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博客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博客

王梦茜 李香玉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高质量书籍的滋养。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漫长的阅读之路,是一段艰苦而欢喜的旅程。在这条路上,学校如何成为教师阅读的引领者与推动者,助力教师突破阅读误区、建立正…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博客

王和李翔宇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高质量书籍的滋养。对于教师来说,阅读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漫长的读书之路,是一段艰辛而快乐的旅程。在这条道路上,学校如何成为教师阅读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帮助教师突破阅读的误区,树立正确的阅读观,通过阅读走近教育的真相?

关键词:破碎

教育家: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盛行,带有“奶头音乐”性质的短视频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这一点上,教师作为社会人,同样难以免俗。如何引导教师走出“舒适区”,走上阅读引领成长之路?

魏志远:引导教师走出“舒适区”,走上阅读引领成长之路的主要方式,通常是任务驱动,或者说问题驱动。因为读书是职业发展的工具。所以,创造需求很重要。如果学校一味地向老师强调应试,就很难产生阅读需求;相反,如果学校推动课程改革和探索,那么教师的阅读动机将大大增强。在这种背景下,阅读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效。所以,无论是专业发展还是专业阅读,出发点都是“问题”。当课程的问题真的变成了老师的问题,老师就会“被迫”去寻找资源,专业阅读由此开始。

唐勇:大多数人都喜欢待在“舒适区”,但就像“温水煮青蛙”的原理一样,如果你在“舒适区”待久了,人们就会变得惰性,安于现状,逐渐失去危机感。在阅读领域,教师要走向“深水区”,从碎片化阅读、消费性阅读走向“磨脑”阅读、积累性阅读。“深水区”怎么走?首先,校长要起到带头作用,告诉老师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教师专业性很强,必须有很强的专业支撑。阅读往往是对功课最好的准备,也是最有效的成长。同时,教师的阅读经验往往是学生的精神资源。教师的阅读行为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未来已经来了,老师只能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学习走向未来。其次,培养教师的阅读兴趣。一方面,要引导老师由浅入深逐步阅读,而不是一开始就阅读非常深奥的书。如果老师的阅读能力跟不上,很容易失去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带着问题阅读书籍,根据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激发教师的阅读兴趣。

教育工作者:教师在阅读时应该避免哪些错误?

魏志远:没有问题的阅读是教师阅读的最大误区。在没有问题的时候,阅读很容易进入“舒适区”,导致从阅读中获得虚幻的满足感,却无法带来实际的能力提升。甚至有些读者是用阅读代替解题,导致有些老师阅读量太大却教不好的怪现象。

浅阅读是教师阅读的第二个误区。流行的表面作品伤害了教师的认识,以至于教师缺乏对教育本身的困难和复杂性进行深入探索的精神,满足于表面的讲解。要想真正从阅读中受益,我们必须深入钻研常见的经典著作。因为经典著作有助于教师理解教育教学的底层逻辑,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和思考深度。

元: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真正的男人,灵魂里应该有一种精神宝藏,就是他读了一夜一二百本书。”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首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应该建立自己的书库,让书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向他们请教。这是教师成长的一个关键。有的老师,毕业后只读两本书,一本是教材,一本是教学参考,肯定不行。从我的实践经历来看,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让我完成了第一次成长,从初级教师到骨干教师;对教育原理和学生的认识,让我获得了二次成长,走向了新的教育境界。因此,教师的阅读应该从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走向教育原理知识和学生知识。

