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职业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王湘蓉 孙智明 王楠 周彩丽 赵琼花 袁嘉妮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细化为具体行动。前不久召开的…

职业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孙周南赵琼华袁贾妮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将努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细化为具体行动。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能工巧匠。早在2021年3月,为了全面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努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教育家》杂志联合相关教育机构,对职业院校、家庭、企业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在全国范围内随机发放问卷。

调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所在地等。二是职业教育的总体情况,包括职业院校学生的总体状态、选择就读职业院校的方式、对职业教育的期望以及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困难。第三,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包括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实践实训、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等。第四,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包括职业规划、技能培训、证书获取、供需、就业形势等。第五,校企合作的情况,包括校企合作的对象、效果以及影响校企合作的相关因素;第六,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师专业发展。本次调查共回收31个省(区、市)的有效问卷106125份。以下分析仅针对本次调查的数据。

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

一.性别状况

本次调查男性47343人,女性58782人,分别占44.61%和55.39%,女性比例略高。从调查对象的身份来看,在校学生64043人,其中男生32653人,女生31390人,男女比例大致相当;15535名教师参与回答,其中男教师5459人,女教师10076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35.14%和64.86%。

二。状态

参与本次调查的职业院校学生较多,其中中职学生42630人,占总数的40.17%;高职院校学生21413人,占总数的20.18%。这个群体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的质量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此外,有15535名教师、24515名家长和2032名职业院校职工参与了调查,分别占14.64%、23.10%和1.91%,有效保证了调查人群的丰富性和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见图1)。

三。学历

总体来看,学历为初中19548人,高中或中职48828人,大专20286人,本科13723人,硕士3303人,博士437人,分别占18.42%、46.01%、19.12%、12.93%、3.11%、0.41%。从参与回答的15535名教师来看,大专及以下1064人,本科11316人,硕士3065人,博士90人,分别占6.85%、72.84%、19.73%、0.58%。一方面,职业院校仍有6.85%的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太少,属于国家高等教育序列,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从参与回答的24515名家长来看,初中生13586人,高中生6398人,专科生2853人,本科生1483人,硕士生91人,博士生104人,分别占55.42%,26.10%,11.64%,6.05%,0.37%,0.42%。职业院校的学生家长大多学历不高。

四。年龄状况

被调查者中,22岁以下的有63293人,占59.64%。这些人主要是学生。此外,23-40岁有17070人,41-60岁有25150人,61岁以上有612人,分别占16.08%、23.70%和0.58%(见图3)。

动词 (verb的缩写)位置

调查对象分布在中国31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省,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省和西部地区的四川省。这8个省份参与调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7.40%。其中,东部五省84301人,占79.44%;中部两省15491人,占14.60%;川西地区3577人,占3.37%。这种分布情况不仅覆盖了所有内陆省份,也方便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对比分析。

第二部分是总体情况

一.对上职业学院的期望

数据显示,职业教育期望(多选)前三位分别是培养有文化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获得高等院校学习机会,分别占79.46%、67.95%和64.57%(见图4)。这一结果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定位和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但从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回答来看,中职生、高职生、教师和家长分别有67.80%、67.33%、61.58%和59.85%选择继续在高校就读(见图5)。可见,职业院校的学生对高校学习有着强烈的需求。从数据来看,家长的需求比学生低近8个百分点。我们进一步调查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职业高考或单招的意愿,发现84.31%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择了最需要和最需要的,上述两种选择的比率在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说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参加高职单独招生考试充满期待。

二,职业教育的总体评价

本次调查设计了一个开放式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总体评价。通过对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0个词和回答时间最长的100个词进行词频大数据分析,发现高频词主要有:待等、满意、改进、一般、好、改进、较好、满意、可以、不好、不太好、不太好、差等。根据词语出现的频率,绘制如下词汇云图(见图6)。对所有答案进行统计。问题中单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图表中显示的面积就越大。根据词库云中的高频词及其出现频率可以发现,受访者对当前职业教育的整体情况相对满意。

三,选择职业院校的途径

从不同群体选择职业院校的方式来看(多选),由他人推荐的分别为:中职生、职校生、家长分别占63.09%、50.85%、48.34%,说明中职生在选择职业院校时主要依靠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的介绍。只有29.20%、43.59%和27.66%的中职生、高职生和家长选择关注学校平台的宣传,说明中职生和家长通过学校平台对学校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尤其选择社交媒体进行宣传:中职生、高职生和家长分别仅占20.52%、23.73%和11.93%,是学生和家长了解职业院校最少的选择。可见,职业院校迫切需要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宣传办学情况和优势特色(见图7)。

