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艺术 国产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的历史流变与创新性探索

国产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的历史流变与创新性探索

编者按历史上的长津湖战役历时28天(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十几万穿着南方单薄棉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紧急奉命入朝。那时福建气温15度,而长津湖区域最低…

编辑评论/注释

历史上的长津湖战役持续了28天(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1950年10月,应朝鲜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十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在南方穿着单薄的棉衣,紧急受命入朝。当时福建气温15度,长津湖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度。由于军情紧急,原定在沈阳换冬装的计划被取消,10多万志愿者在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出发。长津湖之战讲述了这段历史。以吴氏兄弟和岗祁连为主要情节主线,通过岗祁连的行军动作,勾勒出整个战场的宏观场景,包括白天藏在雪中的土豆,晚上行军,电台沉默,冰冻。通过这些细节,把当时志愿军的艰难处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读者提供晚餐!

长津湖战役在自然揭示宏大主题的同时,也充分强化了对人性、人情的具体呈现,使思想诉求明确、宣传教育认知功能明显的电影,既脱离了广大观众的认同,又再现了已成为历史却依然可触的活生生的战争,以及穿越其间的活生生的人和感人的英雄事迹。

一、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的历史演变

上个世纪,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中,从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省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历时三年多。那场惨烈的抗美援朝战争,那些“最可爱的人”最终胜利的展示,是在战争结束三年后,才拍成专题片的。纵观抗美援朝战争电影(尤其是故事片)的历史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十七年”电影中后期抗美援朝战争的高潮。

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期间的中国大陆电影,可分为前期(1949-1958)和后期(1958-1966)。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为文革后国产电影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七年”电影中后期,先后出版了《上甘岭》(沙蒙、林山,1956)、《龙空之翼》(王冰,1958)、《奇袭》(徐有新,1960)、《铁路卫士》(方盈,1960)、《抗击侵略者》(华春,1965)等抗美援朝题材的战争片,以及《上甘岭》、《奇袭》、《英雄油罐车》、《英雄儿女》、《抗击侵略者》等经典作品

《上甘岭》是第一部抗美援朝的国产战争片。重点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某志愿军八连坚守坑道24天对付敌人,最终在连长张忠法(高保成饰)的带领下夺回地面阵地,配合大部队取得胜利的故事。《奇袭》讲述了志愿军某侦察连在连长永芳(张勇手饰)的带领下,与敌人殊死搏斗,最终完成炸毁公路桥(康平桥)切断敌人退路的任务。《英雄坦克手》描述了志愿军坦克部队的一个排,在排长张勇(王人饰)的带领下,奔赴被敌军大量坦克强攻的我军350高地,有效配合步兵作战,赢得反击的故事。《英雄与儿子》改编自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讲述了高喊“向我开火,夺取胜利”的志愿军战士王成(饰)牺牲后,妹妹()在政委()的帮助下继续战斗,最终在战场上与养父王(周文斌饰)和生父王文清重聚的故事。《抗击侵略者》改编自宋智的话剧《保卫和平》。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同抗击侵略者的一场战役。这些影片再现了敌我之间异常激烈的战斗,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敢于牺牲的坚强意志。叙事生动简单,更注重战斗的背景展示和细节描写,注重塑造主要人物坚韧不拔的性格。然而,敌人的工具化和扫描式展示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残酷战争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欣赏的合理可信度。

(二)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后抗美援朝电影的相对沉寂。

因为文革十年(1966-1976)期间国产电影的创作几乎停止,抗美援朝的史实直到文革后期才出现在大银幕上。《奇袭白虎团》(王艳、李肃,1972)、《无名河激战》(华春,1975)、《蓝海红浪》(刘斌,1975)都是与此主题有关的战争电影。《奇袭白虎团》作为那个时代的代表性戏剧电影作品,改编自现代同名京剧,文革时期被列入八大革命样板戏之一。描写了某志愿军团侦察排排长严()带领尖刀小分队,克服重重困难,直捣敌白虎团,最终完成穿插任务,为我军在各条战线上取得反击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的故事。影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展现了抗击侵略者的勇气和灵魂。但对敌人的描写过于喜剧化,部分对话过于口号化,英雄形象过于高大完美,也让这部电影有着明显的理想化、概念化的弊端。

