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宁波建筑剪影

宁波建筑剪影

李文星在宁波,没有一所不注重美的学校。当你对这个结论产生疑问的时候,只需你移步宁波的任一所校园,单是第一眼看到的建筑,便已向你陈明了这所学校所崇尚的艺术门类,进而便可推想出学校的整体风格。教育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宁波人对学校中每一座建筑的尊重…

宁波建筑剪影

李文星

宁波没有不讲究美的学校。当你对这个结论有疑问的时候,你只需要搬到宁波的任何一个校区,你第一眼看到的建筑就已经告诉你这个学校提倡的艺术门类,然后你就可以推断出学校的整体风格。教育是文化的载体。宁波人对学校每一栋建筑的尊重,代表了他们对文化和美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位于多所大学的逸夫楼上,也体现在宁波任何一所中小学校园将每一栋教学楼、休息亭都设计成艺术品的行动上。让美渗透在孩子的每一个视野里,难道不是对孩子最好的美教育吗?

美育从建筑开始。

自中国现代教育开始以来,美育就不断被提及。较早给美育下定义的教育家蔡元培在《教育大辞典》的美育词条中说:“美育者,是将审美理论应用于教育的人,其目的是培养感情。”

建筑美是艺术美的形式之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人类的物质需求而产生,并在实用功能上逐渐发展的一种艺术作品。所以比其他艺术门类更贴近生活。

当你第一次走进一所学校,首先看到的是学校的建筑,物质实体的立体造型会给你对学校的第一印象。漂亮的学校建筑会让你基于自己的审美与眼前的建筑产生奇妙的碰撞。建筑语言直接吸引感官。其轮廓、序列组合、空排列、尺度、造型风格、色彩装饰、节奏、肌理等。反映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风貌。

学校里的老师或者学生,每天来来往往,久而久之就会被建筑之美所影响。通过角度、距离的变化和观赏点的移动,带来时间的流逝,从而在空之间不断变换的景物中唤起流动的感情。离开学校多年,很多同学想起母校,首先想到的是某个角度的小桥亭,或者某个角度的山海风光,这是基于建筑的艺术记忆。

然而,走进国内大部分中小学,你看到的建筑风格有两种:一种是毫无美感的四角方形建筑,猪肝色的墙壁,毫无生气的回廊,躲在高楼后面的单薄亭子,随处可见的大字帖;另一种是被剥离了历史真实的附庸风雅的建筑,和空内涵的外壳,无中生有的“假”和泡沫化的建筑,更体现了文化的缺失和精神的苍凉。“百家争鸣”的粗糙和对文化传统的“误读”,在建筑上表露无遗。如果这种“即刻的美”不能直观地培养出来,美育当然就难以完整。

令人高兴的是,当我们走进宁波时,我们发现了不同。从城市到学校,这里的建筑可以和我们对话,用它的语言向我们传达文化、历史和时代精神。作为一个早期的现代城市,宁波的建筑既有传统的亭台楼阁,又有西方古典的风格,还加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当我们走进宁波的这所学校,建筑之美首先为我们对这所学校的了解增加了一层滤镜。宁波人对建筑的认真,是对美的尊重,是文化自信的外在表现,也是新人认识这座城市和一所学校的直观读本。

建筑文化是校园文化。

说到宁波校区的建筑特色,第一站是宁波二中,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月湖之上,占据湖中株洲岛。当叶主席带着我们走过通往竹洲岛的唯一一座小桥时,一座现代化的浙江沿海与一座独具江南水乡建筑艺术气息的城市迎面而来。

这是宁波女子中学的旧址,现在这里还保留着几栋民国时期的建筑。中世纪古老肃穆的建筑风格与江浙水乡“变景”的特殊设计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教学楼的墙壁保持了蓝灰石瓦的原色,搭配民国棕色窗棂设计。远远望去,安静的教室散发着淡黄色的光晕,新来的人立刻融入了整个校园的安静氛围。

到了学校后面,一排歪歪斜斜的树错落在教学楼和月湖之间,有的歪歪斜斜的,几乎贴着水面。树木和建筑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伴随着夕阳造成的波光,在静谧中显得栩栩如生。当人们处于这种场景中时,他们会立即感到舒适和安宁。对于学生来说,美的培养要在这个场景中慢慢滋生。

我们去的时候,是学校的晚饭时间。走在学校建筑的回廊中,我们可以看到到处都是在操场上奔跑的学生和老师,以及在走廊安静的角落里独自学习的女孩。活力和优雅的气氛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是不同的,但他们都很舒服。它们也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

宁波二中沿袭了宁波近代以来的艺术传统,同时也传承了当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女子学校的教育情怀和开拓精神。镇海,距离宁波20公里,位于甬江口的一个沿海小镇。还有一所传承中国传统教育情怀和开拓精神的学校——浙江省镇海中学。

说到镇海中学,外界都熟知它奇迹般的高考成绩,却不知道它首先是一所建筑艺术感极强的仿古学校。

镇海中学位于紫茵山上,开车绕一圈大概10分钟。“紫茵”这个名字来源于《周树紫彩篇》,意思是“紫彩茵泽,绿荫生,源远流长”。学校的建筑大多沿袭历史,也结合了南方园林的设计。镇海中学的前身镇海中学堂创建于1911年。因是古镇海文庙所在地,校园沿池畔、大成门、大成殿中轴线分布,两侧为两栋四层教学楼和办公楼,白墙黛瓦,应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在中式风格的主楼周围,随处可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石道纵横的校园设计。同时种植雪松、金桂、雪松、柏树,郁郁葱葱,芳香四溢。在行走过程中,人们不会觉得自己被古香所咬,被绿意所侵。另外,沿海和山区城镇的天气忽明忽暗,忽明忽暗,仿佛时间的流逝,感觉恍如隔世。

