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数量“撑门面”、转化不畅……我国专利如何由多到强

数量“撑门面”、转化不畅……我国专利如何由多到强

刘华东疫情并没有阻挡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今年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68.3万件,共授权发明专利21.7万件。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199.6万件,每万人拥有14.3件发明专利。这是7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的上半…

刘华东

疫情并没有阻挡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今年上半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68.3万件,授权发明专利21.7万件。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199.6万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14.3件。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7月9日通报的上半年专利统计数据。

依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关键作用,已经成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近日,在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二审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我国专利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讨论,解决我国专利多而不强的问题。

要成为专利强国,提高专利质量至关重要。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三类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为219.5万件。

专利申请量每年都超过一百万,并且逐年增加,专利授权量也是如此。从2011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国。2019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评价说,“中国的知识产权发展是一个惊人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旅程,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

世界第一专利大国的光环,但不得不承认中国不是专利大国。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占比不高,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往往被“卡住”。如何提高专利质量已经成为专利法修改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明春反映,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对专利申请费的补贴门槛低,鼓励数量的导向明确,而对提高专利质量和成果转化的导向和激励不明显。“当然,我们整体上还是‘追赶’的,只有局部的‘并驾齐驱’和‘领先’的案例。朱明春建议,在鼓励质量的提高和成果的转化方面要多下功夫。

“关键行业和核心技术的专利份额低、专利维持时间短,可能会阻碍我国企业参与竞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杜玉波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专利授权和确认制度,提高专利质量。

代理商“野蛮生长”,是时候“修剪”了

顺着“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加利润之油”的口号,记者点进了一家专利代理机构的网站。一项发明专利申请费85元,网站显示代理费5000多元。如果单位申请,6560元起。

打开中国专利电子申请网,电子申请有九个流程,内容繁琐。按照格式填表申请专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很多科研人员选择请中介机构和代理机构来申请。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乌日图发现,围绕专利申请,行政收费和代理机构收取的代理费和代理费存在收费项目多、收费标准高、收费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现在,在一些专利申请程序中,代理和中介已经成为一个必要的环节。这是极其不正常的行为。另外,专利申请总成本中,代理费超过申请费,这是不应该的。”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玲也提到,现在“有一些机构和个人,整天围着教授、专业人士打电话,非要把资料打包,弄专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科研创新秩序。

对此,有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在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中,加强对专利中介机构资质的审查、管理和监督,清理整顿专利代理机构。

发明证书≠警惕“为专利而专利”

2019年审计报告显示,在抽样的46.41万件高校和科研院所有效发明专利中,仅有3.88万件专利进行了转让或许可,大部分专利处于闲置或直接放弃状态。

转化利用率低,是知识产权领域的“难言之隐”。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2019年国内有效专利授权率为6.1%。此外,专利期限短,废弃率居高不下。

“现在,专利数量在快速增加,尤其是实用新型专利。很多专利申请后,甚至专利授权后,专利申请人直接放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静海认为,这说明“这些专利本身是没用的,这也是中国专利转移率低的原因”。

审查员花了很多精力,专利权人花了很多钱,只为了一授权就放弃。为什么会这样呢?李静海坦言:“就像发表一篇文章,申请者只追求数量。有些机构根据专利申请的数量来评估研究人员。”

有的企业把专利申请作为提高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重要筹码;一些大学或科研机构靠专利申请“撑起门面”;一些个人把专利作为职称评定的筹码,通过专利名利双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尹也说:“每年申请的专利数以百万计,有些不是为了实用而发明,而是为了专利而专利。”针对这些情况,他建议严格专利审批,从专利上堵住名存实亡、毫无价值的所谓发明,提高专利的实际含金量和实用性。

“专利不仅仅是获得一个证书,放入专利知识库,实际上是为人类创造价值,造福人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世明说,“我们有很多听起来、看起来很好甚至很独特的发明专利,但它们总是在高处,从来没有落到地上,成为‘纸上谈兵’。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力度,强力刺激专利效率的转化。”

法律“加持”有助于专利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一直以来,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存在鸿沟,被称为“死亡之谷”,阻碍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科技人员擅长RD的前端工作,而产品研发、工业生产等后续工作也很繁重,但不适合介入;但企业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能,不愿意承担科技成果应用中的诸多风险,造成了科研成果转化的中间空地带。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路上,绝不是几个成果埋在“死亡谷”里。

为什么大量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很低,而科研人员仍然不愿意将科技成果投入中介机构进行孵化开发?“因为他一旦放手,经过两三个环节,他的知识产权就没了。”全国人大代表黄正仁解释了原因。“有许多科技成果死在了死亡之谷。原因之一是这些发明的技术秘密没有得到保护。作为专利的拥有者,技术秘密的‘母亲’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出来,只能从头到尾慢慢培养,慢慢产业化。”

如何帮助专利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专利转化保驾护航?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修改专利法提出了许多建议-

进一步加大专利侵权赔偿力度。现行法律规定侵犯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数额较低。很多企业经常打官司赢了赔了,创新维权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

打击专利“间接侵权”,加强创新主体保护。目前专利法只规定了专利的直接侵权。现实中,针对专利技术方案的一些重要部分,仍然存在很多“擦边球”行为。

进一步强化失信联合惩戒。2018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将知识产权领域六类严重失信行为纳入联合惩戒范围。今后应明确在知识产权专利领域有严重失信行为的,在金融活动、社会保障、认证支持、科研招聘、非生活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等方面受到限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914.html
上一篇“后”爱上中国造体育国货迎转型蝶变
下一篇 全国农村集体“家底”摸清楚了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