关键词:李

教育者:学校如何成为教师阅读的推动者?校长可以做什么给老师看?请从机制建设、氛围营造等方面谈一些建议。

魏志远:老师读书往往有几个障碍:没有动力,没有资源,不会读书,难以坚持。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首先是建立高质量的读书会,让阅读成为校园生活方式。学校层面的读书会可以以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一般名著为主;教学组级别的读书会,可以以学科相关的名著为主。读书会首先是一种文化建设;其次,教师在漫长的共读过程中容易形成共同语言,自然促进了整个学校的阅读水平。二是引进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在书目推荐、经典解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老师开阔视野,突破难点。第三是通过持久的变化来鼓励教师学习。这是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我在做校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效率最高的方式。一旦改变发生,教师必须通过阅读等方式重塑自己的体验,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教师的阅读,加速了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袁:首先,校长要从自己做起,做一个爱读书的人。书籍往往能引领读者进入思考和反思的境界。作为校长,你需要的是思考和反思。现实中,有些校长不思考,不反思。这个时候,手里的一本书就很重要了。一本书,哪怕是一本关于现实生活和教育中发生的事情的书,和在书上读到的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走出来,做一个冷眼冷静的分析师。我认为校长不会让书架上的书布满灰尘。因为书上布满灰尘,他的思想会生锈,他无法让学校成为教师阅读的推动者。

其次,学校可以成立教师读书会。我们学校的教师读书会有88名成员。这里没有专门的主席,但是工会的老师负责组织日常活动。在“把学校建成图书馆”的理念指导下,读书会更像是书友们的思想聚会,让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一个可以放松的天地。读书会除了分享阅读经验,还通过文化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阅读成为教师的日常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提高了教师的素养。

唐勇:第一,校长要带头读书,做书籍的崇拜者,成为师生阅读的榜样,用自己的阅读理念和行动影响和带动师生阅读。一个喜欢读书的学长带领一群喜欢读书的老师和孩子一起学习,是教育最美的样子。第二,校长要营造读书氛围。除了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图书角为师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外,还应利用学校的文化墙、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还可以设立校园读书日或读书节,让师生自然融入阅读氛围。第三,校长要让书主动“撞”进师生的生活。当书籍成为学校里分布最广的资源,不被书籍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校长要明智地把图书馆、图书室里的书“请”出来,通过书架、书柜、书墙、书柜、流动书车,让它们漂流在学校的每一个地方空,让师生们触手可及,随处可带,随时可读。第四,校长应致力于发展完整的阅读课程体系。在RD过程中,应增强教师阅读课程RD的意识,提高教师阅读课程RD的能力,使教师的阅读与教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第五,校长要精心构建评价机制。唯分数评价自然把教师的教学质量、专业成长和阅读割裂开来。结果最应该学习的老师不学习。因此,校长应坚持和谐健康的教育质量观,评价教师阅读素养,建立教师阅读档案,完善教师阅读促进和阅读激励评价机制。通过评价导向,唤醒教师的自我,使其从“我要读书”转变为“我要读书”,最终实现建设书香校园的终极目标。

教育工作者:如何激发教师阅读的内生动力?

唐勇:要激发教师阅读的内生动力,首先要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一个教师如果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追求,自然会有一种迫切的提升自我能力和修养的愿望。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有所欠缺时,就会形成持续学习的内生动力。我很难想象一个“当和尚撞一天钟”的老师会主动去读书。因此,应该站在教师职业认同的高度来促进教师的阅读,将教师对职业和学生的热爱转化为阅读的动力,使阅读具有可持续性。

魏志远:老师不愿意读书,往往是因为读书没用。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原有的经验模式已经足以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进入了“舒适区”,很难有进一步提升的动力。所以新老师往往成长最快,当他们逐渐成熟后,速度就慢下来,直到完全停滞。内生动力来源于读书有助于工作或成长的成就感。问题驱动阅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内生动力也来源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如果学校领导重视读书,经常开展联合读书活动,通过读书与老师达成约定的文化理念,那么整个学校就会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

关键词:引用

教育工作者:如何在阅读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很多老师关心的问题。请就“读什么”和“怎么读”给出一些建议。

魏志远:在阅读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一个难点。这种困难的形成是由于教师职业缺乏专业性造成的。缺乏专业性会导致大量错误的理论知识和片面的经验出现,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真正发展。名师满天飞,就是缺乏专业代表性。

读什么?尽量减少教育散文的阅读,教育散文是教育类书籍的主流。要增加专业书籍的阅读,比如专业讲解教育、谈论管理、分析实践的著作。我会推荐三种书。一是相关领域研究专家的热门读物,如《教育的目的》、《给老师的建议》、《儿童规训教育》;二是一线高水平教师的实践总结作品,如《56号教室的奇迹》、《你好,孩子》等。第三,实用的工具书(不一定是教育领域的),比如《教师如何与学生对话》、《盘点革命》、《麦肯锡方法》等。

