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健康 中正平和与健身气功

中正平和与健身气功

晁胜杰 陈惠娟最近几年,笔者在国内外传统文化(中国哲学、健身气功、古琴等)教学中,一直给学员灌输“中正平和”这条原则,用以指导学习和生活。讲的次数多了,很多外国学员甚至都能用不太正宗的中文说出“中正平和”这几个字。到底什么是中正平和?怎样才…

晁圣洁·陈惠娟

近年来,在传统文化(中国哲学、健身气功、古琴等)的教学中。)在国内外,笔者一直在向学生灌输“为人正直、平和”的道理来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很多时候,很多留学生甚至可以用不太地道的中文说出“中正平和”这几个字。中正平和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和平?本文将在中国传统哲学的背景下深入阐述这一概念,同时结合健身气功的实践阐述这一原理在养生中的作用。

平和诠释

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义和”就是从义到中和,从和到和。“中正”,中心纯洁、正确、公正。《上陆淑行》云:“咸而谦正。”基本上一切都是正当的,不偏不倚的,没有任何过错。《易经》中,后五爻在上中下,意为“得中”;阴阳家的立场是“对”。江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中正”的“义”是正确的,不是歪斜的,是对“中”的进一步强调和补充。“对”是成就“中”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如果没有,就很难做到“中”。“和”,和平和谐。《左传·赵专》:“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所以有五节;速末同末,中音较低。五滴之后就不准玩了。于是自慰无聊,一时激动忘了安宁,一位先生听了。”王的雅乐是用来调和万物的,而现代的流行音乐只娱人耳目,忘了宁静和谐的目的。有成就的人不应该听这样的音乐。“平”的本义是在口中缓慢均匀地呼气。《说文解字》云:“语平而适。”“和”也可以理解为“由公平而和谐”,“和”是实现“和谐”的手段。

宁静是一种生活的修炼,只有修行的人才能生活在其中。一个和平的人是一个有君子人格的人。君子有志气。《论语》:“读书人必须忠信,任重而道远,要为自己负责。”人生有大志向,工作才能豁达平和。孔子十五岁立志学道,一生以推广文武之道为己任。孔子一生坎坷,但他总是心平气和。一个平和的人是一个内心平静的人。减少你的欲望,收回你开放的心态,你就会拥有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儒家说“无欲则刚”,道家说“掏空你的心,填饱你的肚子”,这些都让人回归到一种无欲无求的宁静生活状态。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下,人的灵性才能显露出来。

中正平和在健身气功练习中的应用

无论哪种气功练习,其练习都指向身心的调节,最终使练习者趋向身心和气合一的健康生活状态。“中正平和”既是整体调理身心气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身心气三调统一的主要表现。

1.中正平和在气功"健身"中的应用。

调整自己的身体是健身气功的重要门户。体内平和是健身气功练习者应该达到的基本素养,要求他们在动、静时都能达到一种平和的状态,也可以称之为“随心所欲”的状态。总之,身在平安:身形不偏不倚,上下分明,虚实分明。正直不偏是指练习者的身体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正直。即使有些动作要求身体侧着,也要保持重心,保持身体平衡稳定。从上到下明确虚实,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第一,要掌握头部要轻,腹部和下肢要结实的总体要求,“放松”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关键方法;第二,要知道步态是向前还是向后,身体是侧向转动。在此基础上,就需要身体在运动中保持平衡,也就是“跟上形势”,“稳”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关键。