从1980年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到21世纪初,由于国内主旋律电影创作仍处于低谷,国际传播的需要,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的影响,战争片的投资成本居高不下,抗美援朝战争片只有龙空鹰(汪峰,1976)和飞虎等少数几部。1978)、《龙舰队》(李三义、于,1992)、《战地之星》(卫龙,1983)、《热血动脉》(李三义,1998)、《三八线上的女兵》(王,2000)等。他们受到剧目、资金、制作条件、拍摄周期等的限制。,并没有对电影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在对话、形象塑造、情节结构、敌人描写等方面简单化、工具化、概念化的弊端。,也使得这类电影在艺术创新和观众影响力上处于一种萎靡和沉寂的状态。

(三)新时期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的升级

201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产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力的时期。“201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到2012年,中国已经以超过400亿元的总票房达到了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国产(地区)电影市场,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电影大国之一。”(军兵、游燕燕:《当代国产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生存景观、创作特征与发展策略》,《电影文学》2020年第19期)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召开,以及“文化自信”的大力提倡,也推动了国产电影(尤其是新题材电影)创作的大发展:《智取威虎山》(徐2016)、《血战湘江》(陈力2017)、《战狼2》(吴京2017)、 《建军大业》(刘伟强,2017)、《红海行动》(林超贤,2018)、《八百》(关虎,2020)等战争(军事)题材电影相继问世,由此,中国电影总票房连续两年(2018、2019)挺进600亿元大关。 也由于国内国际政治环境的一些影响,《我的战争》(彭顺,2016)、《牺牲》(管虎,,庐阳,2020)、《英雄的陪伴》(董哲,2020)、《最可爱的男人》(陈,2020)、《血雨无名河》(易翔,)

《我的战争》和《英雄与儿子》一样,也是改编自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只不过它讲述的是(刘烨饰)、孟三侠(王)、张罗东(饰)、(朱丽娅饰)、刘(亨利饰)等普通而伟大的志愿军战士(包括原文工团战士)。牺牲者在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上映的《英雄连队》,都是描写志愿军某部一个连(工兵连、互穿连)不顾敌我悬殊,以血肉之躯、钢铁意志、无私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奋勇前进,争取胜利的故事。他们高举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对战争环境的现实构建,对人物的立体塑造,对情节和细节的合理叙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尤其可喜的是,2021年国庆上映、现在正在热映的《长津湖之战》,可谓抗美援朝巨片(耗资13亿元拍摄)。由三位内地及香港知名导演联合执导,由著名演员(导演)及众多实力派演员(段奕宏、胡军、Jackson Yee、朱等)联袂主演。).该片票房在国庆档一直一骑绝尘。到2021年10月20日,已经赢了50亿之多。不仅成为近年来国庆档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的一部,也跻身迄今为止国产电影历史票房榜前三。客观来说,作为一部由真人表演的抗美援朝战争电影,《长津湖之战》在题材挖掘、形象塑造、形象表达上都达到了同类题材国产电影的最高点。换句话说,它是抗美援朝升级版国产战争片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最成功的作品。

二。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的创新探索

与以往的抗美援朝题材国产电影相比,借助数字化现代视听技术,《长津湖战役》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一)叙述线索合理全面

以前的抗美援朝电影(尤其是2010年以前的)多为单线叙事,即故事叙事以志愿军克服困难、浴血奋战为主线,表现他们的性格、情感、生活。但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层面关于这场战争的意识形态,往往是通过语言(画外音、字幕、台词等)来解释的。),而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这个敌人的线索,几乎都被叙述出来了。在这方面,长津湖战役走出了常规,全面而形象地展现了三条叙事线索:国家意识形态线索、某志愿军官兵具体战斗生活线索和敌军(美军)官兵战斗生活线索。三条线都受到尊重,敌方官兵没有被贬低或丑化,而是在平等的对抗平台上展示。显然,这种尊重对手的叙事策略,强化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向披靡的钢铁意志、赤诚保家卫国的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装备和补给上远远低于美军。

