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生命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生命成长

曹春梅 彭瑞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生命成长,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生命成长

曹春梅彭瑞民

教育是百年大计的基础。教育计划,以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教师生命成长,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质量的期望日益提高。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式,从填鸭式的知识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即营造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学习知识到解决问题、解释现象、完成任务,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更要关注个体的生命成长。

本期《教育家》杂志在线圆桌论坛邀请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教师如何从专业发展走向生命成长”。

议题一: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王艳娟: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作为校长,合理规划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保障。

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学校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放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首位,鼓励和引导教师做“四有”教师。积极开展系统化、常态化的师德教育活动,建立自我评价、同行评议、领导评价、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时刻提醒教师师德高尚、守公德、严私德。通过评选表彰最美教师,在身边树立榜样,让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成为教师的共同追求。

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学校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建立各级教师梯级培养机制,形成了我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师-首席教师”的梯级结构。比如,开展蓝色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请教研员深入课堂,把脉老师的课堂;邀请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培训,带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每年给不同层次的老师安排不同的培训。

深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对教研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各教研组除了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之外,还对课堂上呈现的真实问题进行总结,对核心问题进行梳理和聚集,然后对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我们一直强调群体发展,突出个性,鼓励教师学会自我反思,组建研究团队,相互交流探讨。学校还鼓励教师收集和整理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感受,以阅读和写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师生共读,学校还在寒暑假为老师精心挑选了许多专业书籍,并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整理出版教师反思集和“读本”,鼓励教师出版自己的专著。一大批青年教师是通过教学、研究、反思、阅读成长起来的。

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成长的平台。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语文教育梦”语文、数学、英语名师观摩活动,邀请窦桂梅、黄等名师走进学校,与全体学生分享课堂之美。学校要尽可能的为老师搭建展示自己班级的机会。近年来,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十个省市的教育研讨会课堂展览。同时,学校还承担全国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观摩、河南省培训观摩等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在活动期间上课展示;每年组织优秀教师送班下乡;每学期都组织“一人一课”的研讨。从骨干教师引领班、青年教师达标班,到新教师亮相班、“全能杯”教师素养大赛,整体提升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魏毅华: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我校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建设“精研细思”教学风格的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

基本策略:实施多项措施,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用制度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我校在全市率先实施岗位设置、全日制用工、绩效工资三项人事制度改革。一系列措施激发了教师的岗位生存意识,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用师德打造敬业的教师群体。每学期开展师德绩效考核,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承诺服务,开展教师年度考核评价,晋升为“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纳入聘任考核体系。

用温暖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非常关心老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老师生病住院,学校会组织慰问;学校将尽力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学校成立了九个教师协会,丰富教师的兴趣爱好,提高教师校园生活的幸福指数,打造温馨和谐的校园“大家庭”。

领导策略:构建成长机制,培养勤奋有思想的教师团队。

遵循教师是研究者的理念,学校为教师搭建了多元化的专业发展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学科教研组平台,实施常态化的教研活动;二是实施“青桐计划”,通过师徒结对、建立市级和学校级“名师工作室”、开展青年教师在职培训、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等方式,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智力支持。三是组建多门类的研究团队,如组建以备课组为单位的辅导案例、辅导案例研究团队,组建以“博士工作站”为平台的跨学科整合研究团队;第四,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建立战略联盟,通过专题培训和个别指导,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技能;第五,遵循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理念,组织教师开展群众性教研活动,构建“以问题为基础、以课跟进、同伴互助、专家指导”的校本教研模式。

基本策略:依托名师工作室,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效果。

依托市、校两级九大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首先明确各名师工作室的培养方向,确定培养目标。二是制定名师工作室的计划和课程。三是加强名师工作室的考核和奖惩。

教师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未来,我们将遵循教师队伍建设的三大基本策略,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推动学校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议题二:教师“非专业”能力的提升

