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许渊冲说的偷时间yingw

许渊冲说的偷时间yingw

吴爽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和法国巴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1983年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从事教学和文学翻译达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

许渊冲说的偷时间yingw

吴双

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20世纪40年代,他在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和巴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1983年后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他从事教学和文学翻译工作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多种语言,尤其在中国古诗英译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押韵译诗风格,有“英、法译诗第一人”的美誉。已出版译著100余种,包括《诗经》、《老子》、《论语》、《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英、法译本。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10年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在北京一个隆冬的下午,强风吹得树枝呼呼作响。在北大长春花园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许渊冲坐在摇椅皮沙发上打瞌睡。听到有人进门的脚步声,他从午睡中惊醒,急忙拿起小桌上几本新翻译的样书,给记者背诵翻译好的作品。

“书海内外百余人卖,诗英法独一人译”是许渊冲对百年人生的总结。“人们说我疯了,爱吹牛,但我说这是真的。我翻译的书太多了,这里放不下。”性格好斗,说话大声,外号“徐大炮”。他是西南联大第一届毕业生。透过他,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君子的魅力。

在纯粹的爱中享受自己。

当他精力充沛时,他就工作。有时候累了就从半夜12点翻译到早上7点才睡觉。许渊冲开玩笑说,他从夜晚“偷时间”。正如他在留学时的日记中所写,“黑夜侵占了白天的时间。作为补偿,我必须努力收复白天失去的领土。”

2007年,许渊冲86岁。他被医生诊断为结肠癌,只能活7年。但他并没有被时间困住,依然执着于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2017年中秋节,许渊冲骑车出去看月亮。月亮明亮地照在路上,但他没有看到路上的斜坡。他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摔断了腿。手术结束后,主治医生说许渊冲从来没见过这种事,就上了手术台和他聊他翻译的诗。此前,许渊冲会时不时做他在西南联大学的广播体操来锻炼身体。每天晚饭后,他会骑半个小时的自行车,然后回家看新闻联播。现在,他的眼睛越来越模糊,出门需要拄拐杖。天气好的时候,保姆会骑电动车送他去公园。

许渊冲对生活的需求很简单,就是有饭吃,有地方住,有工作做。他喜欢吃甜食。桌子上有一些牛奶、椰子汁、核桃露、一罐糖和一点水果。卧室也是书房。若干年前,从二手市场15块钱买来的铁书架上,摆满了许渊冲翻译的160多部中、英、法作品。

沉浸在翻译世界里的许渊冲,充实而快乐,张扬的个性让他成为低调翻译圈里的“少数派”。多年来,翻译界一直强调译文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尽可能忠实于原文,但许渊冲在翻译中并没有拘泥于原文,而强调再创造,这使他一度在翻译界受到质疑。

许渊冲一提到翻译,就兴高采烈,轻松自如。他以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为例:“中国人看到天上又圆又亮的月亮,就会想到地上家人团聚。但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只说聚一聚,外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他们怎么能理解呢?如果从字面上翻译成‘仰望明月,俯视故乡’,外国人一定会想到中国人写的那些废话,哪能成为诗?所以许渊冲翻译的时候把月光比作水,翻译成英文就是“月光如水,溺了相思之人”。有人认为许渊冲的再创作翻译是对原文和原作者的不忠实,但许渊冲认为无论是原作者还是原文都应该让读者知道(理解)、喜欢(喜欢)、享受(享受),未能让读者知道、喜欢、享受的翻译不能算是对原作者翻译的忠实。他相信贝多芬的那句“为了更好,不能打破条条框框”。

1939年,许渊冲将林的《别丢了》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浪漫风格首次正式显露。

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蔓延,许多青年学生纷纷参军,意气风发的许渊冲也不例外。抗战第四年,应中国邀请,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组建了“中国空美国志愿援华航空空队”,需要大量英语翻译。许渊冲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在与美军士兵交流过程中,由于中方翻译不知道如何翻译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字,现场一度陷入沉默。许渊冲站出来,引用了美国总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中的一句名言“民有、民治、民享”(即民族、民权、民生)。由于表现突出,许渊冲被分配负责信息翻译。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还获得了一枚银飞虎奖章。火的洗礼让他褪去了年少的稚嫩,从此浪漫主义获得了厚重的爱国情怀。

抗战胜利三年后,许渊冲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以惊人的学习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法语学习,为后来的法语翻译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许渊冲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放弃国外优势,成为第一批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留学生,并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翻译界盛行直译派。许渊冲面对过各种争议,也遭受过很多挫折。但他一直以极大的热情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翻译事业中,从不退缩。他将翻译过程视为“每天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旅程。

许渊冲发表了一篇关于《红与黑》翻译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学术争论,也让他几乎成为众矢之的。他提出翻译的最高原则是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这立即招致了批评。针对他的理论,同学赵瑞琦批评“许渊冲的翻译加了很多不该加的东西”,甚至有人说许渊冲是主张乱译的“千古罪人”。