影片开头以客观的视角划出三条叙事线:以吴(饰演)连长和新入伍的(Jackson Yee饰演)为代表的志愿军线索,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美军第七舰队在台省驻扎等敌情线索(语言解说), 影响中朝边境的战争(暗示美军有意染指新中国的战略野心),以及中国国家层面具体反映的线索。 影片在直观展示了毛泽东主席(唐国强饰)“一拳打尽,以免百拳”的铿锵誓言和毛(黄轩饰)参军的动机(“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声令下上战场,我毛为什么不去”)后,突出了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以小见大” 具体描述了某志愿军第7截击连(以下在此期间,作为敌对一方,以麦克阿瑟总司令、美国第10集团军司令阿尔蒙德、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史密斯为代表的美军官兵也被客观形象地呈现出来。

毫无疑问,长津湖战役对志愿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的描述是合理的,但可贵的是对敌对一方的客观描述:于霞战役失败后,斯密带领部队撤退,鲁豫的“冰雕连”关注的是那些被冻死(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天气中)但仍保持战斗姿势的志愿军战士。庄严敬礼后,他们感叹,“面对这样的局面,这种来自史实的叙述,明确肯定了志愿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照顾到了上一篇文章(当排长雷穗生[胡军]问吴万里“你为什么要当兵?吴万里:“为了让我哥哥看得起我。”雷排长:"这是什么?"让敌人看得起你,那才叫硬气”),也深化了主题(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正因如此——钢铁大军(钢多气少的美军)与钢铁战士(钢少气多的志愿军)并肩作战——美国媒体评论称,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撤退是“美国陆战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败仗!“事实上,作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方(实现了战略目标,但也付出了近20万人的惨重代价),肯定对手的实力,其实是对抗美援朝历史的肯定,是对志愿军的褒奖!因为打败强大的对手更能说明胜利者的实力。

(2)敌对人物的立体客观形象

在以往的抗美援朝电影中,对志愿军的褒奖不言而喻,但有些评价过高,甚至有神化志愿军的倾向(突出志愿军的党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回避志愿军的个性、人性和低俗)。而对敌官兵的呈现更为简单、不太客观,甚至工具化、阴影化,机械但缺乏人物描写,平面但不饱满、立体,有的还有失真、刻意丑化的倾向。但长津湖之战改变了他的老路,更加立体、客观地呈现了志愿军和敌军官兵的形象、性格和心路历程。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从面对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指挥部感到沉重和愤怒的彭()司令员,到神情肃穆、为饥寒交迫的战士们担忧的第九兵团司令员宋(张涵予饰),特别是七连连长吴,他有爱心、孝顺、人道、勇敢、足智多谋。从一个调皮捣蛋、缺乏经验、怕打仗的新兵蛋子,成长为不畏强敌、积极参战、足智多谋、勇猛善战、温柔体贴、关爱妻女、深明大义、勇于担当的7连677兵吴万里(虽已退伍,但仍带着妻女的照片 并骑自行车12小时归队作战),七连指导员梅生(朱)喜欢谈笑风生。 雷穗生,一个有爱心、幽默、勇敢、充满人性的七连排长(被战士们称为“雷公”、“雷爸”),一个沉默、冷静、技术娴熟、渴望和平的七连狙击手平和(韩东君饰),行动果断,崇尚军旅荣耀,是七连的狙击手兼连长,被誉为不朽的英雄。总之,他们是会哭会笑的活着的普通人,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只有在特殊的时代,在面对国家大义的时候,他们才成为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普通英雄!

对于敌方官兵来说,长津湖之战塑造了傲慢自大的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叫嚣着“战争可以在圣诞节前结束”)、急躁盲目的指挥官阿尔蒙德、痴迷咖啡又谨小慎微的史密斯老师、渴望美丽的北极熊团团长麦克里安(当然还有渴望回国与亲人团聚的他), 而那些在指挥室墙上猎取半裸美女图片,玩赶尸比赛游戏的美军飞行员们,嘴里在享受感恩节火鸡大餐,心里却惦记着圣诞节前回国的美军士兵,以及与吴、等并肩作战的美军士兵。 ,所有人都有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能力。虽然不算五颜六色,但笔画也就那么几笔。自然,这就揭示了战争胜负的最终决定因素不是武器装备是否精良,而是人的真实(战斗者强大的精神意志,战斗者的正义等。).