◎石玲玲:现在各个学校招聘教师的规范化,保证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非专业”能力。综上所述,教师“非专业”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师。首先是示范和引导。开展党员读书会、宣讲党员先进事迹、红烛先锋示范岗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教师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志愿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党员骨干深入社区协助疫情防控;全体党员教师佩戴党徽,开展网上授课、网上一对一家访帮扶,将党员的示范作用延伸到全体教师。三是师德说教。我们把师德塑造与立德庶人培养结合起来,把师德宣讲与教师年终述职结合起来,鼓励教师把国家教育、科技等领域的重大政策和前沿思想融入立德庶人的工作中。

加强教师心理干预,帮助学生成长。健康的身心是教育的关键。为了使全体教师拥有健康的身心,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参加国家和省级心理教育培训。学校设立了驿站代理和温馨小屋,为单亲家庭或特殊家庭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干预。同时,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及时关注自闭或抑郁的学生。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增加跨界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养。一是大量阅读。我们鼓励老师广泛阅读,每年为老师购买大量书籍杂志,十几年来从未间断。杂志包括教育、心理、文学、政治、经济等。定期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经验等。第二是研究的推广。学校定期带领教师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这是三所学校的联合研究。邀请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家长到学校,与老师组成社团,举办沙龙研讨会。四是特色引导。从科技教育入手,实现了“科学+语文”、“科学+美术”等多学科与科技教育的融合,产生了科幻绘画、创意编程等十几门校本课程。课程的开发提升了所有教师的学科整合能力和跨界知识储备。

◎张冬梅:阅读成为教师改变的力量。我们学校从2013年开始尝试课改,一年半后遇到了严重的瓶颈——创新方案无法全面实施,上传下发打折扣,领导着急,老师累。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通过师生间的调研、分层讨论、团队的自省,我们找到了症结所在:教师缺乏对各种安排的深刻理解,缺乏思想引导和独立思考。当时有专家建议:看一本书,一起试试。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我们首先在管理层开展了读书活动。一起读完稻盛和夫的《活法》,我们连续开了两次分享会和两次组织生活会。我们提出困难,谈苦诉怨,共同描绘愿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团队下定决心,形成了改革创新的共识,凝聚了领导集体的合力和正能量。接着,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一起读一本书”的活动,邀请了很多名师来讲课,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提振了他们的状态。读书成为老师改变的力量。

实施课程建设,构建实践场,提高教师的“非专业”能力。在边读边改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逐渐认识到,只有研究学生,结合学生实际,采取适合学生的教育策略,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自主开发了学科拓展、综合实践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社区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最受学生欢迎。生物老师在社区课堂上联系生活,发酵酸奶和面粉,蒸花卷做馒头,做树叶标本;美术老师根据个人爱好成立扎染社团;班主任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课外活动,养老院、博物馆、污水处理厂等地方成了生动活泼的课堂...通过课程建设,教师的“非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师的文化素养、生活经验和对专业知识之外的外界的认知态度转化为教育智慧并运用于教育实践,投射到教育教学行为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师德教育和暖心工程加强思想管理。每年教师节和学期末,学校都会根据教师的综合表现和成绩进行表彰,评选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教师、骨干教师、课改先锋和服务标兵,并为他们铺上红地毯、彩带和红花。

2015年6月,我校建立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至今已推送566期1812条消息,通过不同栏目宣传我校师生,在校内营造了“多看别人长处,寻找身边榜样”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校作为市名校的辐射引领作用。

话题三:减轻教师负担,帮助教师成长。

◎李: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的负担从何而来?什么是教师的人生成长?只要我们能理解这两个问题,答案就清楚了。

教师的负担从何而来?

一个是身体负担。工作强度大,工作量过大,会导致身体超负荷,给人造成负担。二是精神负担。多评价,认真评价,一切工作让教师参与;无效的会议和各种被迫的“应付”占用了老师的时间,老师们疲惫不堪,“疏于正业”;教师可以参与各种评选,如投票、复印文件、处理材料等。老师的良心会受煎熬,也会产生负担。第三是考核负担。学校不能不考核,但是过多、过于复杂、过度的考核伤害了老师的自信心,负担就来了。第四是管理负担。学生不听话,管理不力。第五是沟通负担。有些家长不懂也不懂教育,却“胡说八道”。第六,工作量。如果长处发挥不出来,那就必须利用和提升“短处”。七是关系负担。社会关系复杂,与同事、学生、家长关系紧张,被同事批评,被领导刁难,跑路,教师都会有心理负担。

什么是生命成长?教师的人生应该如何成长?

