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深耕乡村教育

深耕乡村教育

周丽2020年,肖诗坚出现在多个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和访谈现场,分享她在贵州大山里践行三年多的乡村教育新模式——乡土人本教育。她所创办的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兴隆小学”)被称为“大山里的未来学校”。这种结合中国乡村需要和乡村儿童特点创…

深耕乡村教育

李周

2020年,小石坚出现在多个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和访谈现场,分享了她在贵州山区实践了三年多的新农村教育模式——乡土民本教育。她创办的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兴隆小学”)被称为“大山里的未来学校”。这种将中国农村的需求与农村孩子的特点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吸引了包括新东方创始人于在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参观和关注。

农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什么是农村学生的“好教育”?小在兴隆小学开创的这一教育实验,为推动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探索农村教育的出路

肖剑是一位跨国教育家。在担任兴隆小学校长之前,她有一份不平凡的履历: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就职于国务院农业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随后他留学丹麦,管理一家跨国公司,在商业上成绩斐然。她在大城市长大,与农村没有天然的联系。但她的社会学背景和在农业科研院所的工作经历,使她始终以“关爱农村、研究农村”、“投身公益事业”为己任和使命。

2010年,小创办了格竹雪公益组织,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帮扶和支教服务。2012年,他在贵州威宁县哈拉河乡海拔2500米的大山里创办了田字格第一所乡村小学。七年后,田字格已经帮助了1700多名贫困的农村高中生。然而,最终,“这些孩子中只有不到10%的人能真正上大学”。而且,跟随这些农村孩子的“后大学时代”,小石坚发现,“很多女婴的命运并没有因为上大学而改变,她们在城市面临着就业和生存的困难。此时,他们已经失去了对农村的感情和依恋……”

感觉“教育离农村孩子越来越远,农村孩子离教育越来越远”的小石坚,不禁在想:农村教育是为了谁?

在小看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城市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从培养目标、教材、考试、教学内容到学习方法等。,都是从城市出发,严重忽视了农村孩子的需求。

“中国有9000多万农村儿童。他们是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最重要的客户吗?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生命的价值,关心他们存在的价值,关心他们未来的成长之路。我们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吗?”

在反思了田字格多年的支教实践后,小石坚不得不告诉自己,支教只是给“奄奄一息”的农村教育添加了一些维生素,并没有改变问题的根源。

农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2016年的一场公益年会启发了小:乡村教育要扎根于乡村,需要在乡村孕育,而不是简单地从城市移植过来。“农村教育的出路在于能否创造和拥有专属于农村的教育,属于农村孩子的教育。”

2017年2月,田字格与正安县教育局签订协议,接管兴隆小学。次月,小石坚“抛弃了家庭和事业”,放弃了上海的优越生活。他带领田字格的6名成员搬到这个只有70多名学生的小村庄,一头扎进了农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在筹备阶段,小石坚和他的团队花了半年时间出国留学,请名师指导,深入乡村,走进课堂。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修正,他们逐渐创造了一套“属于农村,属于孩子”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乡土人本教育,旨在培养“立足农村,热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新一代农村孩子。

唤醒“不一样”的农村孩子

“村长,什么是高科技?”

“我们村为什么叫兴隆村?”

“为什么开村长会?”

“村里有几户人家?”

“村里有多少个垃圾桶?”

“村里的水电在哪里?如果没有水电,你需要找谁?”

“村里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

这是当地一个班高一高二的孩子去村委会时问的问题。

地方课程是兴隆小学“5+1”课程体系中的“轴心课程”之一。在兴隆小学,师生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老师,充分利用乡村和自然的优势,让身边的一切——五谷蔬菜、节日节气、山川河流、民俗风情、家族祠堂——都成为孩子们的教学资源。

乡土课以主题教学的形式进行,每学期一个主题,融合了语文、科学、艺术、音乐、自然、民俗文化等内容。“任何适合孩子认知发展的东西都会放进去”。负责地方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的孔梅介绍,近三年来,兴隆小学开展了大山梦工厂、兴隆植物乐园、兴隆鸟兽、兴隆留守人员、兴隆二十四节气、大山家园等主题的学习和活动。孩子们去村里村外的茶园农场和草园干活;去县博物馆学习;倾听风雨,观察动植物;采访留守老人和村委会干部...还有各种教学形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户外教学、表演、分享、混龄...这些只有在城市学校才能看到的先进教学方式,兴隆小学的孩子们早已熟悉并喜欢上了。

生活课是兴隆小学的又一大“轴心课”。

2020年12月25日,兴隆小学李仁堂举行了一场生命课答辩会。这学期的生活课在五六年级,有17个学生参加。学期伊始,孩子们就脑洞大开,列出了几十个自己想探索的人生问题。经过反复筛选和自选,最终形成了五个任务组:植物为什么会变色,动物为什么会退化,兔子是怎么来的,氧气消失5秒地球会发生什么,土卫二上是否存在生命。在研究过程中,孩子们独立查阅书籍,上网搜索,写报告,做PPT,有的甚至做实验。最终每个小组提交了一篇一两千字的条理清晰的论文,完成了面向全校的答辩陈述。

除了轴心课外活动,兴隆小学的“5+1”课程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基础课,早诵、早礼、日落等日常课,公共事务、校园管理、农事课等共同生活课,以及木器作坊、手工作坊等自主学习课。

不过,在小看来,兴隆小学之所以能打动很多人,并不在于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新颖的教学方式,而在于一种独特的欣欣向荣的文化——“这种文化就是一起学习、生活、工作的文化”。

在兴隆小学,“共建、共享、共治”无处不在:百草园户外教学体验区由师生、家长共同建设;开心农场的蔬菜由孩子们种植、照料,收获后卖给学校老师;手工作坊的商品也是学生创造和操作的。收入支付学生合理的“工资”,利润用于学校建设和研究活动...

