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中小学新时代新德育的新策略

中小学新时代新德育的新策略

杨浪浪 牟莉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切入点,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尊重科学规律,以学校、家庭、社会为载体,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

中小学新时代新德育的新策略

杨牟丽华

落实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学校德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抓手,必须尊重科学规律,以学校、家庭、社会为载体,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区域特色、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学校文化、教师地位和学生特点,以《中小学德育指南》为纲,创造适应学校自身德育工作风格、德育课程结构和特色教育模式的学生,是重庆市人民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探索。

基于学校文化提炼精神气质

对于塑造人格来说,根本点在于塑造人的价值观和精神气质。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滋养什么样的精神气质,道德教育要把国家意志放到“人”所在的特定文化场域中去施加影响。

1945年,重庆人民小学(原名“晋冀鲁豫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在枪林弹雨中诞生在太行山上。学校传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顽强生存,被誉为“马背上的摇篮”。随着刘邓的军队跃进大别山和大西南,学校在重庆正式成立。刘伯承元帅题写校训并命名。贺龙元帅担任该校首任主席。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担任该校首任校长。从此,一所流淌着革命热血和红色基因的小学开始了辉煌的发展历程。

从革命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70多年来,人民小学始终坚持刘伯承元帅在校训中指引的方向:“我们要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培养人才。他们必须有文化,有道德,热爱劳动,热爱祖国,有创造力,有铁的纪律。办学目的一定要明确,决不能培养特殊班级和骄横子弟。”为国家培养人才,有两爱,有创造精神,有铁的纪律,不骄不躁……这些清晰明确的要求,是人民小学特有的文化内核。这些内容经过沉淀,从要求变成了习惯,从习惯变成了性格形成,从师生的个性变成了人民小学几代师生的共同认知和共同价值观,成为人民小学宝贵的学校文化。从老师和学生身上,我们梳理提炼了人民小学的校风——好奇、勇敢、责任、光荣。

既是学校光荣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小学德育的五大主要内容,即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以校风为基础的新时代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师生认同并愿意接受的文化心理基础。

根据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和校风,制定“童年与成长”德育课程目标。

通过分析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这五个板块,其实可以归为两类:发展孩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我们学校的校风也充分考虑了孩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发展——好奇心和勇气是发展孩子自然属性的要求,责任和荣耀是发展孩子社会属性的要求。

根据国家的要求和学校的精神,我们校本德育课程的目标是以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为依据,尊重儿童的自然属性,用儿童社会属性的发展方向引领儿童健康成长。具体来说,学校德育课程的发展目标涵盖九个方面:国家认同与国际理解、人文背景、社会责任、道德修养、热爱劳动、审美情趣、追求真理与勇于创新、身心健康、感动世界与尊重生命。在每个具体目标下,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为低、中、高目标(详见下图)。

构建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课程体系

我们的校本德育课程分为两个系统-

以好奇心和勇气为核心,以学生自然属性的成长发展为重点,设置了以“勇气课程群”、“艺术兴趣课程群”、“趣味趣味课程群”为核心的学校“童年课程体系”,贯穿了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真理追求、创新精神等德育课程目标。

围绕“责任”与“荣耀”,着眼于学生社会属性的发展与完善,开设“劳动课”、“行走课”、“相关阅读课”、“暖心课”、“礼仪课”,贯穿热爱劳动、感动世界、尊重生命、文化传承、社会责任、民族认同与国际理解、道德修养等内容。

九大课程群,配合九大德育课程目标,再辅以细化到低、中、高三个层次的27个分段目标,实现了国家德育课程基本内容全面融入学校校本德育课程体系。

基于学校精神活动场的全方位德育课程实施策略

德育课程的实施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网络语境,需要相互补充、相互激发——顶层设计框架模型、学科课堂、少先队活动课是实施的主阵地,学校的主题活动使德育课程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明显的特色。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使德育课程得到更好的实施。