中国建筑的基础是文化的积淀。镇海中学的所有建筑都在传承着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保留下来的历史景点和文物古迹多达1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三处:紫银山武功记拱北亭、殉难、圣祠碑。此外还有大成殿,北宋祭祀孔子的地方,后来成为历代将领抗击外敌入侵的集会场所;创建于乾隆年间的蛟川书院,因林则徐曾在此居住而建于此,林则徐纪念馆也建于此。此外还有紫音阁,朱和王安石在此讲学,等等。这些历史建筑使学校像一条潺潺的历史之河,增添了文脉感和英雄气概。

学生们每天在这里学习,和书写文化的建筑一起度过漫长的时光。他们怎么会不知道,重视学礼、格局广阔的古代哲人能连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也是与这所百年名校相称的。

建筑的气质就是校园的气质。

同样是百年名校,而宁波小石中学是一所不断求新求变的学校。小石的名字来源于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进化论,说“自然选择是保存能量的唯一方法”。设计过许多学校建筑的建筑师路易斯·康被邀请到新建的小市中学东校区。他将柏拉图的“树洞”理论加入到现代主义学校建筑中,创造了现代艺术与知识相结合的独特风味。

初入校园,你会发现它与传统的江南水乡完全不同。它融合了包豪斯和荷兰风格的教学楼,使装修在功能上做了很大的让步。简约的框架设计,纯粹的造型与色彩,建筑的几何形态与抽象的形象平衡统一。裸露的圆柱、平顶、希腊式的海洋风格喷薄而出,再用柏拉图的“树洞理论”,用“新陈代谢”的方法,把建筑和生物的有机生长结合起来。走进室内,地面和台阶也是极简风格。抬头就能看到空在楼顶的感觉,在里面留下了足够多的人的想象空间。到处都是几何图形,让人感觉置身于宇宙空中,身不由己。

文明、知识、未来、创新、科学...小石中学的建筑直观地告诉观者许多含义,学校的风格被艺术地展示出来。作为旁观者,你会从这所学校看到什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这个学校会学到什么;作为一名学生,你会从这所学校学到什么?这样的建筑已经把你引向了一个结果。

建筑传递的气质就是一个学校的气质,建筑的理念和价值观就是学校的。小石中学的求变创新和“有效储能”使学校与众不同,具有教育和知识创新发展的标签,它的建立是别人认识这所学校的第一扇门。

另一所具有国际艺术建筑风格的学校是宁波外事学校。占地268亩,周边有商业区和居民区。城市的高层建筑中独特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它的文化气质,就像西方城市的教堂一样。

一旦进入这所学校,你会立刻被它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所吸引。外事派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沿袭了希腊和罗马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欧洲著名建筑的古典元素,然后进行抽象表达。白色、金色和黄色的主色调使建筑看起来明亮而积极。在整体性很强、结构清晰的高楼下,人们有一种严肃感和尊重感。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整个学校建筑群,对称与平衡都是其最重要的构成逻辑,人性的理性之美在其中展露无遗。简单的外在形象结合干净整洁的校园,绿油油的草坪和成排的西子树相映成趣,让人时刻都有走在宫殿里的感觉。

内部融合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层次分明,雕刻精美,满足了人类理性世界所追求的“天”与“地”的哲学。严格的美学比例在每一个建筑中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优雅、庄重、理性的建筑与人文之美融为一体,一起变得庄严、肃穆。学生们或三三两两在起伏的草坪上,或在法国梧桐下轻轻漫步。迷迷糊糊中,他们觉得仿佛置身于凡尔赛宫,也有第一次去剑桥大学的感觉。

作为一所中职外事学校,国际化和艺术性是其主打品牌,而这种建筑风格完美契合了这两大使命。宁波外事学校开创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海外办学的先河。2016年,中国(德瓦)国际艺术学校在罗马尼亚成立。开阔的视野和艺术的完美是学生从这所学校获得的品质,也是他们从这所学校获得的标签。外事学校校长余告诉记者,“宁波教育界几乎所有的文艺演出都是外事学校参加”,从这里走出来的艺术人才早已挂满了学校的名人墙。

从“千城千面”到“千校千面”,独特的校园从独特的建筑开始。

在一所学校建立之初,建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学校只包括简单的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宿舍、大门等有限的建筑元素,但是关于如何对这些建筑进行艺术化处理的文章很多。直白的纯工艺建设会让学校变成一个纯粹的“千校一面”,单纯的附庸风雅也会显得文过饰非。当然,建筑不能代表一个学校的全部,但它反映了一个学校对美的认知。建筑传达了一个学校最直观的印象,也是每个学生每天都要经历的地方。创始人能否实现建筑的效率和美学价值,往往决定了学校建筑的外观。

再者,决定一所学校建筑形式的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作为整个社会建筑的一部分,学校建筑在格局和艺术形式上也受到城市的影响。对宁波文化艺术的尊重,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建筑上,更体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让宁波的每一所学校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也是全城教育从城市到学校坚持美的体现。宁波模式的开放,文化的传承,教育的完善,让它养成了这种对美的坚持。只有一个城市有了独特的城市意识,才会鼓励这种独特的理念,才会让每一所学校都建设出独特的校园。换句话说,只有认识到“千城千面”,才能做到“千校千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744.html
上一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下一篇 宁波教育新闻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