活跃。上面提到的葵秋会也有“不停歇”的相互保证。《左传》中记载,粮食之争是像公元前720年,郑国把温热的小麦做成周谷的一个作家写的。公元前647年,晋国闹饥荒,秦国出手相助。第二年,秦国闹饥荒,晋国非但不感激,反而阻止了饥荒。于是两国发生了战争。《左传》在叙述时也提到“天灾盛行,国有之”。在这场战争中,秦国赢了,并俘虏了晋侯。第二年,当晋国“又饿了”,秦伯提出援助,并说:“我责怪它的国王,但钦佩它的人民。”还有许多战争,其原因在书中没有说明。根据我们目前的推测,肯定会有很多类似的纠纷。

从春秋到战国,以上背景只能增加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按照周朝以前的规定,各国不能随便筑城设防。但这几百年的长期扰动,为各国违背“礼”建城打开了方便之门。有关邻国受到对方设防的威胁,应该主动出击。所有这些设施都增加了集中化的趋势。过去通过贵族的间接控制,像欧洲骑士这样的职业军人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只有全员动员和征地。而且大国控制的资源越多,对邻国提供救济就越有效,参与越多,自然因素支持合并。春秋时期,楚国与诸侯国发生冲突时,就有“以恩随民,楚者胜”的说法。战国时,梁惠王《孟子》曰:“河内之凶,移民于河东,粟于河内;河东也凶。”采取这些措施后,他觉得他的领土应该扩大,人口应该增加。梁的个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但他的思想具有长远的历史合理性。

所以,全方位竞争之后,小国无法生存,于是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秦始皇灭六国时期,公元前243年蝗群遍布天下,前235年天下大旱,前230年和前228年大饥荒,这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都有记载。所以嬴政也把自己的功劳叫做“倒城墙”“除障碍”,就是全国内部不设防,粮食全部流通。这样才能“救济贵州(老百姓),定周四极”。从这个角度来看,参照战国时期惨烈的战争,以及孟子经常提到的“若大旱,云霓必饥于途中”,“老弱转山沟,强者散于各处”,我们就更觉得不能骂秦始皇,虽然我们不能认同他焚书克制的思想,不能认同他坑儒(坑的都不一定是儒)。

没有办法“褒贬”,但我们不得不强调,中国在公元之前就统一了,而自秦朝获胜后,统一就一直在正轨上,有天时地利的力量支撑。

(摘自《醒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8001.html
上一篇卖比萨玩起高科技
下一篇 杯觥之间——宋代的酒桌与政治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