兴隆小学三分之二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破碎的家庭。与想象中矜持内敛的孩子不同,孩子们大方自信,活泼开朗,热爱家乡,这是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的普遍感受。

在当地以人为本的教育滋养下,蒸蒸日上的学子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人生状态——

“蝴蝶的家在树叶里/大地的家在空/我的家在闭着的眼睛里”——这首诗的作者阿福,初入校时很头疼。他是一个淘气的男孩,他“在课堂上必须拉着他的手,否则他就会逃跑”。三年后,阿福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热心帮助他人,是班上英语学习最好的学生,是小和许多老师眼中的小诗人。

曾经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小燕子,在三年的乡土课中变得阳光自信,升入了县城初中。她自豪地宣称,她是班上“唯一一个来自农村的人”。

一位来访的客人问孩子们将来想做什么,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坚定地回答:“我希望考上大学,然后回来把家乡和学校建设得更美好。”

……

“虽然成千上万的人已经走了”

小石坚被孩子们的希望和美好感动了。然而,这一创新教育实验所面临的困难并没有消失——小缺乏资金、教师和学生。

目前,兴隆小学和幼儿园有7个年级,15个教学团队,其中6个是本地教师,其余是田字格招募的志愿者。田字格教师和专职人员的工资、课程体系建设等经费主要来自机构集资。想办法给学校“输血”和“造血”,成了小石坚和他的团队的一大任务。

与资金相比,田字格缺少教师。小石坚坦言,由于当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新颖,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一些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当地教师对田字格倡导的教学形式并不十分肯定。学校里除了字数以外的课程主要靠田字格老师来支撑教学。田字格对志愿者教学的要求是三年。与此同时,随着当地以人为本的教育进入对外推广期,田字格对教师和课程开发者的要求也提高了——招聘的教师必须有两年的教学经验。虽然田字格正在不断提高志愿者教师的待遇,但这些“门槛”无疑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生源也在眼前。兴隆小学目前的学生人数维持在田字格接手时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回归——目前的71名学生中有18名是从县城和其他省份转来的。然而,农村生源萎缩的现实无法回避——目前,这个村和邻村的适龄儿童只剩下3个。小说,下一届,学校可能会从其他乡镇、县城等地招收学生。

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之路漫长而艰难。这个山区教育实验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正如教师田所说,“做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正如余和萧的问答:

“你觉得中国农村教育有出路吗?”

“难,特别难。无论这条路的曙光在哪里,都需要有人知道路就在脚下。”

小石坚依然抱着最初的信念:“虽然成千上万的人去那里。”

播种农村教育的希望

教学不是改变农村教育的根本途径。小深知“乡村教育最终要靠乡村教师来改变”。

2020年秋,田字格联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正安县教育局启动了“地方村小学: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在正安县农村小学推广地方民本课程中的地方课程和日常课程,同时开展“种子教师”培训。

“乡土课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乡土家乡,了解当地的民情、地貌、特色、文化,学会热爱家乡,学会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加强与家乡的情感联系。”新洲古镇小学青年教师谭双敏是“乡土班”的第一个试水者。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无奈、气馁,到现在有条不紊、熟练地开展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已经成为老城区小学生最期待的课程。谭双民也从中体会到:“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身上的潜力点,懂得合理激发,让学生知道自己身上的可能性。”

“农村教育更注重考试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地方班正好弥补了这一块。”乐建镇金叶小学的郑丽丽也是第一批“种子教师”之一。上了一学期的乡土课,她欣喜地看到,一些被其他科目重创的同学,在乡土课上重新找回了自信,他们有了新的人生光彩。此外,郑丽丽还将本土课程使用的教学方式转移到汉语教学中,希望带动更多的乡村教师践行这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目前,“乡土村小学”项目已惠及20所村小学的1800名儿童和近100名乡村教师,并计划在今年扩大到50所村小学。小相信,越来越多的“种子教师”将成为农村教育的希望。

采访后记

在城市化的大潮中,中国的乡村学校正在消失和衰落,有的村庄已经没有小村庄,剩下的小村庄大多在苦苦挣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田字致力于建设和普及的乡村教育模式,也许是振兴乡村教育和乡村的一条新路,因为这种模式不仅注重对农村后代的培养,而且旨在使这些后代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村庄,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家乡,甚至有朝一日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与此同时,田字格也在探索农村教育的更多可能性。小石坚提到,兴隆小学2021年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成一所“村里的学校”。他们计划通过为城市儿童举办夏令营和扩大学校农场绿色产品的销售来增加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流,以学校和教育的力量进一步促进村庄的发展和振兴。

小石坚最后补充道:“探索乡村教育新模式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创新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振兴乡村教育探索出一条振兴乡村的道路。因为,守村才能守村,守乡村文化,中国本土文化才是中国的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860.html
上一篇为师生攒足“本钱”的校长
下一篇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视频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