头部、命门、脚部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中正平和的实现。头部,是人全身的总领,是中正平和的第一关。头部中正不偏,能对身体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保持头部中正不偏,后顶和下颌对撑劲不可丢。头部后顶领起,下颌收住,头部自然就会中正平和的竖立起来。后顶和后脑之间有拉伸感是头部领起的主要表现之一。命门,即生命之门,约与肚脐相对。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命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枢纽。行功过程中,命门要开合有度。一般而言,人站立时,命门会自然凹进,练功时命门要打开,运动中命门要根据动作的升降开合而自然打开闭拢。小腹松提,会阴悬落,是打开命门的关键。命门和尾闾之间有拉伸感是命门打开的主要表现之一。脚,是人体最下面的部位,承接着身体所有的重量。脚是人体中正平和的最后一关。如果脚不能中正平和的与大地接触,整个人的中正平和将是空中楼阁,上轻下沉的整体虚实也不能实现。只有头轻脚沉,才能根基深。脚中正平和,要注意三点。其一,松膝。自然站立之时,膝盖要非常松,达到膝盖骨可以自由活动的地步。此时脚上最近中正平和。其二,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脚要平铺地面,而不要用力抓地。抓地就会局部紧张,脱离了整体的中正平和。其三,行功之中,重心的转移要平稳。健身气功的肢体动作多舒缓流畅,动作转换过程中,要体会脚上重心平稳过渡,过程中不可失去中正平和。头、命门、脚的姿势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中平的实现。头是全身的领,是平安的第一关。头部直立,不偏不倚,可以勾勒出身体轮廓。保持头部直立,后顶和下颌不能丢失。当后脑勺抬起,下颌闭合时,头部自然会平和地直立起来。后脑勺与后脑勺之间的拉伸是抬头的主要表现之一。生命之门,生命之门,正对肚脐。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命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承上启下的枢纽。工作过程中,应正确开启和关闭生命门。一般来说,一个人站着的时候,命门会自然凹进去,运动的时候命门会打开,根据运动的抬起和打开,命门会自然打开和关闭。松垮的小腹和下垂的会阴,是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命门与尾之间的拉伸感是命门开启的主要表现之一。脚是人体最低的部位,承受着身体的全部重量。脚是人体最后一层安宁。如果一个人的双脚不能从容地触到大地,整个人的从容就成了空中的城堡,整个上下沉沦的现实就无法实现。只有头重脚轻,基础才能深厚。脚要安,注意三点。首先,放松膝盖。自然站立时,膝盖要非常放松,达到膝盖骨可以自由活动的程度。这个时候,我的脚最近很平和。第二,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脚要平放在地上,而不是用力抓地。抓地就局部紧张,就脱离整体和平。第三,运动过程中重心的转移要平稳。气功的身体动作更加舒缓流畅。在动作转换的过程中,你要实现重心在脚上的平稳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失去平衡。

2.中正平和在健身气功"理气"中的应用。

气是连接身心的桥梁,连接人与天地,气的调理程度直接影响身心所达到的水平。就练气功而言,气可分为三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类型:呼吸之气、气血之气和先天之气。气功要求三种气都平和地进出。气的平衡主要体现在气的深浅和稳定。综上所述,慢慢呼吸让你感到安全和平静,你的心灵是自由的。长期健身气功练习者倾向于深呼吸,稳定呼吸。庄子曰:“真人之气至踵,人之气至喉。”对于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来说,他的气息可以从脚跟深,而一般人的气息只是浅到喉咙。稳定的气息有利于人的身心调整,健身气功就是把人的气息调整到一种稳定而深沉的中性平和的状态。

平和是保证气息、气血、先天元气稳定、深入、充盈的重要方法。我们常说的呼吸之气,主要与肺有关。呼吸气是“三气”的基础,深而稳的呼吸是气调理的首要表现。常规的调气方法要从调呼吸开始,逐步调气血调元气。它是练习健身气功时最常用的呼吸器官。除非满足特殊要求,一般使用嗅探和嗅探。嘴是重要的辅助呼吸器官。气功、六字诀、易筋经的发音都需要使用鼻呼吸和口呼吸,这也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现象。口鼻呼吸平和,即深、长、缓、稳。如果呼吸节奏不稳定或者练习时憋气,说明呼吸有问题。平和作为健身气功呼吸的原理,可以保证呼吸的深沉平稳,减少气短憋气的不良现象。

气血之气的调理过程体现了气为沟通身心桥梁的角色。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气和血紧密相连,气为血之母,血为气之帅,二者有互生作用。气无形,血有形。气能生血,血能载气。健身气功在调理气血之气时,除了运用呼吸之外,还直接运用肢体动作导引气血的运行。葛洪曰:“知屈伸之法为之导引。”导引的主要目的也是导引气血在体内中正平和的运行。健身气功还运用意识对气血进行引导。以意领气,以气运身,行功过程中,意守丹田、意注命门、目视肘间等等,都是运用意识调理气血的应用。气血之气的顺畅与否,决定于身、心的中正平和,并且对身心具有反作用。气血充足中正平和,则能反过来调整身心的状态。气血的调节过程反映了气在身心之间的桥梁作用。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气血紧密相连,气为血之母,血为气之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无形之气,有形之血。气能生血,血能载气。在调节气血方面,气功不仅利用呼吸,还直接利用肢体运动来引导气血的运动。葛越:“知屈伸之法为导。”引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体内气血的顺畅运行。气功也是用意识来引导气血。以意引气,以气运体,以意察腹,以心注命门,在运动过程中见肘间等。,都是用意识调理气血的应用。气血的通畅取决于身心的平衡,对身心有负面作用。气血充足,气血平衡,反过来可以调节身心状态。