怎么读?教师在阅读中要注意研究和辨析。我认为,围绕问题或主题的研究性阅读是阅读的主流,经典阅读为辅才是合理的阅读方式。研究性阅读重在对信息的快速吸收和甄别,经典阅读重在大思路的建构,这是建构阅读体验的最佳方式。

唐勇:读什么?阅读教育报刊,教师可以了解当前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最新的教育动态,从而思考如何教育面向未来的学生。第二,阅读专业的教育理论书籍,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素养和教育方法。第三,要阅读经典的人文书籍,培养教师的人文情怀。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对人性的观察必不可少。很多老师眼里只有分数,这是他们缺乏人文情怀的体现。第四,读童书,老师要读孩子喜欢读的书,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弯腰”去教他们,同时保持一颗童心。

怎么读?教师在阅读中要做好积累,善于记录、整理、总结,让读过的书变成营养,融入生活。老师读书也要善于反思,以书为镜,观察自己的得失。通过反思,提高教育教学方法的专业素质,使教育教学符合教育规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回归生活、人性、自然、本真。另外,老师要学会写教育叙事。写作是阅读的最高境界。阅读、反思、写作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链。

教育工作者:如何带领教师通过阅读探索教育的真理?

袁:“纯教可以享受一种乐趣,纯学可以享受一种乐趣,而教与学,则可以享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乐趣。”这是圣人梁仁公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应该是研究的实践者,是实践的研究者。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阅读、思考、实践、创新是关键词。借用朱永信教授的观点:“读书可以充实我们,使我们能够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用人类最伟大的教育智慧武装我们,提升我们。”但是仅仅阅读是不够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阅读是学习,那么写作就是思考。反思就是教师要学会靠自己的肩膀爬。比如,在一次开放式教学中,我教了安和奶牛。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我做了一个我认为“别出心裁”的设计:牛是什么样的牛?安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为什么是《安和牛》而不是《安卖牛》或者《安的牛》?如果题目变成“我和牛”和“安和我”,你想表达什么?......后来,当我把当年的课堂录音整理成文字时,问题直入我的脑海:学生们平时读书时会想到这些问题吗?学生读书的时候,会不会像上课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一样跳来跳去,挖来挖去?想着想着,我后背就冒汗了。我口口声声说要“以学习为中心”重建教学关系,可为什么在自己的课堂上却走不出俗套?所以我开始改变。我以金圣叹的批注阅读为范本,将“圈画”引入课堂,以一种“引领读者”的姿态,老老实实地和学生们一起从文章的题目入手,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开始了“原生态”阅读教学。效果比原来的“精心设计”更好,学生从“学”变成了“会学”。这样教了一段时间后,又有一天,我看了英国学者罗提出的“动态复习循环”的指导技巧,即四个“F”问题——事实(facts)、感受(Feeling)、发现(discovery)和未来(Future)。我觉得这四个“F”正好是形成阅读素养的好方法,于是我在“画圈”的基础上,开始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式”4F阅读。我带着代表四个“F”的四张不同颜色的扑克牌走进教室,给教室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阅读革命。总之,教师不能埋头读书,教师的读书要与思考、实践、创新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从模仿到反思,从经验到理论,从同伴互助到专家指导。

魏志远:探索教育的真正本质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追求经典,尤其是以教育为目的。像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杜威的《民主与教育》,我们甚至可以从孔子和柏拉图那里寻找灵感。这种追问,就是对道的追问。“学的越来越多,输的越来越多”,这种质疑的价值不言而喻,它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抓住关键点,从而拥有坚定的价值观。另一种方式,也许更重要,是向内探询。这是一种自省,是通过“求其心安”来把握教育的本质。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与自我认同相关的书籍来加强自我审视,如《教勇气》、《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等。但是,归根结底,只有教师自己才能给出生命意义的答案。这个真实、纯粹、普遍、独特的答案,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的信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392.html
上一篇教师读书会之阅读分享
下一篇 新时代教师成长的认识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