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学生选择职业院校的途径发现,东部地区学生选择职业院校时,来自社交媒体、学校网站、微信官方账号等的学生,略好于其他地区,尤其是浙江和江苏省。选择职业院校自有平台了解学校具体情况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5.57%和45.37%,高出全体学生平均水平约13个百分点。23.46%和27.28%的学生选择社交媒体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比全体学生的平均值高出4%左右。说明这些地方的学生在选择职业院校时更加开放、独立、理性。

四。接受职业教育

可喜的是,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对职业院校的选择完全可以接受、可以接受、勉强接受、不能接受和无所谓的分别占27.12%、49.92%、16.08%、4.75%和2.13%(见图8)。说明职业教育的社会接受度总体是好的。

从受访者的身份来看,中职生、高职生、家长三个群体对职业院校的选择完全可以接受,分别达到79.11%、74.75%、88.68%(见图9)。家长对孩子上职院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学生本身,尤其是对高职。家长的接受度比学生高14%左右。但高职生对就读职业院校的选择完全可以接受,且低于家长和中职生。通过分析,这部分学生应该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在分析企业员工和教师的数据时,可接受率和可接受率分别为74.31%和56.48%,教师选择的不可接受率为17.12%,说明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接受程度较低。

从受访者的地域分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有78.06%、72.50%和73.24%的受访者能够完全接受职业院校的选择(见图10)。东部地区的职业院校接受度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

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

从整体数据来看,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多选),前三位分别是社会认可度、人才培养质量和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分别达到68.62%、62.22%和52.59%(见图XI)。

从被调查者的身份来看,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人员在选择职业教育发展的前三大困难上略有差异:教师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生源质量,占70.98%,而家长和企业人员只选择这一项,分别为26.60%和41.49%。同时,家长和业务人员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高职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社会认同,其中中职和高职学生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分别为70.26%和73.48%(见图12)。

第三部分是内涵建设。

一、专业设置

数据显示,只有2.78%的受访者不赞成或不赞成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选择,97.22%的受访者选择完全赞成、赞成和基本赞成(见图13),可见受访者对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整体上是满意的。

进一步分析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匹配度发现,从整体来看,52.55%的学校所选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匹配度较高(见图14)。

根据企业管理者给出的答案,分别有17.57%、31.50%、38.88%、3.54%和8.51%的教师选择非常高、高、一般、低和不清楚(见图十五),而分别有13.39%和29.35%的教师选择非常高、高、一般、低和不清楚。从地域上看,江浙地区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的匹配度较高,分别达到61.98%和59.10%,高于整体数据7-10个百分点,与其他省份差异显著。

第二,教育教学

数据显示,受访者对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满意度不是很高。整体来看,只有57.22%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见图16),这说明有超过40%的群体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满意。

从教师角度看,只有45.52%的教师对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非常满意(见图17),比整体比例低12个百分点左右。从地域分布来看,满意和满意比例最高的省份为65.45%,比例最低的省份仅为41.49%,可见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很不平衡。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情况良好,基本满意及以上者占92.43%,不满意者占4.14%,不清楚者占3.43%(见图18)。

从受访者的不同身份来看,教师、家长和企业员工分别有6.21%、2.19%和4.92%的人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说明这三类人群对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满意的,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总体表现良好。

从职业院校公共文化课的教育教学来看,分别有39.45%、44.48%、11.54%、1.83%、2.70%的人认为职业院校开设公共文化课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不清楚(见图19)。可以看出,约84%的人认为职业院校需要重视公共文化课的教学。

但从不同群体来看,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家长和业务人员认为职业院校开设公共文化课重要且重要的分别占78.44%、81.66%、89.20%、91.63%和89.91%(见图20),可见职业院校学生比职业院校学生更重视公共文化课,作为已经步入社会的教师和家长,

从职业院校专业课的教学情况来看,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课有效、好、一般、差、不清楚的分别占31.78%、42.43%、19.88%、2.05%、3.86%(见图21),说明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课整体效果反映较好,特别是选择好、好课的人数达到70人。进一步分析中职生、高职生、教师和家长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