和平是先天活力的重要保障。人的气可分为先天和后天,呼吸之气、气血之气可归为后天之气,肾气、腹气可称为先天之气。后天之气来源于吃水谷,呼吸天地之气,可以补虚养气;先天之气是父母传下来的,是天地之气在受孕时对生命的创造。先天之气无法改变,只能维持。气功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调节身心、调节呼吸、引导气血来维持先天活力。气功维持元气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后天之气激活先天之气。通过呼吸来激发后天之气。气功的呼吸方法主要有三种:自然呼吸、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其中腹式呼吸有顺逆之别。根据健身气功练习者的不同水平,他们使用的呼吸方法也有一些不同,如自然呼吸,腹式呼吸,或几种呼吸的结合。呼吸在练习中要自然使用,不要刻意。它的总体特征是和平。只有在中庸平和的原则指导下,气息才能深沉稳定,才能沉入丹田,与先天之气相遇。第二,通过身体的健康锻炼,保持先天活力的充盈。气功的身体动作涉及身体的所有肢体,跑量适中,充满了中国先贤的智慧,运动形式优雅大方,是一种非常全面的运动形式,极大地优化了身体。身体始终处于良性状态,减少先天元气的消耗,通过充足的后天气血滋养先天之气。第三,通过减少人的妄想,可以减少心对先天活力的干扰。和平是保持先天活力的三个有效保证。

3.中正平和在气功"调心"中的应用。

人的灵性是藏在心里的。人心能明天地之机,人心能明古今之变。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一门帮助人们重新发现人性的学问。练气功也是这样的交心方式。人心既灵又“灵”;既有纯粹,也有妄想。灵性和不安会覆盖人的灵魂。练功的平和过程,就是一个吸心、锁马、发狂的过程。灵马停息,假心移去,人心才能安定,不再外求,从而接近真心和隐心。

要用减法来修心,让自己的欲望和欲望逐渐减少,直到回到真心和本心的状态。平静是心灵实现减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心灵处于原初状态的主要表现。孟子告诉他的儿子,说:“没有别的学习方法,只是请他放心!”精神上的善良之心,虽然是人生固有的,但并不坚定,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下会丧失。孟子认为,追求知识的主要目的是把被放逐的心收回来,回到它的善的状态。孟子以“养胆识”和“养浩然之气”来追求对外开放的思想。只有当你不担心,不害怕,内心平和,你才能勇敢,才能高尚。与古代相比,现代生活中的诱惑更多,人们的心更容易走出去,一去不复返。气功是根据当前人的生活状态,分做前、起、做、收等多个阶段设计的,以平和、排除杂念、自然呼吸为主要原则为指导,把练习者的心神收回到当前练习的状态,即“求其放心”。

在平和中,你可以把自己的心境放得平和。如何把意念放回身体?儒释道虽各有安身之处,但“入寂”的方法是一样的。气功是一种遵循平静心灵之道的学问。健身气功是一种平和不温不火的精神训练,使人在极度安静的状态下实现下半身的运转,实现了人、人、自然合一的人生境界。修行者只要坚持不偏不倚地修行,时不时地适度修正,就能体会到那种四肢下垂、失去智能、杂念的极静极乐的境界,也就是与道合一的境界。

和平是从中国哲学中提炼出来的重要概念,是提高自身修养,实现天地运行的实践途径。传统的身心和谐的生命观是中国生命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中庸在身心和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气功不仅是一门身心锻炼的专门学问,也是一条人生修炼之路,更是一条通往天人合一的悟道之路、坦途。将中正平和实际运用到气功练习和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助于我们领悟更多东方生活智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1537.html
上一篇我对练功层次的感悟
下一篇 拱背≠突臀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