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围绕高校三全育人

围绕高校三全育人

王其奇高校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担负着立德树人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是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路径,要把握好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推进“三全育人”的着力点,切实提升高校…

围绕高校三全育人

王琪琪

为了培养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必须坚持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全过程的全方位教育。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担负着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是推进“三轮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途径。要抓住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着力点,推进"三轮育人",切实提高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实效性。

道德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高校要培养负责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每个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组织的长效机制。

舆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舆论工作,是落实以德育人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推进“三轮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路径。

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担负着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

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旗帜和道路,关系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关系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风化人、凝聚力量、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要自觉承担起举旗、聚民心、育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遵循。

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要结合实际落实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主动发声,敢于和善于主动发声,切实加强高校思想引导和管理。

新时期,高校迫切需要发挥新闻舆论工作的育人功能。高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理念、真理的职能,还承担着塑造灵魂、生命、新人的重任。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正确的思想引导和舆论氛围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

当前,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舆论环境、媒体结构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应用新技术,学习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互联网空成为思想文化最活跃的领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流与对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闻舆论工作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我们要深刻认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主动加强舆论引导。如果不主动宣传,正确引导,别人可能会抢先一步,抢占话语权。因此,新时代的高校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发出校园主流思想舆论的最强音,使之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推进器”。

加强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轮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8〕15号),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以德育人这个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舆论工作在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天然的队伍优势、平台优势和内容优势。要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加强舆论引导和思想引导,为德育工作做出应有的成绩。

把握高校新闻舆论工作重点推进“素质教育”

要紧紧围绕全人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要求,充分挖掘新闻舆论工作的育人要素,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使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和目标真正落在育人效果上,做好育人工作,唱响育人的最强音。

注重全员参与,走同一个方向。

宣传不是党委宣传部的责任。要全面明确专兼职宣传人员的工作职责,广泛吸纳热爱新闻宣传的“强人”“能人”,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强化认同、凝聚共识,把德育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源头和总目标。

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骨干队伍的优势。加强新闻舆论工作,是新闻宣传骨干队伍的职责和使命。要进一步强化德育意识,转变工作方式,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学校分管新闻宣传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要加强规划,理顺工作机制,精准施策。党委宣传部专职干部要加强策划,提高服务质量,突出育人实效,做到有目标、有落实、有实效、有监督、有考核、有激励,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充分发挥兼职宣传员作为主力军的优势。要建设一支可靠的兼职宣传人员队伍,吸引思想政治素质高、文字功底强的基层群众,特别是有教书育人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知心朋友”,让他们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诉求,更熟悉学生的个人喜好和表达方式,鼓励他们拿出实招、为立德庶人办实事,形成强大的新闻宣传主力军。

充分发挥交叉融合专家团队的优势。强大的思想引导和舆论引导需要权威的声音。要广泛动员组建跨学科的“新闻+”团队,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文化研究和教育专家等。,并组建新闻舆论工作顾问团和新闻评论员团队,回应社会和师生关切,积极发声,形成权威有力的舆论引导。

充分发挥学生新生力量的优势。青年学生既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受众,也是改善网络生态的参与者和重要力量。要广泛吸收青年学生参与,组建学生工作团队,善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唱响网络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创作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培育网络“红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积极理性发言,明辨是非,主持正义,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注重全程参与和互联互通。

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最大优势是资源优势。校内外一切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都是新闻舆论传播的内容,一切正面的信息传播都是对青年学生的教育资源。统筹这些资源优势,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注重全程参与,有计划、有特色地实施新闻舆论工作育人。

将通识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无论专业、年级,始终贯穿育人主线,利用党和国家重要政治生活、重要节假日、纪念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太阳节等宣传契机,加强主题宣传策划,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并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实施特色教育,服务学生成长阶段。把握学生成长周期,分析学生成长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新闻舆论工作教育工程,实现教育精准化、特色化。比如组织实施新生入学教育宣传,强化职业认同和身份意识;评选和宣传一批勤奋学习、科研有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激励大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思考、在学习中有所作为;评选宣传一批励志典型人物和事迹,激励大学生迎接挑战、敢于拼搏;评选宣传一批务实奉献、创新创业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激励广大学子胸怀宽广、敢于担当;组织好毕业“最后一课”的教育宣传,教育学生努力励志、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注重全方位的努力和协作。

