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名师引领促发展

名师引领促发展

肖锦川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兴国”和“强师”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推进。其中专门提到: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

名师引领促发展

肖金川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兴国”与“强师”紧密联系起来,把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民生工程。其中特别提到: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为参与主体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推进教育振兴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引领意义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在各地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今后,要深化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合作育人作用。

前提:共同设计教师的梯级培训体系。

在名师名校长的培养中,制定明确的培养计划和相关制度非常重要。教育行政部门行政资源优越,但专业经验薄弱。因此,在制定培养计划和相关制度时,需要与高校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使制定的计划和制度既有理论性,又有科学性,既有兼容性,又有现实性和实用性。地方特色名师名校长培养项目不仅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地区、学校的三年或五年建设行动计划和年度发展规划,还要明确总体工作目标、阶段行动计划、实施策略、学年工作目标、具体活动安排等。还应涵盖名师、校长工作室成员的个人阶段成长计划和专业发展计划。建立个人递进式学习交流讨论制度,完善名校长工作室组织管理制度、专项资金使用制度、会员考核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名校长培养有序深入,名校长工作室建设规范高效。

核心:拓宽“名师名校长”成长领域

振兴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关键。随着社会对教育强国认识的深入,大力培养名师名校长已成为共识,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名师名校长培养策略的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从四个方面提出并实践的培养策略是清晰合理的,即“行政组织的阳光策略”、教研机构的“雨露策略”、学术团体的“空策略、工作学校的“沃土策略”。此外,地方师范院校在名师名校长培养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还应加入“高校反哺战略”。

名校校长工作的学校是其成长的基础支撑,可以提供时间、空室、书刊、岗位、科研等学习资源和平台。,主要关注环境资源。政策和智力资源由行政组织、教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提供。一些“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站”虽然也有跨区域的学习研讨活动,但主要局限于基础教育,容易让人产生“不知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的困惑。而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对象进入高校,为师范院校学生参与通识教育教学、讲座报告、毕业论文指导、项目研究、实践培训、教师认证等任务,可以打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壁垒”,改变师范院校毕业生与基础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这些新工作对参与者来说也是一种训练和锻炼。此外,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将进入高校,与擅长研究的高校教师结对,组建名师名校长发展团队。研修班、研讨会、评估等活动。将从学校内部延伸到学校外部,教师和校长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评价能力也将提升一个档次。

基础:实施教师梯次培养战略。

当前,基础教育发展开始从均衡阶段走向优质均衡阶段。对于偏远农村、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发展,“输血”不可或缺,比如政府的政策倾斜、高校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学校自身的“造血”。师资梯次培养是强化学校“造血”功能的策略。没有一个老师能一夜成名成家。名师名校长的培养要遵循规律,实施梯级培养策略,形成“首席学科教师-校级名师-县级名师-省级名师”(类似于名校长)的梯级爬升机制。梯级基础末端的名师主要依靠导师培养制度、会员互助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逐步成长起来;阶梯高端的名师,需要练习跨学段、学区、学科的带头、引领、辐射的技能,尤其是能够反哺高校、接受挑战的能力。同时,在条件成熟时,成立“名师工作室”,做好教研、课改、课堂教学等工作。,扎实做好教研创新,为指导下的老师提出切实可行的成长建议,为地方高校送去一线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引领和推动工作室团队素质的全面提升。一些地方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经验,比如东营市为全市骨干教师搭建了“骨干教师-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名师-著名教育家”五级培训平台。建立教师梯级培训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有利于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达到培训部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的目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关键:建立教师职业荣誉制度。

级联训练效果如何,训练对象成长到什么水平,有多大的成长空都需要评估和鼓励。教师职业荣誉制度成为关键的制度设计。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快形成传承我国优良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建立健全教师梯级专业荣誉制度,可以充分激发各级优秀教师成长的驱动力,充分发挥处于梯级顶端、成为名师名校长的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如孝感积极探索按照梯级模式设立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自下而上包括:孝感教学新秀、孝感教学能手、孝感教学达人、孝感教学名师、孝感教学名师。与政府院校合作“分类教学”,为不同职业荣誉等级的教师设计个性化培训方案。例如,乡镇级优秀教师培训主要针对新教师和基层专家,培训期为两年;县级优秀教师培训主要针对教学界高层次人才,周期为三年,目的是培养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校长;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主要针对教学圈人才中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校长,周期为五年。以此构建全区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和学科带头人(名校长)的梯队结构。

保障:积极创新培养模式。

目前,名师名校长培养存在碎片化、随意性、脱离实际等问题。要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需要地方政府、大学、中小学联手:政府要制定和完善五年制教师培训制度;高校专家学者参与科学决策,精心设计训练方法、内容和形式;基层教师和校长建言献策,表达诉求。同时,也需要教育行政机关建立教师培训管理档案,逐步实现教师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在现代管理中推进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的现代化。此外,应积极创新培训模式,三方合作,认真调查教师培训需求。要根据不同地区、类别、层次、板块的教师需求,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要优化培训形式,组织一支以一线教师为主、高校教师参与、发达地区专家参与的培训队伍,采取集中培训、在职研究、脱产培训、线上线下混合培训、上门教学、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编辑:刘洁

近年来,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引领意义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在各地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今后,要深化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合作育人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130.html
上一篇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 远离“饭圈”困扰,活动和课程要“双管齐下”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