面对各种质疑,许渊冲文笔相对,不肯让步。为此,他几乎得罪了整个翻译圈。他认为,学习必须坚持真理,既要继承前人,又要敢于突破。就像他在1939年的日记里写的,“以前喜欢一个人走自己的路,现在喜欢一个人走自己的路,以后也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杨振宁学的是物理,但他酷爱中国古诗,英语也很棒,所以他和许渊冲成了朋友。杨振宁说:“一个人应该努力学习,这是对的,但除了努力学习之外,还应该倡导找到发展每个人兴趣的方法。有了兴趣,苦不是苦,而是乐。”许渊冲认为自己能取得成绩,正是因为他把创造美作为人生的最高乐趣。

从一个学不会英语的少年到“翻译狂人”

1921年,许渊冲出生在江西南昌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对历史故事和诗歌表现出很强的语言天赋。五岁的时候,他就能背出几百首唐宋诗词,但他从来没有对英语表现出兴趣,认为学英语没有多大用处。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许渊冲第一次接触英语,学习方法简单粗暴。他把26个英文字母的“WXYZ”编成了一个公式:“洒了油,吓死了,撅着嘴!”所以我几乎记不起来了。后来学新字,在“儿子”下面念“孙子”,在“女儿”下面念“刀豆”。许渊冲回忆说:“当时就是这种生搬硬套,乱用动植物,不分老幼的方法。自然,我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

进入中学后,许渊冲和几个同学喜欢集邮,懂英语能分辨出哪个国家的邮票,这让他觉得英语有点好玩。想要真正改变自己对英语学习态度的,是他的表哥熊十义,中国杰出的双语作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翻译的中国古典作品被搬上舞台,风靡一时,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获得萧伯纳的赞誉,名利双收。这极大地鼓舞了许渊冲,使他顶礼膜拜。从此,一个崇高的梦想开始在他心中萌芽:“把一个国家的美好变成世界的美好,不仅是我个人的理想,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高二时,他背熟了30篇英语作文,并模仿写作,成绩跃居全班第一。

少年许渊冲如饥似渴地读书。他的日记里提到的中外名著数不胜数,很多都是简单的读后感或者书评和读书随笔。许渊冲在1938年11月1日读完鲁迅翻译的《死魂灵》后,在日记中写道:“有什么比自由阅读更有趣?愿意读书就去读,不愿意就去玩。读书玩耍,就会快乐。”他在中学和大一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一些世界名著的翻译,在大学阶段的欧洲文学史课上也读过或者至少知道很多作品。许渊冲提起这件事时有点得意:“我知识面广,所以在欧洲文学史课上成绩比别人好。”

许渊冲曾说:“我观察力和想象力都不强,所以我就像大鹏背上的一只鸟。大鹏飞到九重天之外,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古今中外的诗人文人都是我的大鸟。我翻译他们的诗,把他们的风景词做成情话,这样我就可以高飞远航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沟桥的枪声彻底打乱了许渊冲平静的生活。16岁时,他为躲避战乱离开家乡,来到云南。次年,他以第七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在那里与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

政治学教授张佛泉教授哲学思想中的一元论和多元论,启发了许渊冲对翻译的理解,使他认识到学习可以博采众长。张佛泉说,一元论看整体,多元论看局部。部分只能存在于整体中,部分和整体都存在,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像人不等于“心灵+身体+四肢”。

这对许渊冲影响很大。“我发现一个句子不等于单词的合成,所以翻译一个句子的所有单词并不一定能翻译整个句子的意思,因为还有一个隐含的意思。起初,我的翻译受到了鲁迅的影响。我对自己直译的翻译不满意,甚至对翻译失去了兴趣。后来采用了意译,不仅要翻译部分,还要翻译整体,这样才能和原作者心灵相通,彼此联系紧密,偶尔会有一种奇妙的意味,也是快乐的。这才尝到了翻译的甜头。”许渊冲回忆道。

张佛泉教政治学导论的时候,有时说中文,有时说英文。许渊冲用英语做笔记,以提高自己的汉英翻译能力。

1939年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新校舍落成,图书馆是主楼,也是新校舍中唯一的瓦房。学生宿舍都是草屋顶,下雨就漏雨,晴天就漏雨;教室是铁皮屋顶,开始下雨,仿佛伴着音乐。在新教学楼东北角的外语系办公室里,开辟了一个小书库,陈列着外语系的各种书籍。正是在这里,许渊冲翻译第一部法国小说的动机产生了。

许渊冲读《欧热妮·葛朗台》时,觉得描写生动,但翻译生硬,每句话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字。阅读非常困难,这降低了阅读小说的乐趣。当时他就下定决心要还原巴尔扎克的本来面目。后来,他翻译了巴尔扎克的《生命的开始》。

许渊冲爱恨分明,对不喜欢或不服气的人直言不讳,但在日记中经常自省。比如有一次他写道,“我喜欢聊天,但不太会观察对方。谈投机,可以交流思想;不揣测的话,不是面红耳赤就是浪费时间,所以聊天的时候要善于察言观色。”

