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老舍:中年人的抗战

老舍:中年人的抗战

冷川“七七事变”爆发时,按阴历算,老舍39岁,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刚刚写完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之一《骆驼祥子》。在30年代的文坛,老舍原本只是一个“小卒”,一个身怀绝技、成就卓著的小卒。他不是统帅,更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但抗战的时代选择了…

冷川

七七事变爆发时,按照农历,老舍39岁,三个孩子的父亲,刚刚写完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骆驼祥子》。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上,老舍原本只是一个“棋子”,一个身怀绝技、成就卓著的棋子。他不是统帅,也不是聚众响应的英雄,但他是在抗战时代被选出来的。“兄弟靠墙打,外敌防。”老舍的包容与执着,她的内外兼修,在雅俗等问题上的眼光与格局,最适合在文坛上凝聚力量,为文人树立标准。文学协会会长

老舍成为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掌门人,源于冯玉祥和周恩来的眼光。济南失陷前夕,胡介卿夫人一个人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使老舍得以来到武汉这个风雨兼程的抗战中心。在这里,老舍受到冯玉祥的资助。冯玉祥把他带到武昌钱家街福音堂的办公室,与何克、老向(王)、画家等人一起筹备文学刊物,撰写抗战鼓词和曲艺,成为当地颇有影响的以歌为媒宣传外国电影的小团体。

1938年3月27日,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总商会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在冯玉祥的推荐下,主持南方局的周恩来率先推荐老舍担任这个文化组织的负责人。选举当天,老舍以最高票当选常务理事,并被要求担任文联总务组组长。会议没有主席,总务组长实际上是协会的全权代表。

在入党誓词中,老舍一开始就说:

“我是文艺界的一颗棋子...我没有将军的军事谋略,但我做了一个卒该做的一切...在我下葬的那天,我多么希望有人给我一个短短的碑,上面刻着:文艺界一个尽职尽责的小卒,长眠于此。”

以马前卒的心态做文联负责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刊物《抗战文艺》为例。有人直接给老舍发稿,文章吞吞吐吐地造谣。老舍断然拒绝:“这个稿子不能用。”

自老舍执掌文联以来,文联的日常开支主要来源于当时国民政府政治部和教育部的补助,以及作家的投稿;此外,还有邵力子、于右任、冯玉祥、张道藩等。都是大捐赠者。随着抗战的深入,物价飞涨,刊物不时过时。老舍提到抗战文艺,说它经常打盹,但它没有死。政府国家政治部的经费有时会拖欠,老舍没有办法,只能去办。如果还是拿不到,老舍就找邵力子、冯玉祥等人借钱,声明文联的经费要还,还不了就捐。

协会成立后,以“文章下乡,文章参军”为口号,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前线参军,组织作家写街戏、鼓词、军歌、民歌,交由宣传部印制,发往前线。全国人民文学艺术协会受政府委托编写了《人民娱乐指南法》。老舍、宋智、葛、何荣花了五天时间才编好。就歌曲而言,包括政治宣传歌曲、抗战歌曲、民间曲调,方方面面都有照顾。1941年初,重庆文化界发起了一项捐钱告慰抗日将士的活动。文联号召大家卖字从军。老舍话剧《面子问题》的一个手稿,两元钱买的。在这次拍卖中,他与郭沫若的手迹筹得的钱最多。创作和生活减法

让老舍在抗战时期的创作中不断做“加法”。

老舍还在济南时,就注意鼓词,并向当地鼓手和张请教如何写鼓词。在重庆,老舍写了很多鼓词。老舍重视鼓词对民众的影响,这是抗战文艺的需要。他埋头虚心学习。抗战末期,老舍遇到一个伤兵,告诉老舍,他把自己写的鼓字读了,读给其他兄弟听。那一刻老舍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他的笔没有掉空。

抗日战争也使老舍开始了戏剧创作。第一个剧本是《残雾》,是为文联演出筹款而写的急章。这个剧本展现了老舍的对话天赋,台词的辛辣幽默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抗战时期,老舍写了9个剧本,上演了7个,很多都是命题作文。

出人意料的是,老舍也写新诗,招式都是杰作。

他的创作在向四面八方拓展,老舍的人生却在不断地做减法,原因不外乎:贫穷。

他逃出济南时,身上只带了50元钱。战争开始,商务印书馆上海馆与重庆馆失去联系,这意味着老张哲学、赵子岳和马尔的版税被全面停发。《骆驼祥子》、《樱海集》、《牛天赐传》、《牛佬破车》都因为人间书店关门而杳无音信。鼓,老戏等。,是抗战时期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写的,完全是自愿的,没有收入。剧本取决于表演。小说创作质量远不如战前。1943年,老舍写了小说《火葬》。他说:“要是搁在抗战前,我就把它请到废纸篓里了。”但是现在,我不敢了,因为食物不是免费的。

1940年冬,老舍因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贫血头晕。从那以后,她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后来抗日时期有两次疫情:鞭刑和阑尾炎。当时老舍想戒烟纯粹是为了省钱,因为他虽然抽劣质烟,但烟的价格每天涨10块钱。他买不起像样的衣服。到了重庆,他开始穿旧的灰布中山装。回归文学园地

“皖南事变”后,那些为抗战文艺写作的左翼作家,因为受不了政治压抑的闷热,有的南下,有的北上,重庆只留下了几个人。老舍在这种状态下维持文联的工作,处境极其艰难。他和文联的其他核心成员不断受到谣言的攻击。周恩来对老舍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周恩来经常邀请老舍等人到重庆曾家堰八路军办事处吃个便饭或座谈,并尽一切努力参加文联的大型活动作为支持。周恩来还指示左翼成员全力配合老舍的工作,如郭沫若,他在抗战时期与老舍的关系最密切,他们经常吟诗作对。

1942年,老舍的母亲因病去世。处理完丧事,胡介清于1943年11月带着三个孩子到达重庆与老舍见面。胡介卿给老舍讲的北平沦陷区人民的生活状况,一下子把老舍带回了他最熟悉的生活。1944年初,他以北平日被占领为背景,开始了小说《四世同堂》的创作。虽然此后一直处于贫病交加的状态,但老舍找到了他的文学世界,也是在抗战中他的文学触角被大力伸展之后,他才回到了自己的花园。

到日本投降时,老舍已经写完了前两本书《迷茫》和《偷一条命》,第三本书《饥荒》是他战后应邀到美国讲学时写完的。这部小说是当之无愧的抗战文学杰作。

(来自传记文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645.html
上一篇丁日昌:为晚清外交扳回几局
下一篇 德军折戟不列颠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