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螺旋上升地开展法治教育,切实有效地提升法治素养

螺旋上升地开展法治教育,切实有效地提升法治素养

俞慧文学校是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担负着培养知法、信法、守法公民的重要使命,全面开展法治教育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其法律意识,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

于会文

学校是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担负着培养知法、信法、守法公民的重要使命。全面开展法治教育是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保障。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教育“以德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自2005年以来,上海对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法制教育体系进行了积极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

法治教育融入德育体系,坚持整体性原则。

上海法学教育一体化有着历史的积淀。在政策层面上,虽然学校法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性质一直是明确的,即把法治教育作为道德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实践为法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青少年法制教育纲要》,强调:“法制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着力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引导正确价值导向, 并把法律的约束力和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影响和推动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让青少年了解法治的道德基础,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和操守意识。

上海对综合德育体系的探索由来已久。2005年,《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实施,中小学“主体德育”教育理念付诸实践。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各校区的思想政治课。2010年,上海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统筹”的实践探索;2014年,上海成为全国唯一获批开展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城市,明确提出“构建大中小学校一体化德育体系”的思路,为法治教育一体化的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海法学教育一体化的实践

法治教育的整合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法治教育一体化的创新探索。教学设计遵循整体结构、有效交叉、必要重复、合理重复、螺旋式上升等原则。,构建了相互衔接的学科德育内涵、相互衔接的德育要求以及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合的方法,增强了法学教育融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青少年法制教育纲要》的实施强调:“法制教育要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覆盖所有教育阶段,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式上升的法制教育体系。要把宪法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把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让青少年牢固树立自己有权利、有义务、有责任的观念。"

以课堂教学为例,考虑到小学生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以感性认识为主。关于宪法法治教育,教师从“班规”入手,给学生一个像一个国家的“班规”“家规”一样的宪法直观形象,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思考宪法,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

从学生熟悉的东西出发,再比如一开始就问学生“学校门口的路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没有这些设置,路可以设置吗?”为什么?”“非机动车可以占用机动车道吗?为什么?”并引用马克思的话,“自由只能因为自由而受到限制”,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引发学生对一系列事物的思考,将抽象的宪法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高中的成人礼是将宪法带入高中生活的绝佳机会。本文从高中生十八岁成人礼与国家工作人员手持宪法宣誓的不同场景入手,引导学生将成人礼与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进行比较。以二者的区别为出发点,明确了成年人身份变化带来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发学生对国家权利和公民权利关系的思考。

小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班规的引入,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规律和身边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分析不同主体在道路上的不同方式,使学生得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可以使生活更美好的结论,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基本义务的规定来源于宪法的制定和实施,认同“宪法保障更美好的生活”。高中的教学目标比初中更深。从高中生18岁成人礼和国家工作人员用宪法宣誓的不同场景入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了解国家的权力结构,认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可以看出,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同时求同存异,指向教育的总目标,很好地体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纲要》中提到的“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系统规划、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导向”。

法治教育一体化是根据各年龄段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以宪法为导向,针对小学、初中、高中设置不同的法治课程和教育方法,注重连续性、渐进性和互补性。但无论哪个时期的学习,“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都不会改变。“以德育人”的关键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有效地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细化、小化、落实,让学生听得见、想得着、感受得到。

上海法学教育一体化的总结与思考

上海以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为重点,构建大中小幼一体的德育内容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师培训体系和制度体系,真正实现一体化。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教育的整合进程不仅依赖于大中小儿童一体化德育体系的构建,也反过来促进德育体系的优化和改革。

法学教育课程整合的发展是深入和横向的。要根据学生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学段要求,科学构建、合理优化学校课程体系,使法治课程纵向贯通,法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小学的法治教育,初中主要以启蒙教育、体验教育为主,高中以常识教育为主,大学以弘扬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让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真正形成分层递进的内容序列。同时,要实现法学教育课程的横向整合,准确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发展方向,深刻理解学科间互动的内涵,挖掘各学科和学校活动中蕴含的法学教育资源,积极将法学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中。

法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法学教育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学校、教师和学科教学在推进中小学法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仅仅是思政老师,所有的学科老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专业化、一体化的法治教育教师是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体系的重要保障。上海形成了法治教育一体化教师培训共同体,建立了“市级备课、区域间合作、学校推动”三级长效机制。备课既能营造合作互助的氛围,又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具有加强优势互补的作用。“同题不同段”可以引发教师参与“同题”的教研。大家既是研究者,又是研究者,有助于智慧的分享。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引导教师探究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把握法治教育内容的精髓,展示培养法治素养的能力。可见,建立一支既懂法律知识又有教育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有效开展法治教育的保障。注重提高现有全体教学人员的法治教育能力和素养,为法治教育向各学科渗透提供了必要条件。

法治教育一体化不仅需要改变观念取向,从整体上设计法治教育的内容,还需要着力解决师资短缺、评价等关键问题。法治教育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只有充分激活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力量,才能全面提升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9359.html
上一篇生活视角下的法治育人路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 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困境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