以课程群为资源丰富少先队活动课的内容。

少先队活动课是德育的主阵地。在很多学校,少先队活动课的主导权掌握在班主任或中队辅导员手中,容易导致少先队活动课缺乏系列化设计和整体性,促进学校德育整体目标的实际效果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给各年级少先队活动班分配了九个德育课程课组进行实施。由此,少先队活动课的整体性、顺序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按照课时标准明确德育课程的内容比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需求,我们对九大课程群的内容权重进行了整体设计,避免了课时的平均化。比如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够强。我们一学期安排了七门礼仪课程,让学生了解校园礼仪,如何与人交往,建立自己与他人的合理界限。考虑到学生低龄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实际情况,行走课程集中在校内,校外不安排练习。高年级学生理解力强,能体会人情冷暖,感受世间万物,增加文化底蕴,认识世界,认同自己的国家,从而增加课程比重。

以课程群为枢纽促进学校德育与学科整合。

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融为一体的九大德育课程群,是学校德育的引擎,是连接学科课程的枢纽,形成了德育与学科的生动衔接。如六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重点从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反思三个方面引导和调节学生心理;礼仪课程组的“男孩女孩的好朋友”、“好朋友的关键——尊重他人”等活动与“道德与法治”的内容相互支持,相互融合。

以课程群为杠杆撬动家校社联动。

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才能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童年与成长”德育课程群在结构上明确了家庭和社会各自的内容,实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效联动。以劳动课程组为例。除了学校开设的每周劳动课、主题劳动课,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家庭劳动指导手册》,将学校要求与家庭要求相结合,将学校指导与家庭帮助相结合,让学生从课堂走向家庭,真正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群的作用。

除了对家庭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我们还将社会场景和场所的功能融入到学校德育课程群的建设中。比如暖心日课程组的主要实施场所是社区和养老院,旨在让学生关注社区和社会,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徒步课程组将田野、博物馆、工厂等场所融入德育课程场景中,让学生在徒步实践中关注自然生态,认同民族文化,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学校德育课程群的带动下,家庭参与度得到有效提高,社会场景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实现了家校社合力的联动机制。

建立“童年与成长”德育评价体系

通过构建“童年与成长”德育课程群,使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与校风形成内涵与外延相融合的有机整体。其中,德育课程评价体系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

构建以普适性、跨界感、想象力为价值取向的内容评价体系。

以前的德育活动课要么被归为单独的教学活动,单纯从教学效果来评价;要么将其归为班级团队活动,单纯从活动的开展来评价。德育课程群的构建使我们对德育内容评价有了更全面的考虑。尤其是从普遍性、跨界感、想象力三个方面。

这是普及学校德育课程群的基本特征。责任和荣耀必须被普遍认为是有价值的。我们始终认为,没有只针对部分学生的真正有价值的德育课程内容,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有价值的德育课程,才能真正打动人心,生动实用。要实现德育效果从“众星捧月”到“群星闪耀”的转变。

跨界感是学校德育课程群的成长因子。能产生越界感是前提。德育课程需要创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以开放多元的内容影响和引领学生。跨界为我们开辟了一个不一样的更广阔的德育课程群空。

想象是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特征。好奇心是想象力的基础,要用想象力去灌注德育课程设置、内容创作、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学校德育课程只有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

构建以过程、阶段、成绩为呈现内容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除了关注德育课程群的内容设置,更关注德育课程体系中学生的内在成长。

阶段评价以描述性语言和资料袋的形式对学生在德育课程群中的发展给予正确的评价,并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肯定学生的成长。比如礼仪课程组,暖心日课程组等。,都注重过程评估,重视日常坚持。

过程评价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采集手段,及时捕捉过程数据,形成评价。以劳动课程组为例,学校牵头开发了“劳动倡议”小程序,将学生的劳动过程呈现出来,并同步引入评价体系,形成了“过程采集-数据采集-即时反馈-跟踪成长记录”的一体化过程评价。

成绩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课程设置中的参与和目标实现情况。这既是对学生发展的直接鼓励,也是对学生成长方向的指引,是“童年与成长”德育课程体系核心培养目标的体现。我们设立了最佳好奇心奖、年度勇气奖、年度创造奖、年度挑战奖、年度公益奖、年度荣耀之星等反映阶段成果和阶段收获的专项奖项,对学生的发展程度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价。

培养人的德性这一根本任务,要求学校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上,要有更深的思考,更有力的行动。如何落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实现国家意志的系统落地,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建设需要回答的新问题。构建“童年成长”德育课程群是我们基于学校文化的思考和实践。它以明确的目标、丰富的内容、开放的体系,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构建了一个不断成长的广阔空空间,成为人民小学德育发展新的生长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886.html
上一篇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研究
下一篇 差异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哪些方面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