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教师职称评聘: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

教师职称评聘: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

刘洁近两年,天津市初中英语教师许青一直处于焦虑状态。这是她工作的第八年,可一级教师的职称于她似乎仍遥不可及。2013年,许青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教育系统后,直接被定为三级教师。入职第二年,顺理成章地升为二级教师。自那之后,她始终未能再前进一…

刘洁

近两年来,天津初中英语老师徐青一直处于焦虑状态。这是她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但一级教师的头衔对她来说似乎仍然遥不可及。2013年,许晴硕士毕业进入教育系统后,被直接定为三级教师。第二年,我被提升为二级教师。从那以后,她再也没能向前迈一步。现在,这成了她的“心病”。

对于教师来说,职称与工资福利直接挂钩,是荣誉的象征。“没人会在意”。从1986年开始建立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初衷是为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以至于一些教师仗义执言,评聘职称,“评一次,伤一次”。

指标有限,谁家的?

一直以来,教师职称评聘都存在“僧多粥少”的问题。从一级教师到高级教师、专职高级教师,每一级都有严格的指标限制。越往上走,地方越少。这意味着,即使教师的所有条件都符合职称评定的要求,也没有指标,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a空”。

许晴的困境源于此。根据人社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一级教师的标准要求包括“具有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所教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硕士学位,在二级教师岗位上任教两年以上”等。有着五年班主任经验,在二级岗位任教六年的徐青,各项条件都符合,却因为岗位紧缺而被卡住。学校一级教师每年一至四人不等,合格教师往往有几十人。在这种情况下,许晴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这不是许晴一个人面临的问题。刘东是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名教师,她也有类似的经历。作为新疆的老师,他甚至比许晴还要优秀。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援藏援疆教师在职称评定中享有优先权。《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细则》也指出:“经市教委审核同意,在外省市边远贫困地区承担对口支援(交流除外)工作1年及以上,符合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的教师, 可在帮扶期间或完成帮扶任务当年,优先利用派出单位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申请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然而,刘东没想到,轮到他评职称时,学校却没有指标。“不是有一个指标和不够资格是一视同仁的吗?想想也挺不公平的。这关系到很多老师的利益。是因为政策制度的弊端让老师寒心吗?”

工作短缺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教师的批评。2006年,原人事部发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规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之间结构比例国家总体控制目标为1: 3: 6。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地区有一定职称的教师数量基本是固定的。以副高职称为例。只有获得职称的老师退休或去世,其他想被评为副高的老师才有希望。对此,有人曾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就像一辆最多能容纳35人的公交车。只有一个人下车,另一个想上车的人才能上车。”

资源向谁倾斜?

对于各级教师职称的评聘,国家和地方都有明确的标准,从学历、教学经历、班主任工作、教学成果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职称评定的公平性,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隐性的不公平问题。

安徽某县中学的吴鹏,是一位热爱思考、热爱写作的语文名师,深受同龄人的尊敬。从教25年,一直顺风顺水,没想到,48岁的他会遇到事业的瓶颈——被卡在高级教师的门槛上。“评聘高级教师有一个硬性要求,就是必须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对于一个县城老师来说,这种可能性极小。”

彭的话揭示了教育体制中的一个不公平现象——资源的倾斜。为了创造成绩,实现突破,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往往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到一些重点中学和名校。这种情况下,学校和老师的差距必然会拉大。彭的困境甚至不是城市学校,尤其是一些重点中学教师的问题。“前段时间邀请我参加一个活动,同行的其他几个老师都是市区学校的,都很年轻。但基本上都获得过省级以上奖项,有的甚至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此,吴鹏受到重创。

事实上,这种隐性的不公平不仅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甚至发生在同一所学校。

对此,山西孝义的岳群老师深有体会。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她因为“未成年人”的身份,受了很多委屈。“学校不重视,家长也不认可。”为此,她或多或少心理不平衡。尤其是面对学校的考核,我的心“凉”了。岳群所在的学校,每学期结束后,会根据德、能、勤、绩对老师进行量化考核。单从教学成绩来看,美术教师的基础分比“主课”教师少40%。“我们总是认真地做我们的工作。遇到这种事,我们怎么能不委屈呢?”而且,与“主科”教师相比,艺体教师进修和荣誉的机会更少。这样一来,“指标第一”的称号自然更难评聘了。不仅如此,因为地位低,即使学校有多项工作,也是以外语等“主科”教师为主。

不仅“主科”和“副科”老师待遇差,甚至同一科的老师也可能待遇不同。至于校领导和普通老师,差别就更大了。看了一下“知乎”的相关话题,有老师反映:“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一般都是能拿到高级荣誉的人。一线老师勤勤恳恳工作了很多年,不一定能拿个小小的区级荣誉。”

严格标准,谁累?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哪些职业最累职称评审”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排在第一位。有一些中小学教师在各级职称评聘时必须具备的“标准条件”,如各级统一要求: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和关心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教学。

此外,根据评价等级的不同还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如论文数量、获奖水平、学科情况、学历、量化分数等要求。这些虽然和教学无关,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指标。“现在老师们都在拼命做这些指标。看着别的老师发论文,开班,拿奖,自己却什么都没有,真的很着急。”作为一名入职五年的年轻教师,江苏泰州市的徐琳提到自己的未来,感到非常悲观。

不仅仅是年轻教师,中年教师在谈到这个话题时也是满腹辛酸。山东某市的语文老师倪好有很多话要说。几年前,她的学校从市区搬到了偏远的地方。为此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到家一般都是晚上六点。“尤其是冬天,天不亮就得出门,天黑就得回家。再加上教学任务重,身体很累。”即便如此,她回家也不能休息,因为孩子刚上一年级,还需要照顾生活,帮助写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静下心来写论文、做项目、准备职称评审和就业,确实比较困难,而且“穷得应付不过来”。

倪好问题是中年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有些老师为了达到职称的指标要求,不惜占用备课时间,牺牲课堂质量,这就可能导致一种乱象:有时候上课表现好的老师不如表现不好的老师有晋升的资格。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会请人代写或者花钱发表论文,研究中也存在“注水”的问题。学术腐败、弄虚作假等现象在职称评聘中屡见不鲜。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职称成了他们职业的一个痛。“不评价,就不愿意。如果参加测评,会很累。如果评估失败,你会更加气馁。”多年来,很多老师呼吁取消职称评定。在现阶段,取消教师职称是否合适,是当务之急。在现有职称制度下,为教师打造一个“清正廉洁”的评聘室势在必行。

(应采访对象要求,所有文章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8998.html
上一篇被家长“绑架”的教师
下一篇 心理亚健康,一把指向教师的刀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