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变迁

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变迁

邢方红 黄硕碑林区位于十三朝古都西安市主城区的东南部,因闻名中外的金石宝库——宋代“碑林”而得名,辖区内有西安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院、明城墙等多个博物馆和人文古迹,开展博物馆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近年来,在顶层系统设计与基层自主自觉的…

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变迁

方弘·黄硕

碑林区位于十三朝古都Xi主城区的东南部。因宋代著名的奇石奇石宝库——碑林而得名。有许多博物馆和文化古迹,如Xi安博物馆,Xi安碑林博物馆,明城墙等。在其管辖范围内。开展博物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在顶层制度设计和基层自觉的有利形势下,碑林区教育局积极引导和整合博物馆教育。

如何准确把握教育行政部门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利用博物馆开展课后服务?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家》杂志采访了碑林区教育局局长冯杰,听听他对如何将博物馆教育打造成为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重要支点的思考。

教育家:“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你认为博物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冯杰: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管理好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同时要加强研究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继承先辈的功绩和荣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牢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才能少走弯路,更好地前进。

收藏、保存、保护、科研、宣传、开放、展览、教育,博物馆肩负着许多神圣的使命,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包括历史、科学、艺术、人文、科技等,能给人以震撼、启迪和教育。博物馆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可以配合学校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博物馆收藏着人类发展的瑰宝,是记录人类历史的殿堂,是中国人进入历史传承大门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广大青少年在与文物对话的过程中,能够汲取养分,感受智慧,自觉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归属感,培养家国情怀。

教育工作者:推动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育系统与博物馆的密切合作等。如何准确把握教育行政部门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冯杰:碑林区文化底蕴深厚。有Xi安碑林博物馆、Xi安博物馆、明城墙、交大博物馆、西北大学博物馆、关中书院、陕西体育博物馆、于右任书法艺术馆等古建筑和文化古迹。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整合区域资源,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合理安排,让文物走进校园,融入课堂,让文物“活起来”。碑林区教育局依托碑林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将博物馆教育打造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为碑林教育的蓬勃发展增添了活力。

一是开发系列博物馆活动课程。碑林区70多所中小学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发了自然、历史、科技、人文等系列校本课程。,将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

二是丰富博物馆教育内容。碑林区中小学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博物馆进学校、进课堂等学习活动。各校积极与交大西迁博物馆合作,聘请许、等金牌讲师作为学校“西迁精神宣讲团”的讲解员,邀请西迁老教授吕烈英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三是提高博物馆研究活动的质量。碑林区教育局在以往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极与周边博物馆合作,建设特色鲜明的省内外博物馆研学路线和课程,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实践作用。

教育者:今年1月,碑林区教育局与Xi安博物馆共建碑林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和图书馆的整合进展如何?

冯杰:整体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发挥博物馆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

为确保育人效果,碑林区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目前,碑林区的学校已经与Xi安博物馆、Xi安碑林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建立了联系,签订了共建协议。各校以周边博物馆资源为载体,以博物馆教育为内容,开展了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发了一批系列博物馆活动课程,开展了学生讲解员志愿者培训,保障了博物馆研究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如Xi交大附中分校、Xi三中“名校+”充分利用交大西迁博物馆资源,开展“西迁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率先开发了“走进博物馆”校本课程。Xi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依托Xi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开发了中国古代建筑校本课程——“树木与民居”。世界博物馆日,碑林区南门小学邀请Xi安碑林博物馆走进校园,开展“Xi安处处有故事,文物背后有历史”主题活动。碑林区东亭门小学开展了“劳动实践课堂——走进半坡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即“一堂六好少年——争做热爱劳动的好少年”。Xi安师范小学与碑林博物馆联合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碑林区小雁塔小学毗邻Xi博物馆。在重大传统节日之际,学校将携手Xi安博物馆,为学生带来传统文化“道德讲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博物馆知识,了解Xi安历史,讲好Xi安故事。

教育者:2020年,教育部等部门鼓励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碑林区利用博物馆开展课后服务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冯杰:2021年6月,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撰文《打造三个课堂,推动陕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碑林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课堂革命”的改革热潮。教育部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可以在保证第一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色和文化积淀,凝练出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等具有自身特色的第二课堂。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走出学校,开辟第三课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从而深化和改变传统课堂观念。

碑林区建设的“第三课堂”,以博物馆进校园、进课堂为重要支点,着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与博物馆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通过“Xi安处处有故事,文物背后有历史”、“参观体育场馆,传承体育文化”、“走进博物馆,传承中华文化”、“博物馆内C位线上微课”等实践活动,丰富了博物馆的文物和文物资源。

教育者: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空室,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家校社共育的平台。其实社会力量也有很强的参与意愿。如何看待社会力量的定位和作用?如何引导他们更好地为博物馆教育发展做贡献?

冯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办好教育”。广大青少年对博物馆教育内容的需求是多元的,不仅要获取基础层面的知识,更要获取、感受、体验更高层面的知识。碑林区教育局通过共建、共建、开发“博物馆课程第三课堂”,实现教师、教育管理者、社会知识提供者、学生之间互动、影响的多维度整合课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新生态。社会、博物馆和学校应该建立合作、平等、共享的良好关系。在良性沟通的基础上,了解彼此的工作特点,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形成育人合力,落实德育的根本任务。

接下来,碑林区教育局将引入线上线下博物馆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推进数字资源新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区域教育发展,使博物馆教育成为碑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0625.html
上一篇博物馆进课堂
下一篇 长安博物励志,厅小文化育人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