(三)图像的奇观性和细节的密度相辅相成。

对于电影专题片来说,很大程度上,除了扣人心弦的主题和典型的形象塑造,叙事成败的关键在于故事创意策划的新颖、情节叙述的巧妙、铺垫与关怀的巧妙、悬念设置的合理,尤其是可谓情节点睛之笔的小说细节的高密度化。当然,至于战争电影,对普通观众不常见的宏大战场场景的奇观化处理才是本义。而许多以巧妙的视点观察到的新奇细节及其微奇观呈现,则是有效满足审美能力大幅提升的当代观众期待的视听手段。《长津湖之战》相比抗美援朝传统电影,更好地协调了宏大奇观、微观奇观和高密度小说细节的审美功能。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的有机交融,使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作品思想性的有效传递。另一方面,之前的一些类似题材的电影,可能是因为创意策划不佳,或者是视听技术的限制,或者是对主题的过分强调等等。图像奇观和细节密度的新颖和精致,以及它们在烘托主题、烘托形象、引导欣赏等方面或多或少的不足。,直接影响了作品艺术功能的良性发挥。

长津湖战斗中,不仅有火车被敌机轰炸烧毁的场景,有敌机扫射砾石滩造成血肉横飞的场景,有朝鲜大渔洞志愿军司令部被敌机轰炸烧毁的场景,有敌军司令部与长津湖之间的通信塔被吹倒的场景,有志愿军抢夺敌军坦克、轰击敌军坦克的场景,还有冰雕连依然保持战斗姿态的场景。还有一些微奇观,比如炸药装药借助被狙击手子弹击中的电缆滑向敌方战场(慢动作展示的子弹瞬间击穿炸药装药)和爆炸的场景,以及敌我发射的坦克炮弹相互摩擦溅起火花的场景。大奇观与微奇观相辅相成,强化视听体验,深化叙事意义。在带领一个排挡住敌人7次进攻后,战斗到最后一人的连长杨根思(Oho Ou饰)冲出战壕,引爆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他写在隧道墙上的那句话——“我不相信不可能的任务,不可克服的困难,不可战胜的敌人”,作为一个微奇观,令人感慨万千!作为一个宏大的奇观,作为一个叙事细节,具象冰雕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画面之外的:它是宁死不退的大无畏精神的象征,也是为子孙后代保家卫国、缔造和平的钢铁意志的灿烂绽放!死重于泰山,死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其实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事实上他们已经死了。毫无疑问,为民族大义英勇牺牲的“冰雕连”将永远活在中国人心中。

实事求是地说,长津湖之战对小说细节的高密度呈现贯穿全片。被吴万里抓来一直抱在怀里的年轻女兵的红领巾(寓意大后方对志愿军的尊重和爱护,也预示着志愿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收藏的砾石滩里遇险牺牲的张晓山同志(石鹏远饰)的吊坠(比喻生命的脆弱)、梅生女儿的照片(他终于找到女儿散落的照片反复亲吻,说了一句“对不起”余生。像志愿军对家人的爱),桌子上(美国感恩节晚餐)饭盒里积的水瞬间变成了冰(暗示天气极其寒冷),吴万里嚼着冻土豆把牙齿咬断(平行叙述:美国士兵感恩节吃火鸡晚餐,潜伏在雪地里的志愿军士兵只能嚼着几乎冻硬的烤土豆,说明志愿军士兵的生活补给条件极其恶劣,对比敌我双方的生活条件相差很大)等等。,这些都增强了剧情的有机叙事性。在语义上,它既可以烘托人性和情感的温度,也可以加强叙事意义和主题的构建,从而使影片的整体叙事流畅、圆润,富有感染力和审美魅力。

(四)宏大的主题和人文情怀的多维呈现

以往的抗美援朝电影,虽然加强了宏大的主题表达,也对人性、人情做了一些描写,但这些描写往往不多,有的主观夸张,缺乏人间烟火的味道,甚至有对俗事、世俗之言的高雅化、概念化之嫌。这往往会降低影片的生活感,人物形象也比较扁平。历史情境的真实可信度、作品的审美功能、宣传的认知功能也大打折扣。纵向比较,《长津湖之战》既自然地揭示了宏大的主题,又充分强化了人情的具体呈现,使思想诉求明确、宣传认知功能明显的影片不脱离广大观众的认同,又再现了已成为历史却依然可触的活生生的战争,以及穿越其间的活生生的人和感人的英雄事迹。