职业院校是否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数据显示,有必要、必要、不必要和不清楚的分别占45.03%、46.91%、3.49%和4.57%(见图22)。调查显示,90%以上的人认为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迫切。尤其是剔除学生答案的数据后,老师、家长和业务人员选择必要和必须的,分别达到98.56%、96.08%和95.62%,不必要的仅占0.66%、1.51%和1.7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个调查数据值得高度关注。

根据对职业院校实训设备设施是否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调查发现,选择完全满足和满足的分别占21.48%和36.58%,合计占比不到60%。基本满意、不满意和不清楚的分别占29.98%、6.88%和5.08%(见图23)。

从不同群体的反馈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选择完全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2.14%、63.55%和40.61%(见图24),说明教师更重视职业院校的实训,觉得目前的学校设备设施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学生对实训活动不太重视,主动实训意识不强。他们对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做哪些实践训练,学校需要提供哪些设备设施不够重视。

三。学生发展

数据显示,分别有21.14%、31.42%、38.65%、5.79%和3.00%的职业院校学生选择总体状况非常好、好、一般、差和不清楚(见图25)。可以看出,有近五成的人对当前高职学生的整体状态有印象是一般或以下。尤其是从老师回答的情况来看,66.84%的老师选择一般或以下。

此外,分别有23.57%、38.07%、30.94%、3.74%和3.68%的受访者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的总体感受为好、较好、一般、差和不清楚(见图二十六)。从这一点来看,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整体水平尚可。

但从不同群体来看,教师选择好和良好的比例远低于中职生和高职生,分别为12.27%和36.51%,教师选择一般的比例为44.16%,明显高于学生和家长。只有12.27%的学生选择好,明显低于学生和家长的选择(见图27)。总体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仍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评价制度改革有待加强。

“1+X”证书制度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调查数据显示了“1+X”证书制度的推广情况,分别有13.09%、27.16%、46.34%和13.41%的人选择对“1+X”证书制度比较了解、比较了解、较差和完全了解(见图二十八)。说明“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还有待进一步落实。

进一步分析教师、中职生、高职生的情况。分别有63.15%、31.89%和4.96%的教师表示对“1+X”证书制度非常了解、比较了解、较差和完全了解;中等职业学校以上三类学生分别占42.77%、43.06%和14.17%;高职院校上述三类学生分别占41.51%、45.13%和13.36%,说明仍有近四成的教师不知道“1+X”证书制度,而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认识远低于教师,高职生和中职生没有显著差异。

受访者普遍支持职业院校开展各类技能竞赛、体育艺术活动、社团活动。选择经常开展、偶尔能开展、影响教育秩序、不清楚的分别占60.36%、32.71%、3.00%、3.93%(见图二十九)。

但从不同身份群体来看,分别有72.53%、54.79%和53.56%的教师、中职生和高职生选择有必要定期开展活动,这说明中职生和高职生对学校活动的热情明显低于教师(见图30)。

四。社会服务

从整体上看,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培训的情况不容乐观,选择多种培训课程、少部分培训课程、从来没有和不知道的分别占22.68%、36.25%、8.44%和32.63%(见图31)。

从学生、家长、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的不同身份来看,约54.10%的教师和39.62%的高职学生选择少数几门培训课程,只有20%左右的学生选择多门培训课程。但无论是中职生、高职生、家长还是业务人员,都有超过30%的人选择不明确(见图32)。

第四部分就业和创业

一、就业形势

数据显示,只有23.88%的高职学生选择一年内有80%以上的稳定就业率,36.34%的人选择不知道学生一年内是否有稳定就业(见图33)。说明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率不高。

数据显示,只有18.07%的家长选择一年内稳定就业率超过80%的职业院校学生,低于所有受访者平均比例5个百分点以上;但有49.24%的受访者选择不知道,比所有受访者的平均比例高出近13个百分点。一方面说明高职学生是独立的,他们的就业选择很少受父母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职教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就业情况不太关心。从老师们的回答来看,有25.06%的人选择不知道,这说明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还不够(见图34)。

问卷旨在调查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率的因素(多选)。数据显示,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率的前三大因素是专业对口、专业技能和工作环境,分别为81.22%、70.96%和67.85%(见图35)。从企业人员的选择来看,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率的前三位因素是专业对口、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分别占77.31%、74.75%和67.03%。可见,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在指导学生就业时更加注重专业对口。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当地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果选取80%以上、60%-80%、60%以下、不知道这四个选项分别对应好、一般、差、不关心,则可以得出当地就业形势好、一般、差、不关心,分别占25.21%、24.96%、11.33%、38.50%(见图36)。可见,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本地就业率是很低的。