当前,互联网正在催生媒体领域前所未有的变革,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单打独斗。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化整合和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实现全方位新闻舆论教育的新模式。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起合作。微博、微信、Tik Tok、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必备的社交工具,甚至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工作成本、传播速度、内容吸引力、互动方式等方面优势明显。善用新媒体是新闻舆论工作取得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传统媒体,如纸媒、广播电视等。,具有新闻的完整性和严肃性的特点,它们在深度策划和报道以及史料保留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当前需要协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传播内容、方式和影响,合作育人。

官方平台和其他校园平台协同工作。在全媒体互联网时代,校园新闻舆论平台不再“一家独大”,而是形成了多平台共生竞争的发展趋势。尽管有校园媒体的传播、引导、影响和公信力,但校园官方平台仍然是唯一一个具有引领校园媒体优势的平台。但是,“1+1”可能还是大于2。通过新媒体联盟、构建新媒体矩阵等多种合作形式,将校园官方平台与其他校园平台有效整合,共同策划、分工合作,既能抱团取暖、做大做强、提升学校教育工作影响力,又能培育各学院教育品牌,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校园媒体和校外媒体一起合作。传播格局发生了变化,这使得专业新闻机构重新审视和定位与学校的关系,从传统的单一供求关系转向双方合作共赢。很多主流媒体发展自己的客户端,邀请学校入驻,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平台信息,获得更多的流量。就学校而言,应积极抓住机遇,加强与校外媒体的合作,借力更高更强的新闻平台,争取更权威的业务指导,享受更便捷高效的采编系统,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立德庶人的质量和水平。

改进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提升“素质教育”实效

从新闻舆论工作的制度设计和组织实施来看,可以在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教育上下功夫。但是,是否大力推进德育,还要看工作的成效。舆论工作是一门科学,时间效率是检验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无论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果宣传、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都要体现时效性、高效性的要求。

提高新闻作品产出率是基础。新闻作品的生产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发现新闻价值的洞察力和深入新闻现场的意识。他们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和收集新闻素材,深入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新闻价值。还要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新闻数据库,加强策划,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展主题宣传,不断出新闻作品。

提高新闻作品质量是根本。作品能讲好,新闻舆论不仅仅是陈述新闻事实,更要掌握文字基本功。又要深挖新闻背后的思想内涵和主流价值,在叙事中流淌情感,让思想渗透纸面背后,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一部新闻作品不可能同时到达每个人的内心。好的作品懂得因人而异,进行差异化传播。把要讲的道理、道理、事实,用青少年容易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呈现出来,产生精准的教育效果。

提升新闻作品的关注度是关键。不被欣赏的好作品永远只是睡在字里行间的美女,不会有思想觉悟的力量。要利用好有限的平台,做好作品的推广工作,让好的作品传播的更快更广,让读者因为遇到一部喜欢的作品而期待更多的好作品,最终成为作者和平台的粉丝。当青年学生愿意关注学校信息,成为学校新闻舆论的忠实读者,主旋律、正能量的信息就会充斥舆论场。

提高新闻作品的互动性是突破口。新闻作品只有活着才有力量,需要实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互动,形成共识,产生共鸣。借助新的网络技术,可以真正实现互动。特别是新媒体平台提供了一个留言区,读者可以在这里留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讨论新闻作品的某一部分,提出自己的理解、看法和建议。记者要善于设置话题,激发读者广泛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升华情感。在优秀的新闻作品中,读者讨论的内容可以远远超过新闻内容本身,丰富新闻价值,甚至形成新闻的二次创作,最终进一步扩大正面宣传的影响。

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德育人的使命,不断增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使新闻舆论引导更有温度,思想引导更有力,德育教育更有效,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741.html
上一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什么意思
下一篇 中小学教科研模式创新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