2014年,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那天,许渊冲给自己许了一个很大的愿,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以此来鼓励更多的人投身翻译事业。

著名作家梁实秋花了一生的时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曾在家书中写道:“一周校对十本莎士比亚的书能让我痛苦,几乎要了我的命。翻译书籍的痛苦不亚于生孩子。”莎士比亚的作品是用英语押韵写成的,译者必须对英国历史和文学有透彻的了解才能翻译。然而,400年前的古英语连英语母语的人都相当陌生,更不用说中文翻译的难度了。

当记者问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有什么困难时,许渊冲斩钉截铁地说:“别问这种问题。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只想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不断进步,变得更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吸取君子之学的精华。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者,不但是建筑,更是大师。”生于战火纷飞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然校舍破败,但学校里大师辈出,人才辈出,弦歌从未停止。从这里,诞生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数百位学者。

许渊冲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住了八年。回想起来,冯友兰先生是一位对他影响很大的教授。八年来,冯先生一直担任文学院院长,并在联合国大会上多次发言。其中之一是冯先生的“中和之道”讲座:

一个人能吃三碗饭,只有一碗半,大家会叫他“一般”。如果真的要吃三碗,那就是“一般”。“中”就是分量刚刚好:四碗太多,两碗太少。和与同的区别在于,同中无异,和中有异。让一切恰到好处的砝码是“和谐”。这就是“中和”原理。辩证法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是“中”,从矛盾到统一的变化是“和”。

说到个人修养,健康的身体是可以通过吃、喝、睡等等来达到的。各种心理欲望满足合适的权重,就是完整的人格。应用到社会上,政治家、军人、教师等人群要求的权利不要太多,责任也不要太少,这就意味着一个好的社会。应用到政治制度上,民主政治最接近“中和”。

许渊冲从“中和”原则中受益匪浅。他认为“中和”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对他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很大。“我年轻好胜。听了冯老师的演讲,我明白了,中和之道,就是一热一热,一淡一淡。就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言,如果有一天一个人能翻译一篇一千字的文章,那么翻译一千字就是成功的。逐字翻译,这是量变。翻译到1000字就成了一篇文章,这是质变。所以从量变到质变是‘中’。但是,翻译和吃饭睡觉可能会有矛盾。翻译一千个字,可以吃饱睡足,吃饭睡觉都可以搞定。这就是“和谐”,就是从矛盾到统一。”

钱钟书先生是许渊冲第二学期的英语老师,当时他才28岁。钱钟书许渊冲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读书时才华横溢;二是他写文章或讲话时,妙语连珠,令人惊叹;第三,成为一代宗师后,要鼓励后代。

许渊冲记得第一次上钱先生的课,钱先生穿着浅棕色的西装,黑色的皮鞋,戴着一副宽边玳瑁眼镜。他迅速走上讲台,双手放在讲台两侧,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脚尖指向地面,一副独立不羁的样子。钱老师教的第一课是《一对啄木鸟》。原文是一部相当枯燥的科学著作,钱先生却把它生动地讲述成一部有趣的速写。钱先生对文本的分析精辟中肯,一针见血。比如在谈到叶子和枝叶的区别时,他说前者指的是一片一片的叶子,后者指的是整体。

钱钟书先生不仅讲课,写文章也有很多精妙之处。翻译《毛泽东文选》时,金岳霖先生把它翻译成“一个陷阱,一个智慧的收获”,他不知道该怎么翻译,所以他问。钱先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翻译是:吃一堑,长一智。原文只有对仗,有形式美;然而,译文不仅有对仗,还有押韵。它不仅形式美,而且音美,使散文富有诗意。这对许渊冲影响深远,指引了他前进的方向。

谈到他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许渊冲滔滔不绝,无数大先生的教诲为他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他把305首诗经、19首古诗、150首唐诗、150首宋词、4首西厢记翻译成了16折的英文诗。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诗被翻译成押韵的法语。回想起来,许渊冲很感谢教《诗经》的闻一多先生,教《古诗十九首》的朱自清先生,教唐诗的罗勇先生等。连体育老师都是清华名人黄忠福。黄老师说“你不教育自己,我就教育不了你”,要求学生每天做体操。黄老师的话,许渊冲练习了几十年,身体很好。

回顾过去的岁月,许渊冲感慨地说:“我们要感谢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研究院(后来的清华研究生院)对我们的教育。联大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认为是因为有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有一批有创造力的学生,有学术自由,有民主的领导,有能干的工作人员。”

百年来,他在中国难民危难之际从军,在艰难困苦中探索新知,在质疑面前拒绝妥协,执着地探索翻译新高度,搭建起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桥梁,向世界讲述中国之美,滋养了后来者的心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438.html
上一篇重拾“耕读”必修课,找回通往精神家园的路
下一篇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迈向教育发展新征程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