从地域分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本地就业率分别为25.17%、17.87%、20.30%(见图37)。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第二,双向选择

本次调查特别设置了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最看重什么素质的问题(多选)。整体数据显示,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前三项素质分别是工作态度、团队合作与沟通、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占比分别为81.74%、73.57%和70.55%(见图38)。

从单个企业员工的数据反馈来看,他们选择最看重的前三项素质分别是工作态度、团队合作与沟通、实践经验,占比分别为84.69%、75.00%、65.16%。从教师反馈的数据来看,他们选择最看重的前三项素质分别是工作态度、学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分别占88.37%、77.73%和76.42%。说明企业职员对员工的要求和老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是很匹配。

在职业院校学生择业时最关注的因素(多选)方面,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个人发展空、专业适合度、工作环境和条件、薪酬福利,分别为73.96%、64.01%、58.78%、58.63%(见图39)。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毕业生择业自主性强,家庭对其求职影响不大,仅占27.39%。

三。学生的职业准备

根据对学生职业准备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够重视。对比分析中职生和高职生的数据发现,只有30.37%的中职生选择有明确的计划,16.51%的选择没有计划,不知道。25.29%的高职学生选择有明确的计划,16.25%的学生选择没有计划,不知道(见图40)。

同时对职业院校举办的学生技能大赛进行了调查(多选)。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职业院校举办技能竞赛很有意义。其中,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有利于玩家之间的交流探讨、有利于技能训练和岗位对接、有利于精英人才的培养,分别占77.73%、68.37%和66.32%(见图41)。

四。创业教育

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群体中,对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整体印象并不乐观,选择一般、较差、不清楚的达到34.53%(见图42)。进一步分析表明,家长、教师、企业职员、中职生和高职生选择这三项的比例分别高达29.38%、55.83%、38.38%、31.33%和30.99%,说明教师对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情况不太满意,学生对创业教育了解不多,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不广泛、不深入。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分别有46.48%、19.77%、19.09%、7.39%和7.27%的人选择专业技能、人脉资源、管理能力、政策支持和好的创业思路(见图43)。

从从业人员的回答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人脉资源,占比分别为47.4%、19.98%和15.75%。从教师角度看,排名前三的是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政策支持,分别占42.1%、18.95%和13.12%;从中职生来看,排名前三的是专业技能、人脉资源和管理能力,分别占45.96%、23.69%和18.76%;从高职学生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专业技能、人脉资源和管理能力,占比分别为39.36%、26.17%和19.57%。可见,职业院校不仅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增加管理学的教学内容。

第五部分是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的方式

资料显示,目前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方式前五位(可多选)分别是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企业派遣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训岗位、企业与学校联合攻关科技攻关,分别占78.72%、48.33%、44.39%、40.88%和39.48%。只有39.37%的职工和33.68%的教师选择企业和学校联合攻关科技问题,说明职业院校普遍与企业建立了一定的合作方式,但校企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从地域分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前三位分别是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企业派遣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企业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但比例略有不同(见图45)。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对现代学徒制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和完全了解的受访者分别为14.18%、35.49%、43.69%和6.64%(见图46)。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不熟悉现代学徒制。

进一步分析教师、中职生、高职生的情况。62.82%、34.21%和2.97%的教师选择对现代学徒制非常了解、知之甚少和一无所知。中等职业学校以上三类学生分别占53.80%、38.83%和7.37%;高职院校上述三类学生分别占51.86%、40.90%和7.24%,说明仍有近四成的教师不了解现代学徒制,高职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陌生程度高于中职学生。

从不同地区来看,以省为单位,选择了解现代学徒制的比率最高仅为20.24%,最低为7.32%。对于完全不了解的,最高省份7.79%,最低4.91%。说明现代学徒制在全国的推广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校企合作的对象

调查显示,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多选)前三位分别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占比分别为78.18%、50.49%和34.64%。校企合作与民营企业的比例略低于与外资企业的比例(见图47)。

三、校企合作共赢的主要因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463.html
上一篇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 介绍一位你心中的大国工匠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