揭示宏大主题,长津湖战役不是口号,更不是思想的传声筒;大多数激动人心的话题自然从剧情细节中溢出。刚刚在志愿军总指挥部休息过的七连又有了新任务。随着连长吴万里一声“全部就位,五分钟整理装备,整装待发”的命令,还在吃馒头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这明显表现了志愿军令人生畏、敢打硬仗、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品质。当然,这是革命传统。吴向讲述了他哥哥吴百里在淮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但是志愿者不是嗜血的野兽。他们热爱和平,渴望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全。当想逞英雄的(杀死一个敌人20个就可以是英雄,但对来说两个就够了)想开枪打死身受重伤躺着的北极熊团团长时,吴制止了他:“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不能开。”全系统歼灭北极熊团后,稍事喘息的吴、等人遇到了他们刚刚用巴祖卡火箭筒打下敌机的谈话。他说:“你看见敌机了吗?”飞机一开,所有的枪都下来了,我们就是一片片黄衣。我们该怎么称呼身边那些被炸的兄弟?那些行军六天六夜的兄弟,我们该怎么称呼他?我们该怎么称呼那些在离敌人十米远的地方扔手榴弹自尽的兄弟?没有冻死的英雄,更没有杀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无疑令人感动:志愿军勇于牺牲,勇于感知世界,惊天地泣鬼神!其实志愿军练军功的动力已经被梅生的话指出来了;”如果我们不打这场仗,我们的下一代会打。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只是为了让他们停止战斗。“总之,保护民族,为子孙后代谋求和平与幸福,是支撑志愿者钢铁般意志品质的根本力量。

《长津湖》在建构宏大主题的同时,也用凸显人性人情的幽默诙谐的情节段落来刻画性格,揭示人物内在心理,舒缓紧张的战地节奏。因伍万里的鲁莽任性,伍千里让他“回去写份检查”,而识字不多且根本不知“啥叫检查”的伍万里写出的所谓检查中多个不会写的字都用“〇”(口语也读“蛋”,即“零蛋”)代替。在志愿军总指挥部休息的间隙,余从戎读伍万里写的检查,便将“〇”读成“蛋”,遂闹出一连串笑话——这体现出志愿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长津湖战役打响之前,潜伏于雪地的七连战士一边抵抗着饥饿和严寒,一边在监听美军动向,当收听设备中传出“Merry Christmas”时,面对大家疑问,梅生将其译成“圣诞快乐”,不明就里的雷排长颇为骄傲地说:“生个蛋都那么快乐,他们过得日子也不怎么样”——显然也令人捧腹。在沉着冷静的雷排长用迫击炮精准炸掉压制伍千里等战友前进的敌重机枪阵地时,伍千里一边指挥战士冲锋,一边喊出“雷公,您是我親爹”——这亦给血与火的战斗增添了一抹温情与敬意。当然,当伍万里、余从戎等人接二连三地被北极熊团指挥室墙上贴的半裸女郎图像惊呆了的情状,既让人会心微笑,也揭示出人性的本真及“钢少气多”的志愿军何以能战胜“钢多气少”的最精锐的美国王牌军的原因。实际上,曾为七连第17号战士,平素英勇无畏的雷排长临死时所说的话——“疼,疼死我了!别,别把我,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亦深刻揭示出人性本真: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再英雄的人,直面死亡亦有恐惧的一面,因其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之所以能英勇赴死,实如片尾曲《天地我来过》所咏叹的那样:“是战斗的使命,召唤我”;“是军人的荣耀,激励我”;“请你不要为我哭泣,替我看那山河壮丽”;“记住我,我来过,我爱我的祖国”;“我来过,燃烧我,我身后是祖国!”显而易见,影片到此有机地将宏大主题与人性人情融为一体,让观影者深刻体悟到生命个体与祖国母亲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国破家何在?无国便无家;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可以说,家国共同体的想象乃是本片题旨所依托的基本语境,也是该片能掀起观影热潮,并在众多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2738.html
上一篇动感、侠骨与柔情融合下的战争叙事
下一篇 改变观众对传统杂技的认识(2)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