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超常儿童需要超常教育

超常儿童需要超常教育

程黎 刘正奎 王美玲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超常儿童研究与教育探索走过曲折的四十余年。从早期的蓬勃繁荣、中期的质疑不断到后期的艰难理性探索,其背后经历了对超常儿童发展的理解、超常儿童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及社会对超常儿童的态度变化等复杂…

超常儿童需要超常教育

李成·刘正奎·王美玲

自1978年以来,中国天才儿童的研究和教育探索走过了四十多年的波折。从前期的繁荣、中期的质疑到后期艰难的理性探索,其背后有着对天才儿童发展的认识、对天才儿童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社会对天才儿童态度的转变等复杂过程。在为新时代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超常儿童的基本问题,尤其是厘清公众关注的教育话题“超常儿童一定要成才吗?”

“超常儿童”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神童”,认为特别聪明有天赋的孩子是“上天”赐予的。在西方被称为“天才”,禀赋极高的人是“天”所生,所给。1978年,我国学者基于儿童能力发展的分布和大量研究,首次提出了“超常儿童”一词,但学术界对如何界定超常儿童仍有不同看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任祖礼认为,超常儿童是由超常能力、任务承诺和创造力构成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包括语言、空和音乐等。超常儿童是在智力的不同领域表现出比普通人更高天赋的群体。美国《特殊儿童教育法》将“特殊儿童”定义为在一般智力、特殊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领导能力、视觉和表演艺术能力中的一个或多个领域有突出成就或能力的人。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对超常儿童的定义是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儿童成长中个体能力发展的差异,建议教育要注意这类群体的特点,因材施教,不涉及将来是否成才。

但现实中,一提到“超常”,人们往往会想到国外的爱迪生、爱因斯坦、莫扎特,国内的甘洛、张衡、祖冲之,往往会给超常儿童贴上“高成就”、“高社会贡献”的标签。人们对超常儿童寄予了很高的社会期望,认为超常儿童必须在关键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即“超常儿童必须成为人才”,既然他们如此幸运地拥有异于常人的才能。

那么,超常儿童“一定”能成为杰出人才吗?

从儿童发展和教育的角度来看,超常儿童具有有利的先天条件,这使得他们比普通儿童更容易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但非凡成就的取得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首先,超常儿童需要科学的鉴别和发现。未被发现的超常儿童往往面临两种情况。第一,和普通孩子一起接受普通教育,错过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从而“失去所有人”。二是超常儿童可能出现学习成绩差或行为怪异的问题,被视为“问题儿童”。比如牛顿小学成绩一塌糊涂,六科不合格。老师认为他智力有问题;著名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小时候被诊断患有多动症。幸运的是,他们最终被发现了,他们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大量支持,成为了优秀的人。然而,仍然有许多例外的孩子被认为是“问题儿童”,他们不仅没有机会发展,甚至受到压制和排斥,没有机会取得突出的成就。

其次,特殊儿童需要适当的教育来开发他们的优秀潜力。教育不能造就超常的孩子,但不合适的教育会扼杀超常的孩子。超常儿童的天赋表现出一定的领地和个人兴趣,教育需要满足这种发展的需要。如果出现错位,他们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同时,因为超常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要保持他们在一个或几个领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要让超常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如果只重视超常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忽视兴趣、动机、心理韧性、任务承担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能会阻碍超常儿童创造潜能的激发和表现,因为创造力向创造成果的转化需要较高的内在动机和坚韧的意志。

第三,天才儿童能否成才,取决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古人说“时势造英雄”,一个时期杰出人物的出现,必然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文学“天才”,探索自然的巨大热情催生了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牛顿等一大批伟大的科学家。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化需求,为不同领域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土壤。一方面,如果个人的杰出才能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往往很难成为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比如哥白尼的天体运动理论,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甚至一度被列为“禁书”。另一方面,知识的创新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如果一个人处于相对稳定的知识积累阶段,那么他的优秀才能就会受到时代创新环境的限制,很难在历史上有大的成就。

所以,不平凡的孩子成长为杰出的人才,并不是“必然”的。正如加涅在他的“天赋-天赋差异模型”中提到的,超常儿童的天赋需要从发现天赋开始,逐步转化为杰出的天赋。转化的关键在于教育和社会环境能否共同作用于个体内外因素的积极发展。

那么,在中国现阶段如何才能促进天才儿童的发展呢?

首先,要树立超常儿童发展的多元天赋观。一般来说,人才至少应该具备“高能力高素质”、“高成就高产出”、“促进社会发展”等要素。有知识,对社会有贡献的,自然是人才;那些有特殊技能、有专门技能的“奇才”、“偏才”、“怪才”不就是天才吗?只有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才能为更多的天才儿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

其次,要建立特殊儿童学校特殊教育体系。学校要从因材施教的理念出发,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明确特殊儿童的教育目标,将全面培养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建立特殊儿童特殊教育体系。其中,全面培养是指促进超常儿童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个性化发展要求尊重天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兴趣,根据其天赋所在的领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使天才儿童的天赋潜能在不同领域得到最优开发。

第三,社会和家庭应为天才儿童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和宽松的环境。现在我们的社会和家庭往往对超常儿童寄予过高的期望,甚至把中国的未来寄托在少年班的少数孩子身上。这无形中造成了一种高度制约的环境,容易让超常儿童承受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或者自负,不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超常儿童的天赋是特定领域的。对于那些能够在国家发展所需的关键领域发挥作用的特殊儿童,我们应该积极引导他们的兴趣,合理培养他们的潜力,促进他们的天赋发展。对于那些在非关键领域有着非凡天赋的孩子,我们也要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尊重和保护他们,促进他们的自由发展。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超常教育”并不等同于“超常儿童教育”。前者往往被解读为“把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的教育”。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鼓励;而后者则是基于“尊重和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为他们提供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是在儿童成长中实施因材施教。只有坚持“超常儿童教育”的理念,才能让更多超常儿童成才。

(作者:李成,王美玲,北师大教育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

编辑:吉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501.html
上一篇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泥瓦匠和设计师
下一篇 对超常儿童的教育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