人这一生要做三件事:做人,做事,学习。做事情,最基本的是生活,其次是生存,然后才是生活。

人生有什么可做的?那就是实现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想成长,就要在自身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成绩,要有学生、同事、领导、社会的肯定。这些都已经做到或者正在做到,那就是教师的生命成长。

减轻教师负担,帮助教师生命成长,根本途径是给教师留出自我发展的机会,空展示学习和教育成果的空间和舞台。如果学校管理能做到“放心,放手,放手”,给教师留下足够的成长发展空间,教师的人生成长就不是问题。

我们的做法是:科学安排教师的工作;善用教师的专长;在管理和考核上给老师留面子;把每件事都分配给每个人去做,让学校里每个人都有事情做,每个人都有事情做,永远有事情做,让每件事都在合适的时间做;帮助老师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以2035年为长期目标,帮助教师创建学校和个人发展愿景。

◎马青林: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若干意见》。我们认真贯彻文件精神,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负担。

一是严格控制各类评比和校园活动。一、上级机关、政府等部门组织的活动,我们坚持这样一个原则:为师生安排有意义的活动;没有实际意义的,做一个筛选选择,安排一个学校完成或者局一个部门完成,不再要求所有学校进行。我们拒绝一切严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活动。当然,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理解。比如以前为了烘托气氛,邀请一些同学参加一些庆典和商业活动,现在我们都拒绝了。党委也很支持我们。其次,从局级来说,我们每年暑假期间发文,确定年度检查评比、一等奖模范生评选等工作。无特殊情况不安排其他检查评比工作,各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相关活动。第三,只要是上级部门要求的数字和资料,教育局内部都有,我们就从数据库里拿出来,整理出来上报,不给学校添麻烦。

二是唤醒教师,引导他们把学习当成福利而不是负担。我们始终把教师的研究学习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让教师意识到这不是负担。第一,唤醒教师的内生动力。为了让教师和干部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收获,我们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如论坛、讲座、征集来稿和书籍,让教师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宣传小组,向各个学校介绍我们的经验。作为专家,这些老师被其他学校邀请去讲课,是非常满足和自豪的。第二,带领教师走进研究的殿堂。教师培训要想取得一定的效果,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我们聘请相关专家带领教师“一起读一本书”,一起讨论,开展研究;鼓励大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按照规划一步步推进。老师进入研究领域,我们需要做的基本就是提供保障。

◎韩:既然要减轻教师负担,就意味着教师负担过重,但重点在哪里?可以减少什么?什么不能减?这是我们必须想清楚的,才能考虑如何减负。

首先,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压力可能来自教育教学本身,来自家长和中考社会的期望,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的各种目标和要求。其次,压力可能来自于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与发表、教学竞赛等。最后,压力可能来自各种会议、培训、检查、考核、评估等。行政机关。

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有些老师虽然教育教学之外的工作比较多,但是也比较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他们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一直保持着蓬勃向上的工作状态。当然,在这些压力下,一些教师正在遭受职业倦怠。实际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群体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不同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会议、检查、评比等。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但这不是根本问题。从翠苑中学几年的经验来看,我们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教师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体,需要关心、帮助和引导。搭建学校教师发展的平台,让他们有成就感和归属感。二是学校有健全的体制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让教师在公平、公正、和谐的环境中竞争发展。第三,要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来引导教师的人生成长。

我用一个案例来结束我的分享。2018年有一部电影《别问西问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年轻有为的青年毅然为祖国走上战场,为信仰献出生命。于是我们在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讨论:人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样生活?在讨论中,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工作: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和幸福;研究:与智慧对话(“人类解决问题很兴奋,喜欢从混沌中创造秩序”);沟通:与朋友交谈(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读书:与智者对话(大师难见,书中有相逢);健身:与身体对话(了解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奋发图强: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工资;活得开心: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孩子,对得起自己。

(责任编辑:李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1853.html
上一篇思维教学八大习惯解码
下一篇 朦胧的情感需要“引路人”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